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刘备

2023/10/257 浏览日常分享
汉昭烈帝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大树楼桑村)[130]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2](221年5月15日[97]—223年6月10日[41]在位)、政治家。
史家多称其为先主。
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因为自身实力有限,刘备在东汉末年诸侯混战过程中屡遭失败[6][12][16],先后依附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等多个诸侯。但因其始终坚持以德服人的行为准则,受到了四方名士的尊敬,陶谦、刘表表态放弃让自己的儿子继承基业,而是选择将自己的领地徐州、荆州让给刘备统领。[10][21]
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刘备于赤壁之战后,先后拿下荆州、益州,建立了蜀汉政权。而后因为关羽被东吴所害,刘备不听群臣劝阻,执意发动对吴国的战争,结果兵败夷陵,最终于章武三年(223年)病逝于白帝城,终年六十三岁,谥号昭烈皇帝,葬于惠陵[134]。蜀汉政权没有给刘备奉上庙号,[199]《晋书·王弥传[1]》称其庙号为烈祖[1]。
刘备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其临死前举国托付给诸葛亮的行为被陈寿称赞为“古今之盛轨”[2],后世众多文艺作品以刘备为主角。
成都武侯祠有汉昭烈庙为之纪念。
蜀汉221年-263年刘备开国皇帝查看蜀汉帝王族谱
刘备汉昭烈帝
刘禅孝怀帝
人物关系
共36个词条
更多
糜夫人妻子
孙夫人妻子
甘夫人妻子
穆皇后妻子
相关视频更多
5.4万播放|07:25草鞋贩子创业记——刘备
直男文史课1万点赞
30.7万播放|01:31刘邦和刘备的关系
秒懂百科硬核
28播放|04:50刘备可以舍弃老婆孩子,却始终没有丢下过百姓
彧彧说剧
1.7万播放|02:44刘备一生错过的5位顶尖人才
秒懂百科硬核
20.2万播放|00:56刘备的帝号是什么?
老王撩历史
14.9万播放|15:07刘备有四个儿子,为何最后却选择了懦弱的刘禅做继承人?
妖火历史观
1310播放|03:59那些年,黑过刘备的理由,你信过哪个?
混知6万点赞
5514播放|13:04南北朝的开创者刘裕,为啥被称作翻版刘备?这两人到底有多相似?
妖火历史观
1.4万播放|13:23为什么曹操会认为刘备是当时的大英雄
西部文旅6千点赞
395播放|07:34攻取长沙后,刘备为何奋力救下魏延?25年后,孔明才发现刘备高明
强哥wxg
查看更多
相关星图
刘备参与指挥的战役共11个词条
6.6万阅读
赤壁之战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也是继阖闾破楚之后的又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曹操率军二十万众顺江而下。孙权命周瑜、程普为左右督,鲁肃为赞军校尉。周瑜率精军三万沿江上至夏口,联合屯驻樊口的刘备军一起溯长江西进,与曹军相遇在赤壁。此时曹军众多士卒已染疾病,初次交战,曹军败退,暂驻军于乌林地带,周瑜等人在南岸,双方隔江对峙。周瑜利用曹操的骄傲轻敌,纳部将黄盖之议采用火攻,设计诈降,命其率小战船十艘,上装柴草,灌以膏油,假称投降,向北岸而进,至离曹营二里之处时,各船一齐点火,然后借助风势,直向曹军冲去,曹军大败,舟船被烧,延及岸上曹营而伤亡惨重,曹操又下令将剩余的曹军舟船都予以烧毁,然后撤退,又因为士卒饥疫而死者大半。赤壁之战中,孙权、刘备在强敌进逼关头结盟对敌,扬水战之长,巧用火攻,创造了中国军事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此战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夷陵之战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猇亭[Xiāotíng],古地名,在今湖北宜都北),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也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章武元年(221年)七月,刘备挥兵攻打东吴孙权,气势强劲。孙权求和不成后,一面向曹魏称臣,一面任命陆逊为总指挥率军应战。陆逊与刘备相持七八个月后,最终于夷陵一带打败蜀汉军。夷陵之战的惨败,是蜀汉继关羽失荆州后又一次实力大损。
