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秋季特卖结束了,你打折买的游戏又入库吃灰了吗?
2023/12/0144 浏览综合
持续一周的Steam秋季特卖已经结束了,各位在这次秋季特卖购入了哪些游戏呢?

我在秋促之前就用“倒饰品”的方法换到了不少Steam余额,这笔钱本来打算充DOTA2本子的,天真的我还在畅想这次本子能“整个大的”,结果V社难改懒狗作风,给我“拉了个大的”。V社在21日发了篇公告表示:本子先鸽了,只有一个迎霜节活动。

度假,启动!
这则公告发布的当天,Steam就开启了秋季特卖。
DOTA2本子的延期本就令我非常不满,加上游戏库里囤了不少没通关和没打开过的游戏,两个因素叠加让我并不打算在这次秋季特卖消费。
但最终,消费欲望还是战胜了理性思考,在满屏折扣标签的围攻下,我没能管住自己的手。在商店和愿望单精挑细选一番后,我分别购买了四款游戏。

不出意外的,这些游戏又吃灰了,直到今天我还没有打开过这四款游戏,甚至都没下载。
肯定有人猜测说,买了游戏不玩会不会是因为你“电子阳痿”了。其实不然,想玩游戏玩不动才应该是“电子阳痿”,而我只是把感兴趣的游戏买来以后放着吃灰不玩,这应该不属于“电子阳痿”的范畴,而且我对游戏还是充满热情的,每年都会通关一些游戏。
在游戏论坛逛了一圈后,我发现其实有不少玩家都和我存在相同的情况。有不少人认为这种买了不玩的行为和“收集癖”以及“占有欲”有关系,而这类玩家也有个非常准确的定位——“仓鼠玩家”。养过仓鼠的人都知道,仓鼠喜欢把食物囤在嘴里,把嘴巴塞得圆鼓鼓的,嘴巴装不下的食物也要统统运回家。

如果你玩过带有收集要素的游戏,就不难理解这种喜欢囤游戏的“仓鼠行为”了,在游戏中收集各种皮肤、卡牌、道具等都会被玩家视为一种乐趣,有的玩家会把这种“仓鼠行为”代入到买游戏上。可以不玩,但不能没有!
除了“收集癖”外,我自认为我喜欢买游戏还出于“现在不玩,以后总有时间玩”的心理。
即使工作后的闲暇时间大不如前,但还是会在某些时候产生“现在游戏库”不够我玩的错觉。而且游戏打折了,特卖活动的气氛烘托到这里了,不买总感觉少了点。什么反正先买了以后再玩也不亏,以后总能腾出时间把游戏打完的。

另外,不得不承认的是,收集游戏这件事确实可以令我心情愉悦。
一方面是,在游戏商城里精挑细选,购买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游戏,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消费,这种行为本身就是可以给人带来快感的。另一方面,这种不断囤积游戏,看着自己的游戏库越来越庞大,也能满足我自诩“核心玩家”身份的认同需求。

除了在Steam上不断购买收集各种数字版游戏之外,我也同样热衷于收集主机平台的实体游戏。
在如今数字版游戏、订阅制盛行的大环境下,我依然更喜欢实体游戏。原因也很简单,实体游戏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当你看着架子、柜子上摆放的游戏越来越多,对于我这样喜欢游戏、有收集癖的人来说,确实会有很强的满足感,就像仓鼠满足于用食物堆满自己的小窝是一样的。

虽说收集游戏、囤游戏给我带来了不小的满足感,让我多年来了解、接触到大量风格迥异的游戏。
但是坏处也是显而易见的,有一部分游戏是买来以后没玩完的或者是根本没玩过的。游戏没玩完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玩家在玩那些打折购入的老游戏时,容易心猿意马,面对刚发售的新游戏就会果断放弃玩打折买的游戏。这种情况在游戏频繁发售的“游戏大年”中格外明显。

抛开质量问题不谈,今年发售的游戏数量还是很多的
玩家群体中有一句玩笑话:花钱买的游戏还要我花时间玩?这句话本质上还是对买游戏不玩这一行为的调侃,总而言之,还是不建议大家学习这种囤游戏的行为(当然富哥除外)。
无论出于什么原因,游戏买了不玩,本质上还是浪费钱。劝大家在促销特卖期间,或者是游戏频繁发售的时候,能保持冷静管住自己的手,不要一味地买买买,克制一下自己的消费欲和收集癖,不要沉溺于“G胖的阴谋”中无法自拔。
阿祖,收手吧,游戏库里都是游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