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正你的“第一感”——开服玩家都会踩坑的角色培养误区

宝藏修改于2023/01/108401 浏览攻略
各位旅行者大家好!不管是萌新玩家还是已经在提瓦特大陆上游历了很久的老玩家,通过自己的游戏体验以及参考相关的攻略,都会有属于自己的配队思路和游戏理解。大多数情况下都能获得较为准确的结论。但是因为游戏中的机制丰富多样,所以有些时候一些不假思索的“第一感”,或许正是误区所在,甚至连很多开服玩家也无法幸免。本期内容就和大家一起来看看,一些常见的“第一感”伴随的误区是什么吧!
行秋与祭礼剑
“六星战神”行秋,作为国家队的元老级人物,行秋凭借自己不俗的后台伤害和优秀的挂水能力,一直受到旅行者们的欢迎。虽然夜兰的横空出世使得行秋的地位似乎受到了影响,但是因为双水BUFF的新效果使得二人可以同处一队之余,二人功能的相似也使得行秋的就业并不会因此而变得困难,毕竟,深渊是有上下两层的嘛!
TapTap
而说到行秋,就不能不提到他的武器。那么,大家是怎么看待行秋武器选择的呢?我们来看一看工坊的统计:
TapTap
将近70%的玩家都选择了祭礼剑,我们再来看看大家都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做出这样的选择呢?
TapTap
从队友搭配可以看出,绝大多数使用行秋的玩家还是选择了雷神国家队的阵容。那么问题来了:雷神国家队中的行秋,真的需要祭礼剑吗?
我们先来简单分析下祭礼剑之于行秋的意义:对比所有角色单个技能的产球量,行秋的元素战技无疑是最优秀的,但恒定5颗的产球在80能量的大招面前似乎又是那么不值一提。行秋大招的重要性相信不必过多赘述,为了更完整地发挥行秋的能力,必须保证大招的循环。这时候祭礼剑也就进入了大家的视野。
也就是说,行秋携带祭礼剑的目的只有一个——优化大招循环。
那么我们再回过头来看雷国,雷国的特点相信也不需要多说。正是因为可以在极大程度上减轻行秋和香菱的充能压力以及解决国家队无人站场的尴尬,雷神才得以进入这支队伍。
也就是说,在雷神国家队中,行秋的祭礼剑和雷神给队友充能这一能力重叠了,这也就产生了队伍单位下同一功能重复占模的嫌疑。就好像一支队伍既带了治疗角色又带了护盾角色,在生存这一方面重复占模,反而影响了队伍整体强度。
至于为什么是嫌疑呢?因为我们还不知道此时如果行秋不携带/触发祭礼剑的时候,还能不能完成大招的循环,那么就需要做一个计算。
TapTap
以如图所示的21秒轴为例,四人充能要求如下图。
TapTap
(数据来源:NGA梦魇敌酋)
可以看出,即使是在整场战斗怪物一颗球不掉的极端严苛环境下,雷神国家队中的行秋即使不携带/触发祭礼剑也仅仅需要150%不到的充能就足以完成循环。
那么我们一开始的问题也就解决了,雷神国家队中的行秋,真的需要祭礼剑吗?答案是不需要。
因此,在充能无忧的情况下我们完全可以为行秋换上输出向武器,更好地发挥行秋的输出能力,提高团队整体的dps,为队伍带来提升。
其实通过对这一部分举出的例子进行探讨,我们可以举一反三,日后遇到关于队伍中配装的问题也要相应地多一些思考,避免对“第一感”的盲从。
雷神国家队把资源倾斜到雷神身上
这件事相信符合不少玩家的“第一感”。雷神自从出场之后,与国家队的化学反应极好,不管是什么样的深渊环境,雷国都可以交上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低廉的造价更是雷国让无数玩家青睐的原因。反应多样,元素种类丰富,前台与后台角色交相辉映也成了雷国最突出的特点。许多人在资源分配的过程中,遵循自己的“第一感”——将大部分的资源都倾斜到了雷神的身上。那么问题来了,这样的资源分配方式是否是最好的选择呢?
TapTap
谈到资源分配方式其实也就意味着看到了误区所在,虽然这个队伍是雷神站场,但是其为队伍所提供的充能和增伤增益比起伤害量其实更为亮眼。实际上,雷神的输出仅仅占了全队的30%而已。雷神国家队实际上是一个多核阵容,也就是说,零命雷国实际上没有主C。
TapTap
(数据来源:NGA梦魇敌酋)
从上图我们不难看出,即使是配置拉满的零命雷国,雷神的输出占比也仅有30%,反而是队伍中香菱和行秋的输出量非常可观。尤其是香菱,在解放了其充能之后,提供的输出是非常恐怖的。因此,在培养雷国时,我们不应该把资源全部倾斜给雷神,香菱和行秋也很有必要去培养,甚至,单单从伤害面板来看,香菱的培养优先级还要高于雷神。也正是因为雷国多C的特性,使得队伍里的角色可以相辅相成,从而一跃成为顶级的配队。
TapTap
通过对这一部分内容的探讨,显然可以发现上升到了资源分配方面,错误的“第一感”仍然存在,应通过对队伍逻辑和构成加以分析,从而进一步避免陷入这类误区。
充能的重要性
“暴击率”、“暴击伤害”这两个属性是衡量一个主C甚至是一支队伍伤害量的标准。一般来说,我们往往都很在意一个角色的双暴面板,因为这与伤害是息息相关的,在选择武器和圣遗物时,我们也会着重考虑二者的数值。但其实,在双暴词条之下,有一个很重要的、堪称地基的承载词条,那就是——元素充能效率。
TapTap
例如深渊中一些熟面孔:绫华、优菈、魈和一斗等,以及须弥版本新上线的主C赛诺,都是对大招有着很大依赖的角色,一旦如上图那样过分在意双暴而忽略了充能之余大招循环的意义,那实战中就难免遇到尴尬的情况了
TapTap
诚然,对于另一部分对元素爆发依赖性并没有那么强的输出角色来说,似乎不存在充能方面的问题,例如宵宫、胡桃等等。但他们所在的队伍却有循环和充能压力,最主要的原因其实就是——辅助角色是很依靠元素爆发的。举宵宫的例子来说,目前使用最多的配队宵夜钟云中的云堇有着很直接的增益——将自身防御力转化为增伤。
TapTap
这似乎就让人觉得:那云堇就堆防御,全部词条都选择防御力即可。事实真是如此吗?