汉中之战汉中之战是汉末三国时期,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的战争。此战由刘备从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发起,至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五月结束,战争持续近两年之久。交战双方主帅分别为刘备、曹操。刘备方参战将领主要有张飞、马超、赵云、黄忠、法正、黄权等,曹操方参战将领主要有夏侯渊、曹休、曹真、曹洪、张郃、徐晃、郭淮等。此战刘备占据汉中,领土得到扩张,进而称王。查看更多
饰演过刘备的男明星共15个词条
2.8万阅读
王伯昭2017年《军师联盟》
严宽2016年《武神赵子龙》
李国麟2011年《回到三国》查看更多
成语典故《三顾茅庐》中的人物共4个词条
6.6万阅读
刘备汉昭烈帝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大树楼桑村)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221年5月15日—223年6月10日在位)、政治家。史家多称其为先主。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因为自身实力有限,刘备在东汉末年诸侯混战过程中屡遭失败,先后依附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等多个诸侯。但因其始终坚持以德服人的行为准则,受到了四方名士的尊敬,陶谦、刘表表态放弃让自己的儿子继承基业,而是选择将自己的领地徐州、荆州让给刘备统领。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刘备于赤壁之战后,先后拿下荆州、益州,建立了蜀汉政权。而后因为关羽被东吴所害,刘备不听群臣劝阻,执意发动对吴国的战争,结果兵败夷陵,最终于章武三年(223年)病逝于白帝城,终年六十三岁,谥号昭烈皇帝,葬于惠陵。蜀汉政权没有给刘备奉上庙号,《晋书·王弥传》称其庙号为烈祖。刘备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其临死前举国托付给诸葛亮的行为被陈寿称赞为“古今之盛轨”,后世众多文艺作品以刘备为主角。成都武侯祠有汉昭烈庙为之纪念。
诸葛亮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诸葛亮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隆中隐居。刘备依附荆州刘表时三顾茅庐,诸葛亮向刘备提出占据荆州、益州,联合孙权共同对抗曹操的隆中对,刘备根据诸葛亮的策略,成功占领荆州、益州之地,与孙权、曹操形成三足鼎立之势。章武元年(221年),刘备称帝,任命诸葛亮为丞相。刘备伐吴于夷陵之战失败后,刘备于永安托孤于诸葛亮。刘禅继位后,封诸葛亮为武乡侯,领益州牧。诸葛亮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政策,加强战备。前后五次北伐中原,但未能实现兴复汉室的目标。终因积劳成疾,于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境内),享年五十四岁。后主刘禅追谥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尊称。东晋桓温追封为“武兴王”。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作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概述图片来源:中华英烈祠。
