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锋相对——德国8级战列舰“路德维希·冯·施罗德”

2023/05/17348 浏览研究与脑洞
TapTap
“克莱蒙梭”号战列舰在1939年1月开工,原定1943年完工,由于开战后资源紧张得不到建造投入,1940年6月法国投降时船体仅完成10%。占领布雷斯特的德国人一开始试图将其继续建造,并用代号“R”来称呼该舰,但最终由于工程过于庞大,德国放弃了尝试,把完成的部分舰体从码头拖了出来。1944年8月27日,闲置已久的舰体被盟军轰炸机摧毁,战后将残骸打捞后出售拆解。
。。。。。。。。
本次架空位面,“克莱蒙梭”号战列舰在开战时完成度较高,在占领布雷斯特后,德国人试图用406mm skc/34舰炮来作为武装,并为其开发了三联装炮塔
1941年,吕特晏斯在柏林行动后提出了为主力舰装载鱼雷的想法,新舰草案加装了鱼雷发射器
最终的武器包括
2座3联装406mm skc/34
4座2联装150mm skc/28
4座2联装105mm skc/33
2座3联装鱼雷发射器
防空炮若干
1943年末,战列舰“R”完工,命名为“路德维希·冯·施罗德”,1944年,“施罗德”与“沙恩霍斯特”两舰共同参与了数次对北极航线的袭击行动,致使英国频繁出动飞机轰炸德国战列舰及港口设施,1945年初,“施罗德”在一次破交行动中误触水雷,在修复过程中又遭到轰炸破坏,直至德国投降也没能彻底恢复作战能力
战后,经过草草的修补,“施罗德”号被归还给法国,但由于舰上德制设备维护困难、又缺乏重新武装的资金,舰况一直偏差;再加上战后对战列舰的需求降低,50年代初便退役拆解
6
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