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华弥新角色鉴宝:上阳台帖

修改于03/041918 浏览游戏攻略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一个不修边幅,酷爱喝酒的慵懒大叔。却又声名大噪,人缘极好,下面就来鉴宝《物华弥新》里的上阳台帖。
TapTap
省流总结上阳台帖的特性如下:
总体定位:输出T1-T2,视命中率效果而定。单体爆发输出需降低命中率,打出必中的暴击伤害。群体绝技又需要避免MISS。
深造加点:直接拉满闪避,前期初始能量可以不点。
使用注意:职业技能并非只用于赶路,优先施放以叠加技能BUFF。武器搭配比较重要,通常选择减命中+暴击伤害武器,非致知三尽量减少暴击率加成。
上阳台帖口碑上比较两极,熟练特性的收藏家将其列入T1梯队,而初试锋芒的收藏家多半吐槽:“一招绝技猛如虎,打了一圈miss 5”。新入手的收藏家需要着重了解其机制来进行配置。

一、参数属性

作为轻锐职业一员,等同于多数游戏的近战输出,而且是轻装上阵那种,在移动力和地形跨越上极具优势,先了解下上阳台帖在一众轻锐当中的属性排名:
TapTap
基本属性来看,上阳台帖有着全轻锐角色最高的攻击力和防御力,速度虽属轻锐末流,仍可胜过大多数敌人和队友。
体质过硬的上阳台帖,技能配布又是怎样的:

二、技能剖析

1. 常击技能:笔走龙蛇
TapTap
多数器者将常击作为在技能冷却或能量不足时的过渡招式,上阳台帖的常击是BUFF层数叠齐后的爆发输出技能。
2. 职业技能:云游四方
TapTap
轻锐职业的看家技能,跑路追怪加速必备。上阳台帖在使用该技能后,还会给自身添加1层逍遥状态。至于这个逍遥状态有什么作用,要在被动技能里才能知晓。
3. 绝技技能:挥毫泼墨
TapTap
攻击范围较广的AOE招式,以自身为中心覆盖2格范围,也就是12个位置,尤其适合对付斜角站位的敌人,可一套全部带走。尤其适合对付中期出现的“隐匿树妖”,该怪物进入警戒状态会埋入地下,无法用攻击锁定,这时只有这种无锁定也可施放的范围技能才可让其现行。
该技能与玩家剧情获得制盐砖的绝技效果范围一样,可以看做制盐砖的pro版本。将考核点满三级倍率达到180%,高过制盐砖的170%,另外加上自带50%的暴击率加成,很有机会打出漂亮的清场效果。
TapTap
4. 被动技能Ⅰ:逍遥自得
TapTap
这就是上阳台帖暴击平A流的核心技能了,当逍遥层数达到2时,常击便可追加连击且必定命中和暴击,暴击后清除逍遥状态。
我当时就特别好奇逍遥状态本身具有怎样的属性,结果在游戏战斗中发现该状态的描述只有一行诗:“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TapTap
5. 被动技能Ⅱ:山河独醉
TapTap
估计也有收藏家和我一样,第一眼看到技能描述时脑袋嗡嗡的。居然降低自身四分之一的命中,这种debuff怕不是有什么大病。
但再往后看:当常击或者回击未命中时,便可获得1层逍遥效果,最多叠加3层,每层逍遥还能让暴击伤害增加60%,多几个miss直接增加180%暴击伤害,考核拉满3级后直接240%增伤。非常恐怖,兄弟!
6. 被动技能Ⅲ:印鉴
TapTap
最后一个被动印鉴不仅能提升自身闪避率,闪避成功还会追加回击,这便是赚逍遥层数的最佳技能。
上阳台帖正确的打开方式就是直冲敌阵,哪里人多往哪里扎。通过闪避率保证生存的同时,尽量赚取逍遥层数供下一轮平A爆发。其1级技能5%闪避率,点满可获得15%,再加上深造当中的30%,高达45%的闪避率还是非常安心的。
此处要注意逍遥层数默认会被触发暴击的回击清零,而当上阳台帖突破致知三时,回击的暴击率提高50%的同时,触发暴击也不会清空逍遥状态,非常值得投入一波。
TapTap
综合以上性能数据,上阳台帖的贴切定位是闪避DPS,有着扎入敌阵打出回击并MISS,借此储存逍遥层数对单体爆发输出的特殊机制。
对上阳台帖来说,平A流派在深造点上暴击伤害闪避率会有较好的效果,暴击率和命中率则是负面buff,不利于叠层进行爆发伤害。
另外在武器装备上,二测可获得的红武“瓶内词话剑”可算是最合适不过的了,武器技能为“命中率降低25%,连击时增加25%伤害”,简直是为上阳台帖量身定做,但是三测并没有该武器的获取途径。
三测搭配上阳台帖的是一把增加25%命中率的红武“夜芒剑”,用来抵消被动降低命中率的效果。如果在怪物强度不高,更重清场效率的关卡里,可以将深造点选在能量暴击率上,享受绝技AOE的快乐。
TapTap
horizontal linehorizontal line

三、一些关于上阳台帖的典故

《上阳台帖》是目前唯一能看到的诗仙李白的墨迹,目前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全帖共有五行二十五字,“山高水长,物象万千,非有老笔,清壮何穷。十八日上阳台书,太白。”
TapTap
帖中的“上阳台”,可千万不要理解成“晾晒衣服的阳台”了哦,其真正所指的是“阳台宫”,为一处道士修炼的地方。李白之所以写下这篇帖文,便是念及在此处修炼的司马承祯。
被念及的司马承祯也不简单,其身为当今皇上的老师。而李白与之的交情并非是在官场上,年少轻狂之时便已有之。当李白顺着长江仗剑闯荡,曾在阳台宫遇到一位白胡子老道士,彼时的他也不管什么年长尊卑,抓着这位道士就一顿侃大山。已有八十高龄的老者面对二十多岁的愣头青不羁的言辞,不但不气不恼,还直夸李白有仙根,可以一起结伴做神仙。得到了夸赞的李白相当开心,立即挥毫写下一篇《大鹏遇希有鸟赋》,“此二禽已登于寥廓,而斥鷃之辈,空见笑于藩篱”。
如今写下这篇《上阳台帖》的李太白,不再是将自己比成大鹏,将司马承祯比作昆仑山上希有鸟的狂者。自己这个大鹏已经折翼,有希鸟是否登顶成仙了呢?如今书写这帖,着笔重在一个“老”字,这正是一个失意的中年男人,仍在念怀昔日的踌躇满志,却用放荡形骸抚慰无力境况。
愁,埋入山高水长,掩在恣意狂欢……
TapTap
老者,印鉴,草书,白莲,一鸟一鹏,再看上阳台帖的器者形象,是不是很贴切呢?
11
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