关羽关羽(?—220年),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郡解县(今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解州镇)人。东汉末年名将。爱好《左传》,因事亡命涿郡。跟从刘备起兵,镇压黄巾起义。刘备夺取徐州后,行下邳太守。建安五年(200年),曹操东征刘备,关羽兵败被俘,暂时投靠曹操。参加官渡之战,诛杀颜良,解白马之围,受封汉寿亭侯。得知刘备下落后,前往投奔,依附荆州牧刘表。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取得荆州后,随刘备进驻夏口。赤壁之战后,参与攻取江南诸郡,授荡寇将军、襄阳太守。刘备平定益州后,都督荆州诸军事。建安二十年(215年),驱逐孙权所置的长沙、零陵、桂阳三郡长官。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称王后,拜前将军,围攻樊城,水淹于禁统帅的七军,斩杀敌将庞德,威震华夏。面对名将徐晃的进攻以及孙权的偷袭,败走麦城(今湖北当阳县),同年十二月遇害于临沮。蜀汉后主刘禅景耀三年(260年),追谥为壮缪侯。关羽善待士兵而轻视士大夫,以忠义见称于后世。去世之后,民间尊为“关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朝雍正时期,尊为“武圣”,与“文圣”孔子地位等同。小说《三国演义》中,名列“五虎上将”之首,使用青龙偃月刀。毛宗岗称其为《演义》“三绝”中的“义绝”。在宗教文化方面,儒家尊为文衡帝君,佛教尊为“护法伽蓝菩萨”、盖天古佛,道教尊为“协天大帝”、“翔汉天神”等。(概述内图片来源:)查看更多
东汉末年割据群雄共23个词条
15.0万阅读
公孙度占据:辽东
刘虞占据:幽州
公孙瓒占据:幽州查看更多
历史事件—赤壁之战相关人物共22个词条
17.7万阅读
周瑜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庐江郡舒县(今安徽省庐江县)人,一说今安徽省舒城县人,东汉末年军事家、政治家、谋略家、东吴名将。洛阳令周异之子,从祖周景、从父周忠,都官至太尉,位列三公。周瑜身材高大,容貌俊美精音律,当时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周瑜出身庐江周氏,少与孙策交好,兴平二年(195年),助孙策于曲阿之战中击败刘繇。建安三年(198年)起,随孙策平定江东。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将兵赴丧,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建安七年(202年),曹操责权送质,周瑜谏阻纳质,建议孙权占据江南,拥兵观变,确立了割据江东、独立建国的战略方针。建安十三年(208年),曹军兵临江东,周瑜分析曹操兵行四患,力主抗曹,并亲率吴军,以火攻大败曹军于赤壁。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此役奠定了汉末“三分天下”的基础。建安十四年(209年),周瑜又率军于南郡之战中大破曹仁、徐晃联军,成功夺取军事重镇江陵,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建安十五年(210年),提出“取蜀,并张鲁,联马超,再以襄阳为根据地蚕食曹操,北方可图”的战略。在整装取蜀途中病逝于巴丘,年仅三十六岁。周瑜文武兼备,有雄才大略,是东吴势力取得军事成功和割据地位的主要功臣之一。被赞誉为“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
曹操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一说本姓夏侯,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东汉末年权臣,亦是曹魏政权的奠基者。太尉曹嵩之子。曹操少年间任侠放荡,到二十岁时举孝廉为郎,授洛阳北部尉。后任骑都尉,参与镇压黄巾军,调济南相。董卓擅政时,散尽家财,起兵讨董卓。初平三年(192年),据兖州,分化诱降黄巾军三十余万,选取其中精锐组建青州军。建安元年(196年),迎汉献帝至许县,从此用献帝名义发号施令,总揽朝政。在此前后相继击败袁术、陶谦、吕布等势力。