【府衙闲谈】霜降水返壑,风落木归山,霜降时节的习俗有哪些?
嗨~各位领主们,我们又见面啦(*^__^*)最近全国各地正在逐渐降温,大家有没有准备好厚衣服,来迎接冬天了呢?10月23日是霜降,即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表示天气冷,昼夜温差变化较大,所以“霜降”自然也就表示气温骤降的这个时节了。今天开始,天气转寒,冬季就要到来了。大家可要听妈妈的话,开始好好准备秋衣秋裤咯~
“霜降下雨连阴雨,霜降不下一冬干” 。这是一句很有名的霜降谚语,各位领主们,可以拿小本本记下来了喔!这句话的意思是呀,如果到了霜降这一天下雨的话,那么之后也会有很多的降雨。这也就表示今年的冬天会比较寒冷。但是如果当天不下雨,是一个晴天的话,那么就表示之后的天气多半也不会降雪降雨,会比较温暖。这句谚语呢,也很好的诠释了大自然的奇妙规律。
元代文人吴澄编著《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他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
一侯豺乃祭兽

此节气中豺狼开始捕获猎物,并以先猎之物祭兽,以兽而祭天报本也,方铺而祭秋金之义。如同人间新谷的收获,用以祭天,以示回报,并以此祈祷来年风调雨顺。是兽之义,也是人之本也。
二候草木黄落

秋天,西风漫卷,催落了叶,吹枯了草。逐渐寒冷的气候,将大自然所有的生命力进行了一次次毁灭性的摧残。翠减红消,雁影无踪。
三候蛰虫咸俯

蜂蝶不见踪迹,蜇虫无声,都为经历漫长的冬天而作准备。那是以修行的姿态,期待来年的新生。
那么,各位领主们,大家知道有关于霜降的习俗,还有哪些呢?跟着貂蝉一起来看看吧~o(^▽^)o
一、吃柿子
在中国的一些地方,霜降时节要吃红柿子,在当地人看来,这样不但可以御寒保暖,同时还能补筋骨,是非常不错的霜降食品。

在泉州呢,老人对于霜降吃柿子的说法是: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有些地方对于这个习俗的解释是:霜降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个冬天嘴唇都会裂开。
不仅如此,柿子一般是在霜降前后完全成熟,此时的柿子皮薄、肉鲜、味美,营养价值高,十分值得一尝。
二、赏菊

霜降时节正是秋菊盛开的时候,我国很多地方在这时要举行菊花会,赏菊饮酒,以示对菊花的崇敬和爱戴。
三、补霜降

饮食养生民间有“冬补不如补霜降”的说法。此时宜平补,尤其应健脾养胃,以养后天。此时健脾养阴润燥的食物有很多,如玉蜀黍、萝卜、栗子、秋梨、百合、蜂蜜等食物。
好啦,今天的霜降知识小科普,到这里就结束啦,我们下次再见~( ´▽` )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