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交响乐现场响起,「原神,启动!」

修改于2023/10/021.6 万浏览综合
TapTap
上海浦东江畔的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简称“梅奔”,这里是《原神》三年来首场线下交响音乐会演出的场地。
TapTap
这是一场《原神》玩家等待了太久的音乐会,早在2021年,米哈游就筹划举办线下交响音乐会,然而由于种种客观原因,直到两年多之后,我们才终于等到了这场演出。门票在发售的一瞬间就被抢购一空,上海站特地选择了最多能容纳1.8万人的梅奔作为演出场地,然而仍然是一票难求。今天能走进这里的,都是百里挑一的幸运儿。
TapTap
在演出开始前,我早早来到了梅奔前的广场上,虽然距离演出开始还有4个小时的时间,但已经有不少玩家聚集在这里。有玩家打开自己的旅行箱,兴奋地和旁边的人交换着谷子(周边),有玩家在到处找Coser合影,也有玩家静静地坐在广场的椅子上吹着江风乘凉。
在演出开始前,我想和他们聊聊对于音乐会的期待,还有他们的故事。
玩家对于《原神》各种活动现场的超高还原度Coser大概已经不觉得惊讶,但在一众Coser中,这位cos瑶瑶的小姑娘还是吸引了全场的目光。
TapTap
这位妈妈说,她和孩子的爸爸都是《原神》玩家,但是和只喜欢游戏,对线下活动不太感兴趣的爸爸不同,妈妈不仅买了一堆游戏周边,各种线下活动也几乎是一场不落,今年的原神FES,她也去了现场。
我好奇地问道:“是小朋友自己喜欢瑶瑶这个角色,还是你们先让她出这个cos呀?”
“她名字就叫瑶瑶”,妈妈说道,“我们玩游戏的时候有时她也会看,她很喜欢瑶瑶这个角色”。这时瑶瑶向我展示了她背包里的“瑶瑶”挂件。
TapTap
“那你们会让孩子也玩游戏吗?”
妈妈说“孩子年纪还小,为了让孩子养成好习惯,我们会严格控制孩子玩游戏和看动画的时间”。
今天的演出只有妈妈会进场观看,由于孩子年纪还小,妈妈晚上看演出的时候,爸爸就承担起了带孩子的任务。演出当天正是中秋节,从一家人脸上的笑容来看,演出开始前这场特别的家人团聚,应该会给他们留下难忘的记忆。
这天我采访了二十多位玩家,不出意料地,除了上海本地的观众,还有来自五湖四海的玩家,江苏、山东、广东,甚至还有人从加拿大专程赶回国内观看演出。虽然每个人的情况都大不相同,但我还是找到了一个共同点:
90%以上的玩家是第一次观看交响音乐会线下演出。
在被问到今晚最期待的曲目时,有不少玩家表示没仔细看过今晚的曲目单,只是大概知道会有四个国家的音乐。在被问到对于交响乐有什么想象时,大家的回答通常也只是“感觉应该很厉害”“很专业”这样的程度。
他们来到这里的原因很简单,他们喜欢《原神》,喜欢《原神》的音乐。对于交响乐听起来是什么样子,他们并没有那么明确的期待和要求。
当然也有例外。
TapTap
除了cos造型十分专业,游戏里优菈也抽到了满命之外,这位玩家还有个隐藏的身份——交响乐团的低音号手。
与普通观众不同,作为乐团成员也有更专业的欣赏角度:“今晚演出曲目的总谱我都有,到时候就是看着总谱听”。
由于梅奔更多是作为演唱会场地来使用,关于交响乐演出在梅奔的声音效果问题,《原神》官方也在公告中有过专门的说明,表示“寻求了国内非常专业的技术团队来为现场提供相应支持”。在被问到是否会担心演出的声音效果时,这位玩家表示“会有一些担心,但是只要能听原宝的音乐就好”。
其实采访每位玩家时我都问了一个没什么用的问题:“你买到票了吗?”