云堇的元素爆发需要60点能量,而且云堇所在的队伍中,能产出岩元素微粒的钟离产球极不稳定,岩脊仅有50%的概率产1球,且较低的攻击频率决定了云堇只能在后台吃到这部分的能量。如果云堇的大招能量不满而浪费整支队伍的时间去为辅助产球充能,那不是得不偿失吗?因此,云堇应当保证自己充能能够跟上队伍循环的前提下,才开始堆防御力。毕竟实战基本不可能仅用一轮技能结束战斗,如果第二轮开不出大招,那防御再高也只不过是摆设而已。
相似的角色还有申鹤,作为强大的冰拐,申鹤的辅助能力可谓是恐怖到了极点,尤其是高配的这里可能有人会提出疑问:申鹤不是靠元素战技来提供增益吗,充能词条有什么用呢?
TapTap
TapTap
其实不然,除了能为全队提供冰翎这一点以外,自带减抗还有天赋给予增伤以及到了二命解锁暴击增益的大招也有着非常亮眼的表现。抛开申鹤大招可以利用冰翎打出伤害这一输出端表现不谈,申鹤的强大辅助能力就有相当一部分是来源于大招。其实不只是申鹤,队伍中其他角色如果因为充能原因导致无法有效利用冰翎,那本轮的伤害不就凭空少了一大截吗?我们可以在技能介绍中直观地感受到冰翎的伤害数值:
TapTap
因此,充能词条是所有伤害来源词条的载体,可以说,没有充能,一切都是空中楼阁,无从谈起。“第一感”也使得词条分配成为许多玩家最容易陷入误区的项目。
角色的天赋误区
在原神中角色的天赋是很重要的战力组成部分,而其中三个战斗天赋是可以升级的,就是我们经常使用的普通攻击、元素战技和元素爆发。因为每个角色的机制不同,因此他们战斗的方式也不同,有些角色只依靠元素战技,那花费大量资源去升级普攻自然是没有意义的,也有一些角色能从三个战斗天赋中获益,那自然都要升级。当然啦,如果有特别喜欢的角色,为TA献上三个皇冠也是很合理的。
TapTap
而这里我们就和大家讨论一下,关于普通攻击这个战斗天赋,哪些角色有必要升级,哪些角色根本用不上呢?
首先是就是在深渊统治了很长时间的雷神,在开启元素爆发之后,能在场上持续输出,前五次攻击更能为队友回复能量,自身也拥有不俗的伤害。而这里就产生了一个问题:雷神开大后在场上平A,那是不是需要升级普通攻击的等级呢?答案是不用的,因为雷神开启大招后计算的是大招里的倍率,与普通攻击的等级是没有关系的,所以我们不需要去升级雷神的普通攻击。
TapTap
接下来是舞姿优美的浪花骑士——优菈,优菈作为强力的物理系主C,能应对不同的环境和怪物,而相信不少人会认为优菈的主要伤害来源于大招,因此就不重视普攻的等级,但其实这样的认知是不全面的。优菈的大招需要叠加层数,层数越高伤害越高,而优菈在进行普通攻击时能为大招叠层,对低命优菈来说,叠层期间的普通攻击也能造成大量伤害,甚至总伤完全可以超过大招的爆发伤害,因此升级其普攻是非常重要的,绝对不能只升级元素爆发。
TapTap
最后是神里绫人。绫人因为是一个依靠元素战技的速切短轴爆发的角色,所以在开启元素战技之后,也是计算元素战技的平A倍率,升级普通攻击是完全没必要的。
TapTap
其实这一项误区说白了就是对主要输出技能的误判,甚至很多看号主播都会犯给宵宫、胡桃的元素战技优先分配皇冠这样的错误,因此这项误区虽然进一步了解之后很快就能发现,但也足以让我们意识到错误的“第一感”究竟有多离谱。以上就是本期关于角色培养误区方面的讨论啦!当然,随着玩家们对游戏的理解越来越深,很容易就可以脱离误区,很多问题也都会逐一得到解决。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大家保持深入思考的习惯,远离错误的“第一感”。
86
59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