建安五年(200年),在官渡之战中大败割据河北的袁绍,随后削平袁尚、袁谭,北击乌桓,统一北方。建安十三年(208年)进位丞相。同年率军南征,收服荆州,但在赤壁之战中败于孙刘联军。建安二十年(215年),取汉中,次年(216年)自魏公进爵魏王。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病死于洛阳,享年六十六岁。曹魏建立后,被追尊为太祖,谥号武皇帝,葬于高陵。曹操用人唯才,抑制豪强,加强集权;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他的诸种举措使统治地区的社会经济得到一定的恢复和发展。对于曹操的功业及其为人,后世评论之多,分歧之大,可谓世所罕见。此外,他知兵法,工书法,擅诗歌。其诗多抒发政治抱负,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开建安文学之风。著有《魏武帝集》,已佚失。今人辑有《曹操集》。(概述图来源)
刘备汉昭烈帝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大树楼桑村)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221年5月15日—223年6月10日在位)、政治家。史家多称其为先主。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因为自身实力有限,刘备在东汉末年诸侯混战过程中屡遭失败,先后依附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等多个诸侯。但因其始终坚持以德服人的行为准则,受到了四方名士的尊敬,陶谦、刘表表态放弃让自己的儿子继承基业,而是选择将自己的领地徐州、荆州让给刘备统领。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刘备于赤壁之战后,先后拿下荆州、益州,建立了蜀汉政权。而后因为关羽被东吴所害,刘备不听群臣劝阻,执意发动对吴国的战争,结果兵败夷陵,最终于章武三年(223年)病逝于白帝城,终年六十三岁,谥号昭烈皇帝,葬于惠陵。蜀汉政权没有给刘备奉上庙号,《晋书·王弥传》称其庙号为烈祖。刘备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其临死前举国托付给诸葛亮的行为被陈寿称赞为“古今之盛轨”,后世众多文艺作品以刘备为主角。成都武侯祠有汉昭烈庙为之纪念。查看更多
《三国志》蜀书中有传的人物共67个词条
21.8万阅读
刘焉刘二牧传
刘璋刘二牧传
刘备先主传查看更多
人物生平
合集刘备人物生平,雄姿杰出的豪勇之士,一问不名却成一代帝王
吉林卫视
32.4万播放|05:59
第1集 刘备投靠刘表:刘备战败投靠远房亲戚,刘表却对他起了戒心共3集早年经历
刘备是汉景帝刘启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155](《典略》称刘备原本是东汉临邑侯国的枝属[3])。
刘备画像刘备的祖父刘雄被举为孝廉,官至东郡范令。刘备的父亲刘弘早亡,少年刘备与母亲以织席贩履为业,生活非常艰苦。刘备家屋舍东南角篱上有一桑树高有五丈余,从远处看上去就好像车盖一样,来往的人都觉得这棵树长得不像凡间之物,认为此家必出贵人。刘备小时候与同宗小孩在树下玩乐,指着桑树说:“我将来一定会乘坐这样的羽葆盖车。”刘备叔父刘子敬说:“你不要乱说话,让我们一家遭灭门之罪。”[4]熹平四年(175年),刘备十五岁时,母亲让他外出行学。刘备与同宗刘德然、辽西人公孙瓒一起拜原九江太守、同郡人卢植为师学习。刘德然的父亲刘元起常常资助刘备,将他和刘德然同等对待。此举招致刘元起妻子的不满,刘元起说:“我们宗族中有这样一个孩子,不是个平常人。”公孙瓒与刘备结交为好友,公孙瓒比刘备年长,刘备将公孙瓒视作兄长。刘备不怎么爱读书,喜欢狗马、音乐、美衣服。身长七尺五寸,两手下垂等到膝盖,能看见自己的耳朵。不爱说话,能善待下人,喜怒不形于色,喜欢结交豪杰,当地豪侠都争着依附刘备。中山大商张世平、苏双等携千金,贩马来到涿郡,见到刘备,于是给其资助,刘备得以用来集结到很多人。[5]
帝国的豪门、阶层和分裂
温伯陵赞177阅读3.7万
三国蜀汉之主刘备真的是一个织席贩履之徒吗?
说三国赞43阅读1万
三国,没遇到刘备,张飞会怎样?
萌书生赞26阅读6709
三国时代的成功人士是什么样的?看他们几个就知道啦!
