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拿下《使命召唤》,微软正急着到处画大饼
2023/02/28178 浏览综合

文丨陆叁伍 审核丨千里
排版丨鹿九
这两天,我们似乎总能看见微软正到处找人签“十年之约”——先是找任天堂,之后是英伟达。协议内容不外乎是只要微软拿下动视暴雪,以后在任天堂的平台和英伟达的GeForce NOW平台上,我微软有的你们两家都有,大伙一起恰米。


当然,资本家表面上的大恩大德往往只是为了掩饰实际上的大缺大德。那么微软的本意到底是什么呢?
我们熟知的Xbox是微软旗下的游戏平台,而PlayStation则为索尼所有。微软近些年正在推自家平台上的XGP,这项服务简单说就是把买游戏变成租会员,租了,Xbox平台上的游戏随意爽玩。现在XGP的价格算下来大约是24元左右一个月,租一年也不过小300块。

对比直接买断,XGP的租游戏服务显然看上去在心理层面上要容易接受一些。毕竟你如果不是仓鼠党,近期要是想对着魅魔冰箱冲一下的话,花8块钱(首月)在一个月内通关《原子之心》,如果选择不续约的话,对比花239块买断,我相信谁都会选择XGP。

这里要再说一件事情,和我们在PC端玩游戏的习惯不同,其他游戏消费的主要地区,比如欧美和日韩,都是更习惯于在主机上进行游戏的。而主机的市场则是被微软、索尼、任天堂三家瓜分的。那么,为什么微软又偏偏对动视暴雪情有独钟呢?
这就是为什么姬在开头说这是资本家的大缺大德。据英国竞争和市场管理局CMA发布的报告,在欧洲有大约七成的人PS5是为了玩《使命召唤》,纯纯的是为一碟醋包一顿饺子。

为什么说资本主义套路多,《使命召唤》虽然不是索尼的游戏,但是索尼买下了《使命召唤》在PS上独占的权利;于是微软的招是,既然我动不了《使命召唤》这个树上的苹果,那么我就把动视暴雪这棵树连根刨了。如此一来,大量暴雪游戏的玩家连带《使命召唤》玩家就会拖家带口地搬到Xbox上。
也就是说,如果微软成功拿下动视暴雪,那么就几近能够动摇索尼的用户群,再加上XGP名为服务实则细水长流式的拿捏,那么以后主机平台就可能被微软一家独大。

(PC+主机每月70元)
所以微软的行动也在全球范围内引来了反垄断机构的关注。从去年1月18日微软宣布将以68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动视暴雪以来,各国就没少给微软施加阻力。比如,在去年4月的时候就有四名美国参议员给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去信,当时动视暴雪自身正深陷性骚扰和暴力丑闻,这四名参议员就以“可能会影响动视暴雪员工的诉讼”为由施加了压力。最终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于去年12月正式提起了反垄断诉讼,目前还并没有结案。

(当然,美国人自己的专家对此并不看好)
反垄断机构的理由也很现实:如果放任微软一家独大,会对市场活力造成严重影响,微软届时还能随意定价,长远看还会影响整个行业的创新。
如果我们把视角再放大一些,微软目前在操作系统领域已经有了近乎垄断的地位,如果再垄断主机市场,那就算索尼答应,其他的企业也不会答应。而且,全世界都已经见识过微软在Windows系统取得垄断地位的过程中所采取的手段,所以出手的也远不止明面上的势力,背后捅刀子递证据的大有人在。

(讽刺索尼的漫画)
所以一年多的阻挠下来,拖不起的微软急了。欧盟和英国也“适时”地给敲打了一下微软,进行了反垄断警告,英国的态度稍微温和一些,不过也揭穿了微软的真实目的。英国人的大致意思是,微软想收购动视暴雪可以,但是要把《使命召唤》的业务拆出来单独运营。

因此,微软签的两份“十年长约”倒更像是做一种“非暴力、不垄断”的表态。只不过表决心的时候最好不要打算盘,就好比不能一边当⚪子一边立牌坊。任天堂的机器性能如何大家心里都清楚,英伟达的平台则是个挺新鲜的云游戏平台。任天堂那边是死道友不死贫道,英伟达那边则有些“赌”的意味。如果微软真的拿下了动视暴雪,实际效果估计就跟独占差不了多少。
仔细回味一下这事真挺乐的。上百个亿的交易也逃不开画饼的套路,而我呢,一边在8块钱的《原子之心》里听诺拉讲烧话,一边搁这说微软不该做缺德生意。这事最后谁输了我不知道,但早早赢了的,大概是网易吧。
也欢迎大佬找姬投稿哦~ 投稿邮箱:crsq477@163.com

点击这里,给我好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