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玩明白手游,日本人心甘情愿学起了汉语

2023/3/121.1 万浏览综合
TapTap
TapTap
汉字在日漫里并不少见,但学古诗成语还是很少见的
如果把时间拨回六年前,当时不亦乐乎地刷着《FGO》的我,大概一定想不到未来的国产二次元手游居然能有反攻二次元文化“始源地”的一天。
就拿如今市面上的几个头部作品来说,主打开放世界探索的《原神》、后启示录风格的塔防游戏《明日方舟》,还有玩法类似军旗的《少女前线》,游戏系统的大幅进化总算是让玩家们摆脱了过去清一色的卡牌收集,再加上逐渐卷到天际的美术,如今的国产作品从里到外都透露着一股“青出于蓝”的威势。
TapTap
《明日方舟》中斯卡蒂的异格立绘与皮肤都曾备受好评
在出海游戏的营收榜单上,几个热门国产作品都有着相当不错的成绩,就连身为二次元圣地的秋叶原,都迎来了被国产手游占领的一天。
TapTap
对中国人而言,或许就连自己都想象不到那些海外玩家对这些游戏的痴迷程度,毕竟在如今的日本二次元手游玩家社群里,最流行的活动是——
学中文。
如果你在外网上见到有人正在用日文大篇幅地介绍着中国文化,那么你可能会下意识地以为这是一个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或语言机构账号,但除了这两种可能之外,他其实还有可能只是一名手游玩家。
就比如推特上的“原神汉字研究所”,几乎时不时地就会发布一些游戏内出现过的汉字内容,并辅以相应的日语解释,有时还会出现长篇幅的文化考据。而通过它来学习中文的玩家也为数不少,从两年前创建账号截止至今,他已经通过这种分享积攒了数万名粉丝。
TapTap
对玩家们而言,游戏里那些中华要素浓厚的内容同样令人痴迷。在《明日方舟》日服刚刚开放“画中人”时,就掀起过不小的热潮。这个新年SideStory里,干员克洛丝与炎熔得到了来自年的委托,一同前往炎国寻找年的妹妹夕,随后又被卷入了夕的画卷中展开了一系列“写意”风格的故事。
作为一个庆祝中国新年的活动,故事中流露出了相当之多的中国意象与典故,就比如挪用自《诗经·北山》中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抑或宋代张载的名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TapTap
TapTap
由于这场活动剧情的质量颇高,游戏的本地化工作也相当成功,因此也得到了不少好评,但对一些不熟悉汉字的日本玩家来说,他们仍遭遇了一个大问题——读不懂。
因为日语由汉字与假名两部分组成,但随着近代以来大量以片假名书写的大量外来语的传入,曾经的不少常用汉字在现在的年轻人看来也相当晦涩。
TapTap
日本主播Yukito读到这段古文直接就开始“阿巴阿巴”了
结局类似的还有去年的新年SideStory“将进酒”,故事中同样挪用了大量的中国古诗词,一部分不太熟悉中国古典文化的玩家,到头来也没能理解这个活动的标题究竟有什么含义。
TapTap
但正当一些玩家对游戏中的典故与汉字一头雾水时,另一群玩家则冲到社交媒体上,为大家上起了“汉语课”。
就比如有人将剧情中出现的假名角色与汉字头衔打在一起,方便让分不清角色的玩家给故事中的人物对号入座。
TapTap
也有人感叹起了中国话的博大精深,一边科普游戏中出现的汉字名词含义一边赞叹“实在是太棒了”。
TapTap
还有人发表了大篇幅的内容考据,将游戏中出现的那些中国古诗词一五一十地翻译了过去,并向其他玩家们介绍着关于这些词汇的典故。
TapTap
TapTap
正是在玩家群体的互相帮助下,才让《明日方舟》中那些带有强烈中国风格的故事更好地传达到了日本玩家那里,为海外的人们也带来了与中文玩家相同的感动。
TapTap
中国大地历经岁月沉淀的文化和历史,完美地融入了游戏语境中的人物和故事...