但是这个本来没什么悬念的提问还是得到了意料之外的回答:“没买到”。
TapTap
这位cos魈的玩家并没有抢到演出的门票,在被问道没有票还是来到现场的原因时,他表示“虽然没抢到票,但还是想来,想和大家一起感受一下这种氛围”。在我今天采访的玩家里,他是唯一一位没抢到票的,但是在广场上的玩家里,他应该不是唯一的一个。
在我结束了演出前的采访,准备进场前,我又看到了他,在和那位cos瑶瑶的瑶瑶小朋友合影。
TapTap
TapTap
采访结束后,我的身份从记者切换回了观众。我的位置在梅奔的5层侧面看台,也就是俗称的“山顶位”。
但是对于交响乐演出来说,这样的位置倒是并不会太影响体验,毕竟大屏幕才是重点,台上的乐手看不看得清其实不重要。
TapTap
在等候演出开始的时候,原本大家只是发出叽叽喳喳的闲聊声,突然对面的看台有人大喊了一声:
“原~神~!”
附近看台的观众像是彩排过一样,非常默契地接上了下一句:
“启~动~!”
开了这个头之后,会场里像是开启了某个开关一样,只要你放下羞耻心大喊一声“原神”,就会得到异口同声的“启动”回应。
当全场差不多都“启动”过一轮之后,新的整活开始了。
在我左手边看台有一位勇士用全场都听得见的音量大喊了一声“我是雷电将军的狗!”,迎接他的是热烈的掌声和整齐的叫好声:“好!”。
每一位观众的座位上都有一个周边礼包,其中就有一根音乐会上不常见的荧光棒。这次的荧光棒也非常与时俱进地加入了场控的功能,由现场工作人员统一控制荧光棒的开关和颜色切换。
会场的氛围和其他的交响音乐会不太一样。
当全场的荧光棒统一亮起,而你就是其中的一员,环顾偌大的会场,你知道坐着的都是和你一样喜欢同一款游戏的玩家,会场很安静,但你可以感觉到一种躁动,所有人都在等待场地中央的乐队弹出第一个音符......
TapTap
随着7点终于到来,熟悉的游戏登陆旋律突然响起,会场登时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欢呼声。
TapTap
这也是一般交响音乐会中没有的场景。这样欢呼在迪卢克、可莉、琴、魈......出现的时候,也会同样响起。屏幕上是角色们的经典镜头,四方之风、听书人、深夜酒馆的邂逅、噩梦轮番上阵,观众们屏息凝听;在演奏间歇则会上演定番,“我是xxx的狗!”以及“森林书,我恨你!”然后引起心有戚戚焉的热烈响应。
璃月的曲目编排让人印象尤为深刻,若陀龙王的战斗曲「岩壑之崩」、钟离的PV曲「尘世闲游」燃炸全场之后,海灯节的BGM「璃月」奏响,当屏幕上烟花绽放之时,心中仿佛有一阵暖流,眼角也控制不住开始湿润。正当大家沉浸在回忆海灯节的氛围中时,「神女劈观」的旋律响起,聚光灯下,国家一级演员杨扬登场,欢呼声也达到了顶峰。
TapTap
这样的感觉很好,这里的氛围很好。这一切都让人感受到,对这里的观众来说,这不仅仅是一场音乐会,可能更是玩家们的线下狂欢。
我的邻座是两个人结伴而来。其中一位明显是资深的原神玩家,另一个似乎只是来陪朋友,对游戏的了解并不多。每当屏幕上有角色出场时,那位玩家都会激动地向朋友说明“这是游戏里的一个反派”“那是烟花店老板的女儿!”有时候朋友也会询问一些问题,然后得到细细的讲解。直到推进到尾声的时候,我才无意得知——原来这两位其实是母女。女儿带着母亲来看自己喜欢的游戏的音乐会,每当全场喧闹,女儿跟着一起欢呼时,母亲便静静听着场内和女儿的热情的声音。临近散场时,我听到她告诉女儿,“挺好的,挺好的。只要不影响学习就好。”
我想她可能到音乐会最后都没有弄懂“雷电影”“散兵”是什么,但并不影响她通过音乐了解到还有原神这么一款游戏,以及走进女儿的世界中。我的同伴则开心地告诉我,“太棒了,我想过几天去听听别的交响音乐会试试!”
