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剧情之个人脑洞
修改于2023/06/19321 浏览综合
2023.06.19更新第6~8点
————
先叠个甲:
不是解析,很可能有逻辑错误,
仅为本人平时根据现有剧情线索的胡思乱想,深挖一些边角细节,排版可能比较混乱
留下一点印迹,供自己以后再看看有多少猜中的
吐槽一下这活动只能发图文,不能发长帖,很难编辑
1.“你”
取名时“转念即至”卡带说道:不对。有什么不一样的东西……您的名字是维尔汀?还是……
关于这个地方,有人认为维尔汀有其他身份,在我看来,这里卡带所暗示的,不是维尔汀,而是玩家,也就是“你”,玩家的身份实际上不是维尔汀,而是跟着维尔汀,观看她经历的某个存在
2. “???”
在主线里和我们对话的“???”究竟是什么人?
对话中“???”说“我谁也不是”“但我也可以是任何人”“我们正式认识的那天很快就会到来”(图1/2)
结合第一条还有后面我还会提到的一些点,我猜测这个人是“你”所在的那个世界的人,这个“世界”的概念尚不明确,但应该是能与游戏内世界互通,但又因为某些原因相隔开或者需要特定条件才能互通
3.UTTU
UTTU杂志,根据杂志的蜘蛛标志,基本可以确定是出自苏美尔神话的乌特图女神(图3),代表了“编织”,可以引申为UTTU杂志在编织游戏为玩家呈现的这些内容,也就是说UTTU杂志是和玩家处在同一世界的(结合第2点,和“???”很可能来自同一个地方)。
4.“艺术品”
这里面就有很多脑洞了
我们征集抽到的人物,在资料页中被描述为“艺术品”,而UTTU杂志阅读指南里写道:艺术品就是艺术品,他们可以是活着的,也可以是死的,所有值得讲述的人都能够成为一座艺术品
首先在UTTU杂志编辑眼里,这些都是“艺术品”
然后看艺术品展出描述:
展出于XX年代,参展时长XX,原展出地点XX
这几点让我细思极恐
拿温妮这个长生种来看就最明显了(图5),
“展出于20世纪90年代,参展时长逾一世纪”
看过各个角色的资料,参展时长基本可以确定是表示角色年龄,“展出于XX年代”如果是表示开始展出的年份,温妮又是一百多岁,从199x年倒推一百年,刚好符合资料中他的出生年代189x年
那么在这我就可以大胆猜测!!
:
![[TapFamily_激动]](https://img.tapimg.com/market/images/94c5da9f1a9a45004f5998f72ed44194.gif)
UTTU杂志,或者说他们所在的世界,时间流向和游戏内世界是完全相反的!
对于UTTU杂志来说,参展时间199x年是开始,189x年才是结束
UTTU这个名字从前或者从后读都是一样的,或许也是有这层隐喻(跟诺兰的电影《信条》所表现的类似)
杂志中白雪松和“艺术品”的专访,我猜测应该是表示白雪松有可以与“艺术品”沟通的神秘学能力
5.洛伦兹研究所和蝴蝶
目前线索太少,目前就几个不知道有没有联系的点,X的签名像是一个蝴蝶(图6),蝴蝶代表洛伦兹研究所所追寻的原初之蝶。UTTU代表的是蜘蛛,那么UTTU会不会不只是编织,还有一个可能...他们的目的是捕获原初之蝶?这个感觉比较牵强
6.关于“你”和游戏内世界的关系猜想
综合一下上面5点所写的猜想,我猜测:
我们主角的角色,还有UTTU、“???”、白雪松等,都是类似观察者,或者“观众”(不是诡秘之主那个观众)、“异世界来客”一样的存在,我看的作品少,能想到的大概就像动画电影《你好世界》、动画《刀剑神域》、跳舞的小说《天启之门》这种,有可能是“异世界”也可能是“主世界”,这个看以后怎么发展
7.关于沉浸感
总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看得多论坛和B站,总感觉有999个读者都不认识哈姆雷特,只知道一本叫《王子复仇记》的书,甚至没翻开过。
1999在我看来最大的优点是什么? 用一个词概括就是“沉浸感”
这在我看来是最大的优点,但或许是这个游戏最“失败”的地方。因为对现在的国内玩家来说,沉浸感的需求占比是很低的,我甚至能猜到调查问卷里没几个人勾选“沉浸感”,你说我猜得对吗?偷偷看玩家帖子的运营大大(笑)
我玩过的作品少,又举一个可能不太恰当的例子:《逆转裁判》系列
逆转裁判玩法有多么复杂? 人设有多么好看? 未必,但他的玩法和流程让人很有代入感
1999我感觉制作人本来也是想做成这样玩法简单但让人有代入感的互动剧情向游戏,但现实是国内手游用户对这种“互动视觉小说”不太感冒——毕竟连画中世界手机端卖20块都嫌贵的,你很难让玩家为了你这并不算太新颖的剧情买单(又让我想起了另一个国产神作《WILL:美好世界》口碑很好但依然是亏钱做游戏)
8.关于制作人想呈现的游戏体验,及以后主线大方向猜想
(这一段纯主观猜测,说错了就当我自我意识过剩吧)
扯了那么多,才突然想起来,有一个我一直想说的点:我觉得可能很多人误解了这个游戏想呈现的主体,我们并不是维尔汀,我们只是观察者,就像一个电影观众,比如官方的公测预告写的都是“公测上映”(图7)。
图鉴里的主线影像回顾,整个界面都是一条标注年份日期的时间线,感觉也侧面证明这点
第一个大活动除了回收了一点伏笔外和整个主线都没多大关系,但剧情篇幅并不少,这样群像剧似的剧情走向,甚至让我怀疑,这游戏剧情的大框架,会不会像《另一个伊甸:穿越时空的猫》或者《八方旅人》那样:
看似几个普普通通毫无关联的人物,最后汇聚到一个大的剧情主线,然后迎来一个阶段性结局,最终再开新的篇章——玩家跟着维尔汀(或者是新的角色),继续去看另一批“艺术品”的群像故事...当然按这速度得是一周年甚至二周年之后才看得出来了...
其实还有很多胡思乱想的脑洞,但鉴于线索太少,暂时还只是脑中概念,没法用图文叙述。等以后游戏有更多内容再随时更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