在这种情况下,电子游戏也顺带地成为了一种能让日本玩家心甘情愿学中文的“文化输出”。
不过对玩家们而言,这种隐性的“文化输出”其实已经持续了几十年之久,从古早的JRPG到如今的二次元手游,如今那些正在痴迷于学中文的年轻玩家们,也只像是在“重演”上世纪他们父辈的经历。
如果你看过《异世界舅舅》,那么很有可能对一幅场景印象颇深:当舅舅与精灵走到二十年前的穿越者所建立的温泉时,他几乎毫不迟疑地就念出了温泉招牌上的名字“炼狱之泉”。在日语里,“炼狱”算得上是一个相当生僻的汉字词语,而舅舅之所以能认出来,竟然是因为他是一个上世纪末的游戏宅。
TapTap
尽管听起来相当离谱,但在九十年代的电子游戏里,出现一堆让大部分日本人自己都读不懂的汉字的情况还真不在少数。
就比如舅舅提到的《幽游白书》中飞影的必杀技“邪王炎杀炼狱焦”,尽管乍一看有些不知所云,但无论是中国玩家还是日本玩家,都一眼能看出其中正在熊熊燃烧的中二之力。同样为人津津乐道的还有反派角色户愚吕弟的“爆肉钢体”,这个招式算得上是日本玩家最喜爱的技能名之一,而在那个年代的创作者里,像富坚义博这种喜欢以汉字来为角色招式命名的比比皆是。
TapTap
在日本的国民游戏《精灵宝可梦》中,“汉字”也从未缺席,大名鼎鼎的“电光石火”(中译“电光一闪”)曾在一份四字必杀技人气投票中取得了第一名的位置,位居其后的则分别是来源于《论语》,但就连中国人都不怎么常用的“迅雷风烈”,和活跃在《仁王》与《真三国无双》系列中的“紫电一闪”。
TapTap
虽说中文确实是一种优美的语言,但有时就连中国人都难以理解日本玩家对游戏中的那些汉字的痴迷。毕竟即便中间隔着相当大的文化差异,不少日本玩家甚至理解不了那些晦涩文字的含义,这也不妨碍汉字在各种ACG作品中的频繁出现。
TapTap
对游戏或漫画的创作者来说,随着前人们逐渐将汉字必杀技的蓝海卷成红海,开拓新的炫酷技能名也成了一件越来越难的苦差事,这也让不少离谱的招式被创造了出来。对外国人来说,或许只要作品里出现了汉字,整体作品的逼格就会提升不少吧。
TapTap
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发展之后,有人将活跃在各种ACG作品中的招式做成了百科,其中除了少数使用假名书写的招式之外,几乎大部分的名字都以汉字来命名,这也让我一个中国人在外国网站上找到了难得的亲切感。
TapTap
其实对近些年的日本人来说,由于其语言中吸纳了过量的来源于英语中的舶来词,因此“片假名泛滥”一向是个困扰整个社会的终极难题。尤其是对那些已经迈入中年或老年的日本人来说,在生活中最大的困扰或许就是发现自己能“读懂”的字越来越少了。
TapTap
比如游戏圈这个片假名的重灾区,《上古卷轴》就被译作了《エルダー・スクロールズ》,还有明明是日本游戏却采用英文音译的《怪物猎人》(モンスターハンター),过多的片假名甚至造成了不同年龄人口的信息断层,老一辈人所使用的日语传统中常用的“汉字”(漢字)正在被遗忘,而年轻人惯用的各种词源于外语中的假名则又令老年人一头雾水。
这让“汉字”在这种语言中本身就处于一个愈发尴尬的地位,毕竟对不少人而言,日常生活中接触到这些晦涩汉字最多的地方或许也就是电子游戏里了,而“读不懂”也是玩家们所面临的常态。
TapTap
但借助于ACG文化,那些生活不常用但又有趣的汉字又被重新发掘了出来。比如“刹那”“混沌”“苍月”等汉字词汇在日本的互联网上就已经成为了流行热词,而如果没有游戏,或许有朝一日它们也会在被埋没在各种假名之中。
几十年前,日本的创作者们将源自中文的汉字融入到作品中,而在中国,与小伙伴们互相放出的“波动拳”也是无数人的童年回忆。
如今,随着那些带有国风元素的作品又传入日本,再度于互联网上掀起“学中文”的潮流,让更多的人放下固有的偏见与印象,转而去尝试欣赏与理解中国的文化。
或许在未来,电子游戏会像今天一样为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玩家之间架起更多的桥梁吧。
PS:部分插图翻译来源于B站Up主榛白yugo与福音之旅
TapTap
TapTap
设置星标
观看精彩文章不迷路!
点击关注,我们想和你聊聊电子游戏和这个世界
↓↓↓
TapTap
167
77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