最后的安可环节,惊喜接连登场,先是两首曲目表中没有的枫丹地区音乐,最后,《原神》开服前的剧情短片「我们终将重逢」则是只有老玩家才懂的惊喜,陪伴着《原神》走过三年的玩家们,又回想起了最初的相遇。
TapTap
由于散场的人流实在是有点恐怖,我决定晚点再去搭地铁,在广场上再找几个观众聊聊看完的感想。
关于演出前官方说的“梅奔场的声音表现仍会与剧院或音乐厅有所差异”这一点,我向遇到的每一个人抛出了“今天的声音和整体效果满意吗?”的提问。
第一次听交响乐演出的玩家清一色给出了“满意”的回答。而有交响乐观赏经验的观众觉得“有一些差异,但是整体的体验OK”。梅奔的客观条件决定了没办法完美还原专业音乐厅的听觉体验,但是和观众的交谈中,我发现大家更在意的是整体的氛围,考虑到音乐厅能容纳的人数实在是有限,目前的选择也许确实是能让更多玩家有机会来到现场的方式了。
TapTap
而在被问到“今天演出记忆最深刻的瞬间”时,我原以为大家的答案会是自己喜欢的角色的PV音乐,出乎我意料地,大多数人竟然给出了同样的答案:“稻妻战斗音乐演奏时的烟雾效果”。
在稻妻的战斗音乐响起的时候,舞台上升起了烟雾,最开始大家还不知道烟雾的作用,直到几束激光射出来,全场响起了一片惊呼声。
TapTap
在后方大屏幕播放的闪电映衬下,观众仿佛置身稻妻的雷雨之中。
也许只有梅奔这样的场馆才能实现如此炫酷的舞台效果,正如前文所说,这场梅奔的《原神》交响音乐会,更像是交响乐和演唱会的结合。
有荧光棒、有观众的欢呼、有传统音乐厅很难实现的舞台效果。这样“非传统”的交响乐体验,观众的体验如何呢?我问过的每一位观众,都给出了肯定的答案:他们喜欢这样的体验。“如果不影响乐团演奏的话,这些互动挺好玩的”。
TapTap
不过确实偶尔也有在乐队演奏过程中大声欢呼的情况,考虑到大部分观众并没有观看交响乐演出的经验,对于梅奔这样的场馆可以做哪些事,不能做哪些事,观众和乐队的角度肯定也会有不同的感受,观众觉得OK的行为,是否会影响乐队的演出,需要官方更明确的指引。考虑到这样的演出形式对于所有人来说都还不熟悉,这些规范也要慢慢去优化。
而关于“觉得值回票价了吗?下次《原神》的交响乐演出还会来吗?”这样的问题,观众们也给出了100%的肯定答案。
在准备离开时,我看到了一对感觉不太像玩家的夫妇,在聊了几句之后,得知原来他们是陪女儿来的。他们16岁的女儿来听音乐会,他们不放心孩子的安全,就送女儿过来,并且在场外等待演出结束。
“国庆假期嘛,孩子喜欢这个游戏,就让她来放松一下。”
TapTap
其实在正式演出的前一天,我非常幸运的得到了采访本次《原神》交响音乐会的音乐总监安栋老师的机会。
通过和他的对话,可以了解从专业音乐人的角度,是如何看待《原神》的音乐以及这次的线下交响乐演出。
安栋老师是上海音乐学院教授,曾负责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作曲,也是《原神》多位核心音乐创作人员学生时代的导师。2020年的时候,《原神》的第一批原声音乐就由安栋老师监制,对于《原神》的音乐,他有非常深刻的理解。
TapTap
安栋老师在游戏音乐领域有相当丰富的经验,所以我向他抛出了这个问题:《原神》的音乐会有什么特别之处?