说三国赞42阅读1.1万
原来我们被《三国演义》骗了这么多年!诸葛亮的真实身份让人震惊
看鉴赞999+阅读171.5万
征战立功
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二十四岁的刘备在镇压起义的战斗中立下战功,而后又于中平五年(188年)参与镇压张纯叛乱的战斗,以前后军功被封为安喜县县尉,后来,朝廷有令:如因军功而成为官吏的人,都要被精选淘汰,该郡督邮要遣散刘备,刘备知道消息后,到督邮入住的驿站求见,督邮称疾不肯见刘备,刘备怀恨在心,将督邮捆绑起来鞭打两百下后,与关羽、张飞弃官逃亡。后来,大将军何进派毌丘毅到丹杨募兵,刘备也在途中加入,到下邳时与盗贼力战立功,任为下密县丞,不久又辞官。后来又任高唐尉、高唐令等职。不久高唐县被盗贼攻破,刘备于是往奔公孙瓒,被表为别部司马。[6]《英雄记》声称刘备在董卓之乱时曾“起军从讨董卓”[120],但有观点认为这则记载不可信,或者刘备只是随公孙瓒进行了一些策应性的行动。[121][122]初平二年(191年),刘备与青州刺史田楷一起对抗冀州牧袁绍,刘备因为累次建立功勋而升为试守平原县县令,后领平原国相。刘备外御贼寇,在内则乐善好施,即使不是身为士人的普通百姓,都可与他同席而坐,同簋而食,不会有所拣择。刘备当平原相时深得人心,郡民刘平不服从刘备的治理,唆使刺客前去暗杀。刘备毫不知情,还对刺客十分礼遇,刺客深受感动,不忍心杀害刘备,便坦露实情离去。[7][8]初平三年(192年),公孙瓒让刘备屯高唐、单经屯平原,以威胁袁绍响应袁术,被袁绍联合曹操击败。[129]入主徐州
黄巾余党管亥率众军攻打北海,北海相孔融被大军所围,情势危急,便派太史慈突围向刘备求救。刘备惊讶地答道:“北海相孔融居然知道世上有刘备!”便立即派三千精兵随太史慈去北海救援。黄巾军闻知援军至,都四散而逃,孔融得以解围。后袁绍攻公孙瓒,刘备与田楷东屯齐。兴平元年(194年),曹操以为父报仇为名再度攻打徐州,徐州牧陶谦不能抵挡,向青州刺史田楷求救。田楷与刘备一起前往救援,刘备自有兵千余人及幽州乌丸杂胡骑,又略得饥民数千人,到徐州后,陶谦又给刘备增丹杨兵四千,刘备于是又归属陶谦。而此时张邈、陈宫叛迎吕布,攻打曹操,曹操根据地失陷,于是回兵兖州。陶谦表刘备为豫州刺史,安排他驻军在小沛。[9]刘备在豫州时,辟陈群为别驾,举袁涣为茂才。[170][171]同年,陶谦病重,对别驾麋竺说:“非刘备不能使徐州安定。”陶谦死后,麋竺率徐州人民迎接刘备,刘备不敢接受。陈登对刘备说:“如今汉室四分五裂,海内倾覆,要建功立业,机会就在今日。徐州富裕,有户口百万,想委屈使君管理本州。”刘备说:“袁公路近在寿春,他四代人里有五位做到三公,为海内所归,您可以把徐州交给他。”陈登说:“公路骄纵而奢侈,不是治理乱世的人。现在我们愿意为使君提供步骑十万,上可以匡君济民,建立五霸之业,下可以割据守境,在竹帛上留下功名。如果使君不愿听从,那陈登也不敢听从使君说的。”北海相孔融对刘备说:“袁公路岂是担忧国家到能忘记自家的人?墓中的枯骨,又何足介意呢!今日的事,是百姓希望能托付于一个有能力的人,上天赐予而不收下,将来会追悔莫及。”刘备遂领徐州牧。[10][169]
汉末军阀形势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表刘备为镇东将军,封宜城亭侯。袁术率大军进攻徐州,刘备留张飞守下邳,自己率军迎击袁术,两军在盱眙、淮阴相持一个多月,各有胜负。这时,张飞欲杀陶谦旧将曹豹,曹豹率众自守,并引吕布偷袭下邳,击破张飞,俘虏了刘备的妻小。刘备得知后引军退还,到下邳时,军队溃散,乃收余军东取广陵,为袁术所败,转军海西,困顿至极,吏士大小相食。东海麋竺以家财相助,军士才得以脱困。刘备打算回到小沛,于是向吕布求和,吕布以刘备为豫州刺史,让他回到豫州,与自己并力攻击袁术,又将刘备的妻小以及部曲家属归还,在泗水上为刘备送行,刘备回到小沛。[11][164-167]
