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之城2关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讨论之部分英雄名字及绰号在海外端文案的改进(下) 完结篇

2020/08/06178 浏览综合讨论
我们继续进一步讨论剩下十几位英雄,这是英雄讨论里最后一个篇章,希望牛牛可以适当的修改一下,不然真的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名字,让人看上去很low。
TapTap
第十位
英文绰号:warring states legend
英文名:sun wu
中文绰号:战国兵圣
中文名:孙武
回顾历史:
孙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子(孙武子),又称“兵家至圣”,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 孙武大约活动于公元前六世纪末至前五世纪初,由齐至吴,经吴国重臣伍员(伍子胥)举荐,向吴王阖闾进呈所著兵法十三篇,受到重用为将。他在柏举之战率领吴国军队大败楚国军队,占领楚国都城郢城,几近覆亡楚国。
点评:孙子兵法就是他写的,对,就是这个孙子。但是三十六计是他后代孙膑写的,这可是两个不同时期的人啊,别弄混,兵家至圣兵家至圣简称兵圣,是兵家的最高名誉,古代人达到完美极致称为圣人,比如孔圣人。而比他low一点的叫亚圣,官方翻译直译是战国传奇,哇乍一看以为和凤凰传奇是一回事呢。孙子是个圣人啊,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里能称为圣人的没几个了,这个圣一定要保留,我们的圣和外国人基督教的saint不是一个概念噢。用warring stages military sage 最好不过。另外孙武已经闻名中外,所以外国人有对孙武特有的书写规范,叫Sun tzu,如果你用sunwu代替sun tzu就好像等同于小编把传奇帝王 亚历山大改成鸭梨山大。
修改建议:英文绰号“warring stages military sage”
英文名:sun tzu
TapTap
第十一位 韩信
英文绰号:“national legend”
英文名“Han xin”
中文绰号 国士无双
中文名 韩信
回顾历史:
韩信,淮阴人。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淮阴侯,兵家四圣之一,汉初三杰之一 ,中国军事思想“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神帅”。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是有关于他的典故。秦末,参加反秦斗争,投奔项梁、项羽,未得到任用。转投刘邦,经夏侯婴推荐,拜治粟都尉,经萧何保为大将,为刘邦制定了汉中对策。刘邦兵败于彭城后,韩信先破楚军于京、索之间,后平定魏国。请命北伐拿下代国,刘邦收其精兵后背水一战击败赵国 ,派人降服燕国 。支援刘邦以及清除项羽派往赵国的楚奇兵,平定剩下的赵国城邑。 刘邦成皋兵败夺其精兵后,奉命攻打齐国 ,并于潍水全歼龙且二十万楚军。 韩信攻打楚国,项羽与刘邦签订鸿沟协议。 刘邦听从张良、陈平计策撕毁鸿沟协议,追击项羽失败。汉五年,带兵会师垓下,围歼楚军。项羽死后解除兵权,徙为楚王,因人诬告贬为淮阴侯。吕后与萧何合谋,诱杀于长乐宫钟室,夷灭三族 。“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楚汉之时人们对其的评价。作为统帅,他擒魏、取代、破赵、胁燕、东击齐,南灭楚,名闻海内,威震天下;作为军事理论家,联合张良整理兵书、序次兵法,并著有《韩信兵法》三篇。
点评:国士无双是指一国之中独一无二的人才,韩信当时就这么牛,成语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而我们直译国家传奇,这个传奇和独一无二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传奇可以有很多啊,比如凤凰传奇,传奇帝王等等,而国士无双就是指代的韩信,不是泛指。其实百度一下,a state scholar of no equal 其实可以勉强用上,或者直接用unique of empire, 帝国的独一无二,大汉作为帝国是正统王朝用empire是毫无疑问,而无双的韩信也可以用unique来代表。相比第一个 a state scholar of no equal来说排版更方便。
修改建议:英文绰号a state scholar of no equal或者unique of empire
TapTap
第十二位 徐达
英文绰号:barbaric warrior
英文名字:xuda
中文绰号:破虏平蛮
中文名:徐达
回顾历史
徐达,汉族,字天德。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元末明初名将,明朝开国元勋。