首先是《原神》音乐本身适合交响乐演出“《原神》是比较少见的,有大量完整的器乐音乐创作作品的游戏,意味着它本身这个游戏就有大量长段的完整的音乐,而不像是其他游戏里通常音乐都是比较短的片段。它有很多的严肃音乐、高雅音乐、中国民族音乐和交响乐的属性,所以使它在音乐上很合理,其他游戏的音乐要开一场纯音乐的音乐会,就要对音乐做大量的修改。”
不仅如此,安栋老师还用这样一个词来描述《原神》音乐的特点:原创性。
与字面意义的“原创”不同,他是这样定义“原创性”的:
“在中国的顶级游戏里,更多还是用外包团队甚至国外的团队来进行原声音乐制作,而《原神》是比较少见的不仅由国内音乐人组成核心团队,而且有自己固定作曲团队的游戏。这样的结果就是《原神》的音乐有很强的统一性。”
TapTap
另外则是《原神》的音乐已经慢慢具有一种独立属性,有很多游戏的原声音乐更多是游戏本身的附属,但是玩家对于《原神》的音乐本身有很强的认同感,这是比较特别的。
“《原神》的音乐在追求一种文化表达,以前我们会觉得歌曲里出现了琵琶、二胡,这个就是文化表达,这种思路现在已经有些过时了,这只是单纯的使用民乐而已。《原神》可以把日本的乐器、印度的乐器、中国的乐器,都融入自己的音乐风格中,而且有高度的统一性。它的表达有和传统印度音乐不一样的地方,但也有印度音乐的特点,最后融合成自己的东西。无论是民乐也好、西洋乐也好,经过融合学习后赋予一个新精神的表达,也就是我们说的既有自身的特色,又有民乐元素的“世界风”音乐。”
TapTap
而对于《原神》举办交响音乐会的意义,安栋老师也有更切身的体会。
在他音乐厅担任音乐总监的时候,看到台下的观众就会担心,怎么观众越来越多白发苍苍的人。让年轻人走进音乐厅是一件很难的事,《原神》是一个很好的载体,通过它让年轻观众来感受中国文化,产生兴趣,这是一个很难得的机会。
“通过这样的音乐,让玩家也了解了音乐本身的品性和规格,让玩家痴迷于此,这是一种很好的音乐教育。就像好电影让更多观众走进电影院一样,高质量的游戏音乐也会让去了解交响乐、欣赏交响乐。”
TapTap
《神女劈观》这首去年出圈的作品,在这次交响音乐会现场也有演出,安栋老师对于这首作品给出了一个让我很意外的评语:“蛮酷的”。
“说《神女劈观》很酷,是因为它里面有金属、摇滚乐的元素。不是为了唱京剧而唱京剧,而是因为要用这个音色、用这个表达。《原神》的音乐以交响乐为基础,把流行音乐、摇滚乐、甚至是电子乐等多元化的风格,巧妙地融合,这是它厉害的地方。”
TapTap
在写这篇稿子的时候,我不断在回忆音乐会的每一个细节。
作为观众,如果你问我《原神》交响音乐会印象最深刻的瞬间是哪一个,我会觉得是听到《璃月》这首曲子,也就是海灯节「汇成明霄」过场动画BGM的时候。
TapTap
我仍然记得在2021年的时候,春节也是在远离家乡的上海度过,没有挤在客厅里的七大姑八大姨,也没有喧嚣的鞭炮声,我坐在电脑前安安静静地玩着《原神》,海灯节的任务并没有那么有趣,在完成最后的主线的时候,也没有什么期待,就是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汇成明霄」的CG出现在我面前。
TapTap
那个瞬间是在外打工多年以来,最有“年味”的一刻。
《原神》那些拗口的版本名我总是记不得,但是那年春节的1.3版本,我还清楚的记得是叫「明霄升海平」。
在交响音乐会的现场听到这首曲子的时候,我还能记起2021年的那个春节,和当时的感动。
在《璃月》这首曲子演奏完的时候,现场响起了“新年好”的喊声,在中秋节听到这句话有一种错位的荒诞感,但是我不禁想象,如果真的能在春节和大家一起看这样一场音乐会,在零点的那一刻迎来《璃月》这首曲子的高潮,和大家一起喊一声“新年好”,会是多么美好的回忆。
也许在听到某一首曲子的时候,你的脑海里也会浮现出一段清晰而感动的记忆。在现场响起那段你喜欢的角色的专属旋律时,你和他们一起欢呼,一起鼓掌。
音乐,就是这样可以连接过去与现在的东西,也是可以在现场连接超过1万人的东西。
文|斯内克
TapTap
244
98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