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萨克·牛顿
修改于2023/10/2076 浏览日常分享
艾萨克·牛顿(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爵士,英国皇家学会会长,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数学家,百科全书式的“全才”,著有《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光学》。
他在1687年发表的论文《自然定律》里,对万有引力和三大运动定律进行了描述。这些描述奠定了此后三个世纪里物理世界的科学观点,并成为了现代工程学的基础。他通过论证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与他的引力理论间的一致性,展示了地面物体与天体的运动都遵循着相同的自然定律;为太阳中心说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并推动了科学革命。
在力学上,牛顿阐明了动量和角动量守恒的原理,提出牛顿运动定律。在光学上,他发明了反射望远镜,并基于对三棱镜将白光发散成可见光谱的观察,发展出了颜色理论。他还系统地表述了冷却定律,并研究了音速。
在数学上,牛顿与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分享了发展出微积分学的荣誉。他也证明了广义二项式定理,提出了“牛顿法”以趋近函数的零点,并为幂级数的研究做出了贡献。
在经济学上,牛顿提出金本位制度。
对牛顿最大的误解
牛顿出生在清教徒环境中,一出生就是基督徒(上学之后的宗教环境是英国国教)。牛顿生活的年代社会宗教氛围浓厚,科学范式还没有成型。当时神学中研究自然规律的部分称为自然神学或者自然哲学,牛顿的科学研究属于自然哲学,在当时算是神学的一部分,这么算来他一辈子都在研究神学。牛顿主要的物理、数学成果基本来自于1665年夏天到1667年春天在老家躲避瘟疫期间的工作,然后三十岁不到就开始主要研究圣经和炼金术,而并不是像网上某些人盛传的那样“年轻时研究科学,晚年转向神学”。
牛顿在神学上最大的特色是否定三位一体。简而言之,牛顿是个虔诚而坚定的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