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发现,相比于宇宙,互联网才更适合用黑暗森林做比喻(((
修改于2023/05/0738 浏览日常碎片
自己的隐私和自己身上能够被他人进行道 de 绑架的事情就仿佛一个文明在宇宙中的坐标(
我们没法确认对方——这里的“对方”指线上的朋友——将会对我们做出什么,所以一般情况下,除非我们已经和对方见面并与对方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并确认了对方是一位可靠的人,不然的话,即便我们和对方在线上的关系再怎么好,也绝对不能暴露自己的坐标(
当然了,这里其实有一个bug,那就是——如果我们想要“和对方见面并与对方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并确认了对方是一位可靠的人”,就必须要给对方暴露自己的地址,而地址作为自己的隐私显然属于我们在这里所说的“坐标”,可是根据上文所说,我们在与对方见面之前却又绝对不能暴露自己的坐标……
这样一来,就会造成这样的情况:
1.想要线下确认对方是否可靠
2.准备向对方发送己方地址以便于与其线下见面
3.由于无法确认对方是否可靠,因此不应该向对方发送属于坐标的地址,所以第2条的准备只得取消
4.为了确认对方是否可靠,决定与其线下见面来确认
5.准备向对方发送己方坐标以便于与其线下见面
6.由于无法确认对方是否可靠,因此不应该向对方发送属于坐标的地址,所以第5条的准备只得取消
……
然后以此循环往复,永远都达不到与对方线下见面的真实(悲
但是这个bug也不是不可解,这里的关键问题就在于,自己的地址属于自己的隐私,因而地址也成了本文所说的坐标,所以,基于此,我认为解决这个bug最好的方法就是:与对方约定的地址不是自己的常驻地址,这样的地址并不是自己的隐私,因而也就不属于坐标。比如,可以跟他约定在一个自己和他都没去过的商场、标志性地区等地址。
这样一来:
(1)如果对方是一个可靠的且值得线下交往的人,那么接下来,自己的部分坐标其实就可以暴露给他了,因为我们已经确认对方是一个可靠的且值得线下交往的人。
(2)如果对方不是一个可靠的且值得线下交往的人,甚至是一个可能对你产生负面影响的人,那么也无妨,因为你所暴露的只是一个不属于你自己的隐私的地址,而不是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