元朝末年,徐达参加了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为淮西二十四将之一。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在鄱阳湖之战中大败陈友谅。次年,被任命为左相国。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麾师攻取淮东,并于两年后攻克平江,灭张士诚。旋即出任征虏大将军,与副将常遇春一同挥师北伐,推翻元朝的统治。洪武元年(1368年),攻入大都,灭亡元朝。此后连年出兵,打击元朝残余势力,官至太傅、中书右丞相、参军国事兼太子少傅,封魏国公。他为人谨慎,善于治军,戎马一生,为明朝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洪武十八年(1385年),徐达去世。追封中山王,谥号“武宁”,赐葬钟山之阴,御制神道碑文。又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位列开国“六王”之首。
点评:朱元璋曾评价徐达是“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所谓破虏平蛮是指打击外敌,蒙古作为当时所谓的外敌,从古至今是第一人,毕竟霍去病只是驱除了境内的匈奴,而徐达是把蒙古的大元灭掉,性质不同。而barbaric warrior是野蛮人的战士,徐达是我大明王朝,什么时候变成野蛮人的战士了,注意词性,barbaric是形容词,用在这里完全扭曲了徐达的个人属性!难道徐达这种文武双全的人只能是一个野蛮战士吗?这是玷污了我们的先辈。想了很久想不到合适他的英文绰号,虏和蛮是古代对北方和南方外族的贬称,徐达灭了他们,是让他们害怕,徐达是他们的厄运,所以jinx比较适合,所以我觉得用barbaric jinx更适合,翻译成野蛮人的厄运。对于虏和蛮用野蛮人来代表,毕竟当时我们的文化一直领先,jinx来表示对他们的头号敌人。
修改建议:英文绰号“barbaric jinx”
TapTap
第十三位:樊梨花
英文绰号“tang beauty”
英文名fan lihua
中文绰号:大唐奇女
中文名:樊梨花
回顾历史:樊梨花,大唐贞观年间人,中国古代四大巾帼英雄之一,她与薛丁山平定西北边乱、沙场挥戈与共的故事而家喻户晓,在后世影响深远。其传奇故事被多种形式的文艺作品所表现,是中国古代巾帼英雄的典型形象。樊梨花,在我国地方史记、掌故稗史中都有记载,她既是一个敢爱敢恨、胸怀宽广的大唐奇女,也是武艺高强、神通广大、文武全才的兵马大元帅。
点评:本不是历史人物,虚拟出来的一个偶像,ok就按照我们的戏剧中的说法,总的来说也是个将军级别的,代表中国古代就注重女性。Tang beauty可以理解成想说成唐代的美女,和樊梨花的作用是不一样的。美女可以用貂蝉呀。根据中文大唐奇女,那么奇应该指的是她是个奇才,女的还能打架。那么她是和别人不一样的,我觉得用一个unusual比较合适,不寻常。毕竟为人妻,那么用lady,所以樊梨花作为一个女性代表在唐朝,那么unusual lady of Tang dynasty ,翻译成唐朝不寻常的女子,给人一种遐想,她如何不寻常呢,那么外国人可能会谷歌一下,然后发现,哇塞,樊梨花很凶啊,通过引用的方法,让他们间接的对我们的戏剧人物有所了解。
修改建议:英文绰号“unusual lady of tang dynasty”
TapTap
第十三位:水施
英文绰号:naval hero
英文名:yi sun sin
中文绰号:鸣梁水使
中文名:李舜臣
回顾历史:李舜臣出生于朝鲜汉城(今韩国首尔),后迁居忠清道牙山。万历四年(1576年)中武科,在咸镜道、忠清道、全罗道等地任职,后经柳成龙举荐而出任全罗左道水军节度使。万历二十年(1592年)爆发日本入侵朝鲜的“壬辰倭乱”,李舜臣与元均、李亿祺等四次出海打击日军,取得了以闲山岛大捷为代表的一系列胜利。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升任三道水军统制使,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因朝鲜宣祖中日本反间计而被革职逮捕,不久获释,成为普通士兵。同年秋,因朝鲜水师被日军击溃而官复原职,重建水师,取得了鸣梁海战的胜利。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十一月十九日,在联合明军邀击回国日军的露梁海战中,李舜臣中弹牺牲,享年五十四岁。死后谥号忠武,追赠德丰府院君,策“效忠仗义迪毅协力宣武功臣”,立忠愍、忠烈、显忠等祠奉祀。遗著及相关记录被整理为《李忠武公全书》。20世纪以来,随着朝鲜半岛民族主义的兴起,李舜臣与乙支文德、姜邯赞被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受到朝鲜半岛人民的极高崇敬。
