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含东汉末及西晋初)抗击异族将领

2024/1/30880 浏览人文历史
主要述说抗击异族的事迹,随便说一下主要事迹,以最高爵位、最高官位为前缀。
                            东汉末
东汉蓟侯公孙瓒(?—199年),驱叛胡于塞表,破黄巾于孟津。
东汉郿侯、太师董卓(?—192年5月22日),与羌族大小百余战;北芒救驾;专擅朝政,威震天下。
东汉魏王、丞相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攻破三郡乌桓,肃清袁氏势力。统一中原、北方。奠定曹魏基础。
TapTap
图为逐鹿曹操
                             曹魏
曹魏长乐亭侯、并州刺史田豫(171年~252年),北却鲜卑,东破孙吴;常年镇守曹魏北疆。
曹魏关内侯、护鲜卑校尉牵招(?—231年),招抚乌桓、鲜卑,大破轲比能。
曹魏晋阳侯、征东将军张辽(169年~222年),阵斩蹋顿,大破乌桓。合肥之战,威震江东。
TapTap
图为逐鹿张辽
曹魏襄平侯、辽东太守公孙康(生卒年不详),斩杀二袁;击破东夷,大破高句丽,迫使其迁都。 称霸辽东。
曹魏幽州刺史王雄(生卒年不详),派刺客韩龙将轲比能刺杀,使其政权陷入崩溃,彻底解除鲜卑威胁。
曹魏古邵陵侯、大将军曹真(?~231年)大败羌胡联军,平定河西,大破吴国孙盛,击退蜀汉诸葛亮。
曹魏都亭侯、度辽将军阎柔(生卒年不详),坐镇北方,抗击胡人入侵。
曹魏骁骑将军秦朗(生卒年不详),讨伐鲜卑轲比能和步度根的叛军。
曹魏任城王、北中郎将曹彰(189年~223年8月1日),击破代郡乌丸,降服鲜卑。
曹魏安邑侯、镇东大将军毌(guàn)丘俭(?—255年),二征高句丽,收纳半岛,扩土千里,合肥战败诸葛恪。
曹魏博昌亭侯、征西将军夏侯渊(?-219年),剿灭关陇 地区的韩遂余部以及羌、氐部落,威震关右地区。
TapTap
曹魏阳曲侯、车骑将军郭淮(?~255年2月23日)。降夷拓边,破羌御蜀。
曹魏申门亭侯、并州刺史梁习(?-230年),治理并州,政绩常为天下最;斩杀育延、鲁昔,大破轲比能。
曹魏西乡侯、凉州刺史张既(?—223年),联合夏侯渊平宋建,定临洮,取狄道,安郡民,迁徙氐人。平定诸胡叛乱。治理雍、凉二州。
曹魏阴密侯、车骑将军胡遵(?~256年),平定匈奴胡薄居姿职叛乱、抵御诸葛亮北伐、平定公孙渊叛乱。
                               蜀汉
蜀汉武乡侯、丞相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隆中决策,协助刘备夺取荆益和建立蜀汉,安定南中,五次北伐。
TapTap
图为逐鹿诸葛亮
蜀汉彭乡侯、镇南大将军马忠(?-249年),平定南中叛乱,稳定南中秩序。
蜀汉斄乡侯、骠骑将军马超(176年-222年),西凉一代素有威望。与钟繇在平阳击破袁氏和南匈奴联军,辅助刘备建立蜀汉。
蜀汉汉兴亭侯、建宁太守李恢(?~231年),平定南夷叛乱,开发治理南中。
蜀汉关内侯、荡寇将军张嶷(nì)(?~254年),多次随从马忠平定南中叛乱,安抚西南民族。
蜀汉/西晋列侯、南中都督霍弋(yì)(生卒年不详),镇守南中,抚和异俗。
                     
                               东吴
东吴番禺侯、大司马吕岱(161年-256年10月21日),安定岭南,抚平山越,历仕孙吴两朝。
东吴山阴侯、后将军贺齐(?-227年),讨伐山越,剿灭郎稚,俘虏晋宗;合肥救主。
东吴阳都侯、大将军诸葛恪(203年—253年),平定山越,东兴堤大胜魏军。
东吴都乡侯、武陵太守钟离牧(生卒年不详),安定山越,破五溪蛮。
东吴刘阳侯、太常潘濬(jùn)(?-239年),两次出讨五溪蛮,镇守武昌,掌理荆州。
                               西晋
曹魏/西晋关内侯、东夷校尉文俶(238~291年),惊死司马师;大破秃发树机能,使得胡人部落有二十万人归降。
西晋奉高县侯、东羌校尉马隆(生卒年不详), 平定秃发树机能之乱 ;安守凉州,改革兵器。
                     
总结:曹魏的打击对象是,高句丽、羌、氐、鲜卑、乌桓、南匈奴等,此外,还有很多史书一笔带过的事迹。西域校尉张就讨塞外胡阿毕师,敦煌太守王延破鲜卑阿妙兒等。
蜀汉主要打击对象是南蛮等,根据"南抚夷越",设置庲(lái)降都督(南中最高军事长官),立此职以总摄之。邓方,李恢,张翼,马忠等都是此职。
东吴主要打击对象是,山越与五溪蛮,
潘濬、吕岱、吕范、施绩等,都曾参与对山越或五溪蛮的军事行动。
这帖子大部分内容我在其他论坛发表过,我也是翻论坛,看到了人文历史这个分类。这里就当做一个补充说明吧。他们抗击异族,也很难用现代的观点去看,现在,不管什么族,都是一家亲了。
9
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