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于2023/05/18454 浏览综合
架空后续———敦刻尔克再现辉煌
德国沙恩霍斯特级的出世,并且于1940年6月8日,2艘沙恩霍斯特级甚至轰沉了英国的光荣号航空母舰。美国海军的超重巡主义者们痛切的发现,如果自己理想的战舰在未来的护航作战中与沙恩霍斯特级舰遭遇,其装甲将完全不能抵御德舰283毫米***的射击。如果日本海军重巡战队利用夜间高速奔袭美航母编队,那么美护航舰艇很难确保航母的安全。于是变化了的战场情况迫使海军部不得不放弃超重巡计划,重新选择昂贵但却更有效的大型巡洋舰。(粘贴自百度百科)
本位面:1940年7月16日,美国海军确定CA-2G为最佳方案,随后的改进设计一帆风顺。同年9月9日,纽约造船厂获得了建造6艘舰型编号为CB的大型巡洋舰的意向合同。舰名是美国的6处海外领地:“阿拉斯加”、“关岛”、“夏威夷”、“菲律宾”、“波多黎各”和“萨摩亚”。
本次的架空环节从弩炮行动开始。美国在决策建造大型巡洋舰后,在确定使用CA-2G方案的十几天前,美国注意到了弩炮行动中对英国舰队进行反击的敦刻尔克号战列巡洋舰。而后美国人通过情报部门搞到了法国海军敦刻尔克的设计图纸,并对其与CA-2G方案进行了论证,论证结果为敦刻尔克级的作战能力不低于CA-2G,防护虽然略逊于CA-2G方案,但是考虑时代的因素,美国对敦刻尔克的图纸进行了现代化的优化,得出了敦刻尔克方案大部分数据均优于CA-2G。并且阿拉斯加的MK8型主炮还未完成设计建造,建造出来的效果未知。于是美国海军部最终决定否决掉CA-2G方案,使用法国敦刻尔克的改进方案。
相比原本的敦刻尔克,其更换了二战时期的锅炉,提高了航速;并且为了适应太平洋战场的防空环境,增加了大量的防空炮;船体后方的三座四联装副炮被替换,作为伍斯特的双联装DPMK16型的测试平台。
飞机更换为F4F
你游数据(大致)
菲律宾(巡洋舰)
权重:9.0
等级:V
血量:62500
雷伤减免:22%
航速:34节
回转半径:830米
转舵时间:17.1秒
四联装330mm/50 MK40
发射速率:3.0 轮/分钟
180度回转时间:34秒
HE初速:850米/秒
AP初速:835米/秒
特殊消耗品:炸锅与AA替换
TapTap
9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