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三兄贵第二篇:襁褓中的巨兽—鼠式原型车
修改于2020/07/29721 浏览综合

本帖仅为游戏经验的分析贴,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攻略贴
“鼠”式原型车,一般简称“鼠原”,大部分玩家也称之为“薯愿”。
先发一下丢人的战绩

注意事项:因为我在E75就点出了鼠原的顶级炮,所以一开始我的穿深就比较够用,而且我是在6周年活动期间肝的这条线,50000全局的阶段奖励被我用来点了发动机,所以本帖并不是非常适合还在被迫使用128烧火棍和肾虚发动机的萌新。
首先来看看装甲,数据上,鼠原的装甲还是相当不错的,但是鼠原的总体防御能力对不起它的吨位和纸面装甲厚度,首先它有头包,头包是绝大多数有头包的车永远的痛,鼠原也不例外,虽然数据上厚度高达200毫米,但是即便以八级坦克的穿深,击穿200毫米的垂直装甲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

然后是炮塔,因其类似六边形的炮塔形状,使得鼠原不能采用老鼠的大角度摆脸策略,不过鼠原还是可以稍微摆一点脸,虽然可以提高对低穿车的防御能力,但是在高穿车满地跑的八、九、十级房,提升的这点等效也只能说是聊胜于无。

接着是车体,鼠原的首上有着200毫米的物理厚度,正对等效就已经高达340毫米,摆摆角度就能轻松免疫所有炮弹,除开几辆闸总TD,侧面也不弱,155毫米的车体上半侧面足以支持它进行卖侧,侧面下半部分还有极具欺骗性的裙甲,而且这些裙甲的厚度也达到了100毫米,配合履带、负重轮和120毫米厚的车体下半侧面,鼠原卖侧是完全可行的。



但是裤裆永远是德系的痛,鼠原的裆比较薄弱,正对等效仅有201毫米,所以鼠原在推进的时候务必要适当的不断扭动车身,干扰对面的瞄准,让对面的炮火轰到你的履带或者挡泥板上。车体和炮塔的尾部就不说了,如果你连尾部都打不穿,要么是你技术贼下饭,要么是你车性能太差。
接下来是生存性,鼠原的血量非常非常高,高达2400的基础血量和加血前的老鼠(2500)相差无几,不过至于加血是加装甲,就凭你的战术风格和个人喜好了,我个人偏向于加装甲,因为鼠原的装甲的物理厚度非常高,加装甲的收益不错 。
不过我爬线时候也是够懒的,就点了个输弹机,一个高光,一个加强模组,然后就到战场上溜去了,剩下九宫格的我也懒得去点,因为当时我不想在这辆车上投入太多的精力,因为它不值得。(千万别学我,该点的九宫格还是要点的,该研发的配件还是要研发的)
然后来说说火力,鼠原的DPM非常低,和KPZ70一起同属于九级重坦下水道水平,而且它的白板炮就是猛犸的顶级128,这杆128烧火棍无论是穿深,射速,精度都难以满足鼠原在面对十级车时的需求(说的好像安了顶级128就能完全满足一样),因为穿深严重不足,当萌新刚刚拿到这杆烧火棍时肯定会想用加穿来弥补穿深的劣势,但是也只能达到231/273/72(AP/APCR/HE),这个数据是不是有点眼熟呢?没错,同级的中坦也是这个穿深水平,但是和中坦不同,你必须要忍受长达14.5秒的装填时间才能打出下一炮。 在换装顶级128后倒是可以选择加射速了,12.6秒的装填就我个人而言也还能接受,至于炮控……反正你是抗线肉搏车,能……能……打中人就行了。

接下来是鼠原饱受诟病的一大问题:机动性。首先理论极速正向25、反向15,实际硬地(譬如公路)推重比9.13、转速22.98,实际普通地面(譬如草地)推重比8.37、转速21.06,实际水路推重比6.08、转速15.32;这是什么概念呢,简单来说就是根本跑不动,手感非常笨重。注意:这些机动性数据都是在换装顶级发动机和顶级履带,无成员技能加成,大小巧克力加大油的测试条件得出的。至于怎么个笨重法呢,这个多说无益,还请自行体会。
总结:鼠原是一辆装甲勉强合格的龟速抗线卡点车,是鼠式坦克最后的守门员,只有成功的驾驭它,才能驾驭老鼠。原型车相较于正式产品的技术缺陷在鼠原上提现的淋漓尽致,但也正因如此,我才会称其为襁褓中的巨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