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
在中国历史上,由于不断的发生政权更替,战乱频繁,因此著名的大战役数不胜数。其中又以以少胜多的战役最能让人记忆深刻。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数不胜数,这些战役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军事战略与英勇勇气的结晶。下面就来盘点一下几个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战役。

1、巨鹿之战(双方兵力8:1)
公元前208年,秦将章邯打败并杀死楚地反秦义军首领项梁后,渡过黄河与前来增援的20万王离军队进行汇合,一起攻打赵国,并大败赵军,赵王逃到巨鹿城,秦军随即包围了巨鹿城。楚怀王命项羽为次奖,亚父范增为末将,率领5万大军北上,以解巨鹿之困。项羽率军渡过黄河后,命令全军将船只凿沉,砸坏做饭的工具,只带维持3日的粮草,以示不胜则死的决心,最终经过几次的激烈战斗,打退了章邯,活捉了王离。破釜沉舟这一成语也是出自巨鹿之战。

2、官渡之战(双方兵力5:1)
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3、昆阳之战(双方兵力25:1)
公元23年,王莽集结42万大军扑向昆阳和宛城一线,力图一举扑灭新生的更始政权。当时昆阳城中的汉军不足一万人,敌我实力悬殊十分明显,于是刘秀便率领13人趁夜出城寻求支援。新军数次攻城,却被城中的汉军一次又一次的打退,占绝对优势的新军也无可奈何,虽经反复攻城,昆阳城仍屹立不动,而在此时,刘秀又率领驰援过来的绿林军杀入新军阵中,冲垮新军的中坚力量,又斩杀领军王寻,新军各部队失去了指挥中枢,立即混乱,弃阵而逃。
昆阳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之一,它决定了未来中原王朝的国运兴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