汉昭烈帝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大树楼桑村)[130]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2](221年5月15日[97]—223年6月10日[41]在位)、政治家。史家多称其为先主。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因为自身实力有限,刘备在东汉末年诸侯混战过程中屡遭失败[6][12][16],先后依附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等多个诸侯。但因其始终坚持以德服人的行为准则,受到了四方名士的尊敬,陶谦、刘表表态放弃让自己的儿子继承基业,而是选择将自己的领地徐州、荆州让给刘备统领。[10][21]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刘备于赤壁之战后,先后拿下荆州、益州,建立了蜀汉政权。而后因为关羽被东吴所害,刘备不听群臣劝阻,执意发动对吴国的战争,结果兵败夷陵,最终于章武三年(223年)病逝于白帝城,终年六十三岁,谥号昭烈皇帝,葬于惠陵[134]。蜀汉政权没有给刘备奉上庙号,[199]《晋书·王弥传[1]》称其庙号为烈祖[1]。刘备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其临死前举国托付给诸葛亮的行为被陈寿称赞为“古今之盛轨”[2],后世众多文艺作品以刘备为主角。成都武侯祠有汉昭烈庙为之纪念。
人物关系
共36个词条
更多
相关视频
查看更多
共11个词条
共15个词条
共4个词条
共23个词条
共22个词条
共67个词条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刘备是汉景帝刘启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155](《典略》称刘备原本是东汉临邑侯国的枝属[3])。
刘备画像刘备的祖父刘雄被举为孝廉,官至东郡范令。刘备的父亲刘弘早亡,少年刘备与母亲以织席贩履为业,生活非常艰苦。刘备家屋舍东南角篱上有一桑树高有五丈余,从远处看上去就好像车盖一样,来往的人都觉得这棵树长得不像凡间之物,认为此家必出贵人。刘备小时候与同宗小孩在树下玩乐,指着桑树说:“我将来一定会乘坐这样的羽葆盖车。”刘备叔父刘子敬说:“你不要乱说话,让我们一家遭灭门之罪。”[4]熹平四年(175年),刘备十五岁时,母亲让他外出行学。刘备与同宗刘德然、辽西人公孙瓒一起拜原九江太守、同郡人卢植为师学习。刘德然的父亲刘元起常常资助刘备,将他和刘德然同等对待。此举招致刘元起妻子的不满,刘元起说:“我们宗族中有这样一个孩子,不是个平常人。”公孙瓒与刘备结交为好友,公孙瓒比刘备年长,刘备将公孙瓒视作兄长。刘备不怎么爱读书,喜欢狗马、音乐、美衣服。身长七尺五寸,两手下垂等到膝盖,能看见自己的耳朵。不爱说话,能善待下人,喜怒不形于色,喜欢结交豪杰,当地豪侠都争着依附刘备。中山大商张世平、苏双等携千金,贩马来到涿郡,见到刘备,于是给其资助,刘备得以用来集结到很多人。[5]帝国的豪门、阶层和分裂
温伯陵
赞177
阅读3.7万
三国蜀汉之主刘备真的是一个织席贩履之徒吗?
说三国
赞43
阅读1万
三国,没遇到刘备,张飞会怎样?
萌书生
赞26
阅读6709
三国时代的成功人士是什么样的?看他们几个就知道啦!
