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号刚到手,第一次露面,花3亿研发的大作宣战「开放世界」
2023/06/30288 浏览综合
文 / 手游那点事 Sam

上周发放的新一批版号名单当中,《仙剑世界》的名字显得格外抢眼。
早在2021年,中手游CEO肖健就多次向外界提起这个“旗舰项目”。据肖健表示,为了拿出《仙剑世界》,中手游专门搭建了一个200人规模的团队,并已耗资3亿,投入三年时间进行研发。目标则是打造出“全球首款仙侠开放世界游戏”,以及“首个国风元宇宙平台”。

单论「开放世界」,中手游入局的时机并不算早,包括腾讯、网易、库洛等大厂都早已公开了在研项目。但就如肖健所言,「仙侠+开放世界」这一组合,迄今依旧是无人涉足的空白赛道。加上有《仙剑奇侠传》这个经典系列提供内容来源,《仙剑世界》理论上确实不乏市场潜力。
但在拔高期待同时,游戏需要面临的「难题」同样不少:如何做出一个有《仙剑》味道的开放世界?如何保留《仙剑》系列原有的玩法与内容体验?
前段时间,《仙剑世界》恰巧开放了对外首测。趁此机会,我们也可以看看中手游在这款新作当中,究竟给出了怎样的解法。
01
大概是历代最自由的《仙剑》
实际上,在两年前发售的《仙剑7》里面,就能明显感觉到系列试图「求变」的信号。除了对底层玩法“动刀”,将系列传统的回合制战斗改为即时制ARPG之外,场景地形也做出了更复杂的纵深与起伏,以突出自由跳跃等特性。可惜由于技术及成本限制,该作依然采用了更加求稳的箱庭式设计,并没有完全将美术资源调动起来。

《仙剑奇侠传7》
与系列正作相比,选择往「开放世界」方向探索的《仙剑世界》,则将玩法自由度拉到了另一个维度上。虽然“无缝衔接”、“自由探索”这些字面卖点多少有些司空见惯,但当「所见即所得」的大世界真正出现在《仙剑》作品中时,还是会让人产生一种从未有过的新鲜感觉。

据官方表示,《仙剑世界》的地图面积达到384平方公里,测试版本中则开放了苏州、杭州、伏龙山这几个主区域。为了减少任务赶路花费的时间,游戏当中还加入了「御剑飞行」设定,允许玩家直接在地图上空来回穿梭,以最“仙剑”的表现方式解决了常规跑图问题。

玩法方面,游戏目前以单人内容为主导,除了聊天频道与组队副本以外联机要素不多,算是延续了《仙剑》系列的一贯传统。剧情展开也相当“经典”:主角从人妖混居的「归云村」启程,在剑中寄居的“剑灵”指引下,踏上解开身世之谜的修炼旅途……这种故事走向,对接触过《仙剑》作品的受众而言,自然是再熟悉不过。
背景设定上,《仙剑世界》所处的时间点为仙剑33年,大约在《仙剑2》结局后,原作中的主要角色也会陆续在游戏内出现。例如玩家前期到达苏州城,触发妖鱼祸乱的主线剧情后,便会跟随任务指引一路到达林家堡,并与林月如相遇。

在部分对话当中,能够获悉林月如已经接管了林家堡事务,但身体状况并不乐观。这也续上了《仙剑2》里面,林月如因为傀儡虫失效陷入昏迷,最终依靠「九转回魂珠」成功续命的剧情。
除此之外,包括李逍遥、龙葵、王小虎、沈欺霜等历代人物,也会作为可操控角色加入到队伍当中,最多可编入4人进行战斗。角色按五行分为风水火土雷几种属性,可以通过不断切换并释放技能打出反应,或是与环境元素联动提升伤害,以属性克制破盾打出眩晕。

值得一提的是,角色在释放大招时还对应剧情设定加入了专门的动画演出。像是龙葵双重人格互动、王小虎召唤灵兽「虎煞」等等。时间线里已经担任蜀山掌门的李逍遥,释放「剑神」时同样会像前作一般显现出“白发仙人”,无论运镜或技能特效都表现出了不错的视觉冲击力。

不难看出,与同样走ARPG路线的《仙剑7》相比,《仙剑世界》在动作系统方面显得丰富不少,这也让战斗过程的实际效果更加流畅自然。加上开放式地图对探索逻辑的革新,《仙剑世界》可以说在保留系列特色同时,成功令玩法自由度产生了「质变」。对整个《仙剑》系列而言,这无疑也是一次不小的自我突破。
02
围绕「灵性」做差异化设计
不过,单靠IP还原进行包装,还不足以解决「内容填充」这个核心问题。为了真正构建出开放世界的辨识度与交互体验,中手游选择回归到仙侠题材当中寻找解法,并提炼出了「灵性」这个表达重点。
在《仙剑》历代构建的世界观里面,“灵”的存在本身就占据了很大篇幅。按照原作背景,凡在灵气充盈之处,六界万物皆可滋养出生命与灵智。而《仙剑1》当中「魔非魔、道非道、善恶在人心」这句算命词,则使得“不以种群区分善恶”的理念贯穿了整个系列。

