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c副c的判定
2023/09/25963 浏览综合
定义本来就是主观的,我只在此阐述我认为最合理的解释。
首先为什么我们要分出个主副的说法呢,根本原因是出手次数的限制,每回合七(八)张牌,只能选择三(四)张打出,这使我们必须决定角色技能的优先级。
那么,一只队伍的最优配置(输出最大化),是什么?我们只讨论常规三人队,那么不考虑速通情况奶是必须的,还有两个位置有两种情况,①主c+主c ②主c+副c,而比较二者的方式也很简单,相同回合数哪个伤害高就选哪个。
举两个例子,①百夫长+二塑以下鬃毛,典型的主c+副c阵容,因为大叔占用出手次数刷出大招比不过自己贴buff百夫长输出。②百夫长+二塑以上鬃毛,灵活的阵容,可选择出牌分配,如果目标是8t结束战斗,可以前四回合鬃毛只贴buff,百夫长输出,第五回合大叔攒出大招,678t三连大;如果想进一步压缩回合数,那么就要考虑提前分配给鬃毛点数;如果极限速通情况下,那么一切以大叔为核心。
可见相同的角色可能演变出不同的阵容,因此我们不能给一位角色决定ta的定位,而是应该规定一个定位需要做到什么,应该满足怎样的条件,最后用角色进行对照。那么,我主观地发表我的看法。
主c满足的条件:
①优先出手,伤害效率高,占用大半资源打出比队伍其他人更高输出
②队伍以其为核心决定战斗节奏,一切卡牌为ta服务,其它角色的牌只能插在间隙随机出。
副c满足的条件:
①只需少量出手次数就能提供超额收益,比如强力buff或高输出效率
②除buff牌外的其它牌出手限制少,可随时打出
最后,所谓的主副c对比,无非是比一个比较优势(即收益与成本的比率),角色池不深时,buff类副c的性价比很高,比较优势大;角色池深了以后,比较优势不再有意义,应该考虑绝对收益,灵活选择阵容以针对不同关卡,不是简单的一个定位能概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