点评:之所以把水施写进去是因为不能总说中国人自私,我们是开放的,我们是包容的,所以也写一下周边的。当时李家的朝鲜只能说是中国的一个藩国,那么肯定不能用dynasty,我觉得用country比较合适。那么我们的naval hero 海军的英雄不合适啊,水施在朝鲜文化里是一个救国英雄,其实和我们岳飞这些是一样的,只不过他是战斗中牺牲。我们的鸣梁水使是指鸣梁这个地方的水军节度使,这个地盘的海军大佬。从他的属性来说,在战争中死去,同时也救国了,那么Hero当之无愧,同样朝鲜不能用Korea,而是要用joseon,其实Korea对应的是「高丽」,Joseon是「朝鲜」的韩语读音拉丁文转写,Korea更早地被英语所接受并流传了下来。所以作为救国英雄的水施用Hero of Joseon country很适合他,英雄前加一个national 更映射他的地位。
修改建议:英文绰号National Hero of Joseon country 朝鲜国的国家英雄;如果为了排版方便,把country去掉也可以。
TapTap
第十四位:宋太祖
英文绰号:Song taizu
英文名:zhao kuangyin
中文绰号:宋太祖
中文名:赵匡胤
回顾历史:宋太祖赵匡胤字元朗,小名香孩儿、赵九重。涿郡人,生于洛阳夹马营(今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区东关)。五代至北宋初年军事家、武术家,宋朝开国皇帝(960年2月4日-976年11月14日在位)。后周护圣都指挥使赵弘殷(宋宣祖)次子,母为杜氏(昭宪太后)。赵匡胤在后汉时投奔枢密使郭威,致身行伍,并于后周世宗柴荣在位时期击北汉、南唐,屡建战功,逐渐成为禁军的重要将领。柴荣病重时,升为殿前都点检,成为禁军最高统帅。显德七年(960年),受命抵御北汉及契丹联军 。旋即在“陈桥兵变”中被拥立为帝,并回京逼迫后周恭帝禅位。同年,赵匡胤登基为帝,改元建隆,国号“宋”,史称宋朝或北宋。赵匡胤在位期间,依据宰相赵普“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策略,致力于统一全国,先后灭亡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及南唐等南方割据政权,完成了全国大部的统一。他两次“杯酒释兵权”,罢去禁军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解决了自唐朝中叶以来地方节度使拥兵自擅的局面。开宝九年(976年),赵匡胤逝世,享年五十岁。在位十六年,谥号英武圣文神德皇帝,庙号太祖,葬于永昌陵。累谥为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 [4] 。今有诗作《咏初日》传世。
点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和刘彻一样位居普通五星,为他难过,不过宋太祖的问题其实和其他最初81将的五星英雄一样,作为原始五星和其他帝王的名字一样有了最基础的问题,那就是开国皇帝,作为大宋的开过皇帝,那么我们小编直接汉语拼音songtaizu有点不合适,像刘邦,朱元璋一样,用一个宋朝皇帝一世再好不过了。名字就该中规中矩的像朱元璋一样, emperor I of Song dynasty。、
修改建议:
英文绰号:emperor I of Song dynasty
TapTap
第十五位:吴起
英文绰号:town of st.
英文名:the wuqi
中文绰号:兵家亚圣
中文名:吴起
回顾历史:吴起(公元前440年-公元前381年),姜姓,吴氏,名起,卫国左氏(今山东曹县)人。战国初期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一生历仕鲁、魏、楚三国,通晓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内政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在楚国时,辅佐楚悼王主持变法。周安王二十一年(公元前381年),因变法得罪守旧贵族,惨遭杀害。著作有《吴子兵法》,传于世,与兵圣孙武并称“孙吴”。唐肃宗时,位列武成王庙内,成为武庙十哲之一。宋徽宗时,追封广宗伯,成为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点评:其实我对吴起的印象还是很好的,特别是熟悉历史的人,居然才给一个四星,当然看到白起也给四星的时候,我就释然了。那么回到我们的翻译问题上,town of st. 首先,”st.”是saint的缩写,一般是基督教那些圣人们的称呼,比如圣劳伦斯什么的等等,而且名字直接st.加一个名字,而不是of st.,而且我们这里用缩写也不好啊,明明排版是拍的下的,另外town这个词是因为人家叫兵家吗?但是无论哪个英文和兵家一点毛线关系都没有。再说人家名字,叫吴起,为什么前面来一个the,要知道初中英语学过,如果姓名前面加冠词那么姓加附属,就是家族的意思,也就是wuqi一家人。这有点**了。那么话说回来,其实可以根据孙武来进行适合的匹配,我们把孙武翻译成战国时期军队的圣人,同样因为是亚圣,那么就是排行老二,作为兵家二号人物的吴起也是战国时期的人,那么“warring stages military sage II”更适合他。毕竟也想不起来什么更好的来形容亚圣,总不能用2nd来表示了,这让外国友人更纳闷。同样II代表二世,军队圣人二世,那么就比孙武低一等,一个老大,一个老二。刚刚好。至于名字,回到最原始的,人家姓吴名起,中规中矩用wu qi