基于这样的设定,《仙剑世界》设计出了多种不同形态的精怪。包括南瓜精、树妖、竹笋精等妖灵,以及酒坛精、扫帚精等寄宿在物件当中的器灵。大部分情况下,地图中的妖灵并不会主动对角色发起攻击,部分妖灵甚至拥有可对话选项,令整体氛围显得更加轻松鲜活。
当玩家进入水域时,同样会有妖灵自动现身“驮”起玩家,在湖面上漂浮移动。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首测版本中暂未出现类似《仙剑2》与《仙剑7》中的「御灵」系统,无法直接收服灵兽并化作战斗助力。但为了突出“万物有灵”这一核心理念,《仙剑世界》另外做出了一个颇为有趣的互动玩法——「千幻」。
简单来说,角色可以通过调度自身“灵力”,与地图中特定目标进行交互,直接“附身”到部分妖灵与物件身上,以它们的视角感受世界。例如化身为荷花妖、竹笋妖、水珠等种族或元素,在地图上四处探索,融入到同类当中。

当玩家以附身状态活动时,还能够与同种族个体进行交流,并且会触发妖灵的“求助”支线,为他们解决问题。例如在两个种族之间调停、找回失踪的小妖灵、又或者是帮忙问出扫帚精的心事……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任务设计,却很好地描写出了妖灵们的「心智」,使其更加有血有肉,而非只为数值与地图内容服务的填充物。
不仅妖精、器灵等基本目标,这套玩法甚至允许玩家附身到水桶、石像、马车这些“反直觉”的物件当中,效果也会根据不同的对象产生变化。像附身马车时可以在野外“驰骋”,附身石像则会转换到石狮子视角自言自语,通过它的碎碎念了解到城内人们的“八卦”与秘闻。

除了「千幻」之外,《仙剑世界》中的大部分解谜玩法,也都针对着「灵」这个要素进行设计。像是追逐蔁素菇、收集路径上掉落的孢子,或是修复灵石、净化受污染的妖灵等。以技能交互触发部分灵属性机关后,玩家还能够解锁隐藏的秘境或宝箱,以获取资源奖励。

正是通过一系列围绕「灵性」的玩法包装,《仙剑世界》成功找到了自身开放世界的特色与差异化,也将《仙剑》系列世界观与开放式玩法紧密地捏合到了一起,还原出了一个“仙剑味”足够的大世界。目前看来,当这套框架被填充进足够内容之后,最终或许将形成有别于任何一款《仙剑》作品,“独此一家”的核心体验。
03
开放世界赛道又多一个“高手”
在已经公布的一众「开放世界」产品当中,《仙剑世界》的定位显得相当特殊。
像是在风格方面,仙侠设定既避开了《原神》、《鸣潮》、《幻塔》等产品所在的二次元赛道,和《燕云十六声》、《逆水寒》等「江湖」相比,又各自有着不同的世界观与内核。加上《仙剑》作为经典IP在玩家群体当中的极高知名度,《仙剑世界》切入品类的时间点,可以说恰如其分。
尽管由于首测原因,《仙剑世界》目前还存在不少需要打磨的细节,例如人物建模、战斗设计、以及较为明显的优化问题等。但就目前来看,游戏已经显示出了不错的「底子」。加上中手游此前公布将接入“文心一言”AI模型、以及打造“仙剑元宇宙”等计划,这款作品的全貌,或许还远没有向外界展示出来。
与此同时,从中手游发布的年度财报当中也能看到,对于《仙剑》IP的未来发展,他们也已经有了一套完整的长线计划。除了《仙剑世界》之外,与腾讯视频、爱奇艺等平台合作的剧版《仙剑3》、《仙剑5前传》均已确认筹拍,动漫版《仙剑四》也预计将在年内正式上映。

加上周边商品、实体小说、线下景区等开发计划,中手游显然希望在游戏本体之外,为《仙剑》IP挖掘出更多的商业价值与传播途径。当一系列布局逐渐落地,所形成的集聚效应又有望反哺到《仙剑世界》,提供更坚实的热度支撑。由此看来,已经相当热闹的开放世界赛道,或许又将有一个“高手”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