说三国
赞42
阅读1.1万
原来我们被《三国演义》骗了这么多年!诸葛亮的真实身份让人震惊
看鉴
赞999+
阅读171.5万
征战立功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二十四岁的刘备在镇压起义的战斗中立下战功,而后又于中平五年(188年)参与镇压张纯叛乱的战斗,以前后军功被封为安喜县县尉,后来,朝廷有令:如因军功而成为官吏的人,都要被精选淘汰,该郡督邮要遣散刘备,刘备知道消息后,到督邮入住的驿站求见,督邮称疾不肯见刘备,刘备怀恨在心,将督邮捆绑起来鞭打两百下后,与关羽、张飞弃官逃亡。后来,大将军何进派毌丘毅到丹杨募兵,刘备也在途中加入,到下邳时与盗贼力战立功,任为下密县丞,不久又辞官。后来又任高唐尉、高唐令等职。不久高唐县被盗贼攻破,刘备于是往奔公孙瓒,被表为别部司马。[6]《英雄记》声称刘备在董卓之乱时曾“起军从讨董卓”[120],但有观点认为这则记载不可信,或者刘备只是随公孙瓒进行了一些策应性的行动。[121][122]初平二年(191年),刘备与青州刺史田楷一起对抗冀州牧袁绍,刘备因为累次建立功勋而升为试守平原县县令,后领平原国相。刘备外御贼寇,在内则乐善好施,即使不是身为士人的普通百姓,都可与他同席而坐,同簋而食,不会有所拣择。刘备当平原相时深得人心,郡民刘平不服从刘备的治理,唆使刺客前去暗杀。刘备毫不知情,还对刺客十分礼遇,刺客深受感动,不忍心杀害刘备,便坦露实情离去。[7][8]初平三年(192年),公孙瓒让刘备屯高唐、单经屯平原,以威胁袁绍响应袁术,被袁绍联合曹操击败。[129]入主徐州黄巾余党管亥率众军攻打北海,北海相孔融被大军所围,情势危急,便派太史慈突围向刘备求救。刘备惊讶地答道:“北海相孔融居然知道世上有刘备!”便立即派三千精兵随太史慈去北海救援。黄巾军闻知援军至,都四散而逃,孔融得以解围。后袁绍攻公孙瓒,刘备与田楷东屯齐。兴平元年(194年),曹操以为父报仇为名再度攻打徐州,徐州牧陶谦不能抵挡,向青州刺史田楷求救。田楷与刘备一起前往救援,刘备自有兵千余人及幽州乌丸杂胡骑,又略得饥民数千人,到徐州后,陶谦又给刘备增丹杨兵四千,刘备于是又归属陶谦。而此时张邈、陈宫叛迎吕布,攻打曹操,曹操根据地失陷,于是回兵兖州。陶谦表刘备为豫州刺史,安排他驻军在小沛。[9]刘备在豫州时,辟陈群为别驾,举袁涣为茂才。[170][171]同年,陶谦病重,对别驾麋竺说:“非刘备不能使徐州安定。”陶谦死后,麋竺率徐州人民迎接刘备,刘备不敢接受。陈登对刘备说:“如今汉室四分五裂,海内倾覆,要建功立业,机会就在今日。徐州富裕,有户口百万,想委屈使君管理本州。”刘备说:“袁公路近在寿春,他四代人里有五位做到三公,为海内所归,您可以把徐州交给他。”陈登说:“公路骄纵而奢侈,不是治理乱世的人。现在我们愿意为使君提供步骑十万,上可以匡君济民,建立五霸之业,下可以割据守境,在竹帛上留下功名。如果使君不愿听从,那陈登也不敢听从使君说的。”北海相孔融对刘备说:“袁公路岂是担忧国家到能忘记自家的人?墓中的枯骨,又何足介意呢!今日的事,是百姓希望能托付于一个有能力的人,上天赐予而不收下,将来会追悔莫及。”刘备遂领徐州牧。[10][169]
汉末军阀形势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表刘备为镇东将军,封宜城亭侯。袁术率大军进攻徐州,刘备留张飞守下邳,自己率军迎击袁术,两军在盱眙、淮阴相持一个多月,各有胜负。这时,张飞欲杀陶谦旧将曹豹,曹豹率众自守,并引吕布偷袭下邳,击破张飞,俘虏了刘备的妻小。刘备得知后引军退还,到下邳时,军队溃散,乃收余军东取广陵,为袁术所败,转军海西,困顿至极,吏士大小相食。东海麋竺以家财相助,军士才得以脱困。刘备打算回到小沛,于是向吕布求和,吕布以刘备为豫州刺史,让他回到豫州,与自己并力攻击袁术,又将刘备的妻小以及部曲家属归还,在泗水上为刘备送行,刘备回到小沛。[11][164-167]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