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测后又藏了1年,网易这款“神秘新作”要在日本发起二次挑战
2023/10/10300 浏览综合
文 / 手游那点事 willow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每次谈起游戏行业的AR大类,常常只用一句“《Pokemon Go》以及其他”,就可以简单概括这条价值百亿的游戏赛道。
没办法,自游戏在2016年推出以来,《Pokemon Go》就一直稳坐赛道的头把交椅,即使后来推出的《勇者斗恶龙Walk》曾在日本地区迅速崛起,但从全球市场的视角出发,《Pokemon Go》依旧是那个唯一的王者。
正当我以为已经没有厂商再敢涉足这条赛道时,由网易研发的AR游戏《阴阳百鬼物语》(以下简称百鬼物语)却在今日(10月10日)发布一则内测招募,并选择在《Pokemon Go》扎根7年的日本地区进行测试。

需要注意的是,《百鬼物语》并不是一款彻彻底底的新作。早在去年年中,游戏就已经在日本地区开展首次曝光测试,只不过当时游戏的宣发颇为低调,难以被国内市场感知。
如今,在经历长达一年的潜修过后,《百鬼物语》再度向AR赛道发起挑战。但有一个无法绕开的问题是,面对上线七年仍保持健康营收的《Pokemon Go》,网易这款神秘的AR游戏到底路在何方?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得探一探这款游戏的成色。
01
继承阴阳师IP
网易在AR领域到底能不能打?
根据此前《百鬼物语》一测呈现的内容来看,游戏继承了《阴阳师》的诸多要素,并根据AR和LBS(位置信息)技术设计出众多有趣的玩法。
例如在游戏设定中,人们所居住的城镇突然变成妖怪遍地的世界,而玩家则需要在现实世界进行对应方向的移动,借助手机的LBS系统操控《百鬼物语》中的角色,以此前往周边地区与妖怪进行搏斗。

从游戏的实际画面就不难看出,《百鬼物语》对《阴阳师》的美术风格和游戏设定进行了高度还原:无论是游戏对茨木童子、大天狗等经典角色的复现,还是SSR稀有度、晴明头像等相似的UI设计,无不说明《百鬼物语》沿用了“日式妖怪”的题材设计,希望借此快速在日本打开市场。

来到游戏的核心玩法方面,《百鬼物语》在战斗上采用了与《阴阳师》相近的设计,既保留了式神的技能特性,也还原了强调出手顺序的回合制玩法。但由于游戏有着跟《阴阳师》截然不同的竖屏体验,以及《百鬼物语》面向AR群体的用户特性,项目组对游戏的诸多系统做出了不少迭新。
例如游戏的战斗玩法,《百鬼物语》行动已不再消耗或积攒鬼火(《阴阳师》战斗所需的行动资源),转而使用市面上更加普遍的技能冷却用于机制替换。

值得一提的是,《百鬼物语》还在回合制的玩法基础上加入了连携系统,只要在游戏中触发对应的技能条件,玩家就能让四位式神使出威力巨大的连携技能,这样的设计也有利于丰富玩家的阵容搭配,从而增加游戏的可玩性。

此外,《百鬼物语》还加入了玩家更容易理解的属性相克系统,现在我们可以根据敌人已知的属性弱点,去搭配出四人一组的特化妖怪小队,快速清空地图上的妖怪单位。

而在战斗玩法之外,网易也针对AR用户相对轻度的特性,对《百鬼物语》的养成系统做出不少减法。
例如在《百鬼物语》中,我们不用像《阴阳师》一样刷取随机位置的六大御魂,只需要在对应的副本获取武器、躯干、头部、饰品这四个位置的装备即可。

总的来说,作为一款主打AR玩法的RRG游戏而言,《百鬼物语》无论从玩法美术还是IP热度都足以来到赛道前列,可如果要将其拔高到《Pokemon Go》以及《勇者斗恶龙Walk》的顶尖水平,《百鬼物语》未来要走的路显然还很长。
但对于网易和《百鬼物语》而言,IP和产品的问题还算不上特别关键,因为更致命的问题在于——日本AR市场的存量可能已经不够了。
02
是时机未到?
还是存量不足?
我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这么一则新闻:在今年6月30日,《Pokemon Go》的开发商Niantic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结构调整,其中包括裁员230人、关闭洛杉矶工作室,停运《NBA世界》(NBA All-World),并取消漫威IP衍生手游《漫威英雄世界》(Marvel: World of Heroes)的开发。

对于这项决定,Niantic创始人兼CEO约翰·汉克提到,自从《Pokemon Go》2016年发布以来,AR游戏市场变得越来越拥挤,从玩家留存率、长期活跃度和产品营收等指标来看,公司旗下数款游戏都未能达到内部目标。
而在过去几年,Niantic开发的数款AR游戏都未能复制《Pokemon Go》的成功,说实话这其实是一个相当奇怪的现象,毕竟纵观整个AR赛道,能够在全球范围取得成功的仅仅只有《Pokemon Go》这一款产品,按理来说市场存量应该还剩余不少才对。
可惜事实却恰恰相反。
根据海外数据机构Omdia在2022年发布的数据显示,AR游戏市场的营收增长早已停滞不前:例如2021年AR游戏产业已经出现相当程度的负增长,而2022年也预计出现20%的下滑,整体营收将滑落至2019年的水平。
在这样的背景下,既然AR游戏市场已经在全球范围出现萎缩,那么在竞争更加惨烈的日本地区,《百鬼物语》突围之路只怕并不轻松。
背后的原因其实非常简单,因为日本AR市场除了《Pokemon Go》《勇者斗恶龙Walk》这两款长盛不衰的头部产品之外,已经有另一款新生代产品接过日本AR市场的营收巨鼎。

如果我们现在翻开日本地区的iOS畅销榜(笔者记录于10月10日),就不难发现TOP30以内共有3款AR游戏,它们分别是排名第12的《Pokemon Go》、排名第21的《勇者斗恶龙Walk》、以及排名第5的《Monster Hunter Now》。
而《Monster Hunter Now》,正是Niantic在日本地区继《Pokemon Go》之后推出的新一代AR爆款。

(Monster Hunter Now)
根据第三方数据显示,今年9月14日上线的《Monster Hunter Now》在日本市场的首周下载量超过100万次,创造了约4000万日元的首周收入,峰值日流水达1000万元。
需要注意的是,自从游戏在9月24日iOS畅销登顶之后,《Monster Hunter Now》就未曾跌下畅销前6。

面对如此激烈的市场战况,对于仅仅只是开启第二次测试的《阴阳百鬼物语》而言,未来的破局之路可以说是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