修改建议
英文绰号““warring stages military sage II”
英文名:“Wu Qi”
TapTap
第十六位 花木兰
英文绰号Heroine
英文名:hua Mulan
中文绰号:巾帼英雄
中文名:花木兰
回顾历史:花木兰,中国古代巾帼英雄,忠孝节义,代父从军击败入侵民族而流传千古,事迹流传至今,唐代皇帝追封为“孝烈将军”。花木兰故事的流传,应归功于《木兰辞》这一方民歌,但花木兰的姓氏、籍贯等,史书并无确载。花木兰事迹被多种文艺作品所表现,电影、电视剧、歌舞豫剧等。历史上共有过四个“木兰”,个个都是不让须眉的侠胆烈女。
点评:唧唧复唧唧,又是一个虚拟人物,在说穆桂英的时候就提到了我国古代四大巾帼英雄,说白了就是女战士了,如果花木兰用一个女英雄来代替的话,那么让梁红玉怎么办,虽然樊梨花,穆桂英都已经有绰号了,唯独一个梁红玉还没出(以后可以考虑) 。首先我们说一下啥叫巾帼英雄,古时候的贵族妇女,常在举行祭祀大典时戴一种用丝织品或发丝制成的头饰,这种头巾式的头饰叫巾帼,其上还装缀着一些金珠玉翠制成的珍贵首饰。巾帼的种类及颜色有多种,如用细长的马尾制作的叫“剪耄帼”;用黑中透红颜色制作的叫“绀缯帼”。因巾帼这类物品是古代妇女的高贵装饰,人们便称女中豪杰为“巾帼英雄”,后人又把“巾帼”作为妇女的尊称。那么根据上述来源,其实女英雄完全可以阐释对花木兰的解释,但是我纠结的是女英雄这个名字太广义了,所以我觉得他的中文绰号就可以换一换了,女人的传奇,毕竟提付从军又打仗什么的,就是一个女人的传奇了,让老外直接理解成他是一个传奇的女人,就很棒了,比女英雄更好用,同样传奇女人还可以用在圣女贞德的身上,他们都是同款。所以传奇这个legendary很不错,那么用woman还是用lady呢,其实外国人在公共场合一般用lady,很少会说woman,而且不但泛指女性还代表已婚,而lady则是年轻的女人。
修改建议:英文绰号:legendary lady
TapTap
第十七位: 白起
英文绰号:warring states deicide
英文名:bai qi
中文绰号:战国杀神
中文名:白起
回顾历史:白起(?—公元前257年),秦国白氏,名起,郿邑(今陕西眉县常兴镇白家村)人。 战国时期名将,杰出的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熟知兵法,善于用兵,交好秦宣太后,和穰侯魏冉的关系很好。辅佐秦昭王,屡立战功。伊阙之战,大破魏韩24万联军,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 伐楚之战,攻陷楚都郢城。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担任秦军主将30多年,攻城70余座,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受封为武安君。功高震主,得罪应侯,接连贬官。秦昭襄王五十年(前257年),赐死于杜邮。作为中国历史上继孙武、吴起之后又一个杰出的军事家、统帅,白起与廉颇、李牧、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并且被列为战国四大名将之首,名列武庙十哲。
点评:首先我们知道白起,基本是他在长平之战,坑杀赵国俘虏,也就是成语纸上谈兵的那个事情,自此杀神的名号就得来了,那么杀神,指的是杀人杀成神了,并不是真的去杀死神仙,就好比屠龙者,是杀龙的那个人,而并不是因为杀了龙而变成人,这是一个语文的问题。其实这个杀人更偏向于杀戮之神的意思。而我们英文绰号里deicide,根据英英字典里解释 deicide is the killing of a god 是上帝的杀戮和我们的杀戮之神两回事。既然杀戮之神,我们可以希腊神话厄瑞斯努来代表白起很不错,中西结合,根据希腊神话教义里厄瑞斯努是掌管痛苦和屠戮的神,也符合坑杀40W人口的白起,掌控人的生死,类似黑白无常,那么前面来个定冠词the代表着独一无二,the Erythnul 很好的阐释了白起的名号
修改建议:英文绰号“The Erythnul”直译成杀戮之神。
这些英雄的修改只是基于我一家之言,欢迎大家一起讨论到底按照什么样的命名给我们的中国英雄会更贴切。
后续还会为大家提供一些关于兵种以及天赋的一个称呼。之所以想纠正一下,是因为我们区有老外,老外经常问我们一些天赋的buff到底是给自己还是给队伍,弄的很混乱,没办法,只能告诉他,参考中文来说,是给谁的。好在有中文作为蓝图来解释,如果是真的外国服的话,没有中国人,那么又是以什么为蓝本给解释呢。当然蜗牛已经懒得连圣女贞德的技能描述都没改,这个虽然没改,但是貌似也成为了约定俗成的东西了,但是其他技能,无论改不改,对与错,还是希望可以以一个书面的正确文字描述来阐述该技能或该兵种的用途。
第二大区 安静D包子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