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尽的拉格朗日》官方小说—留学地球(第六章)

更新时间2024/4/2023 浏览官方公告
TapTap

留学地球

第六章 三百五十万年前的足印

半个小时后,我们终于抵达了太空港,轿厢稳稳地落在了地面上。
我解开安全带,站起身,重新回到地面上的感觉真不错,我走到安东面前,示意他可以解开安全带了,接着,我朝他露出一个真诚的——或者说职业化的微笑,“安东先生,欢迎来地球。”
我们一前一后走出轿厢,沿着一条铺着红地毯的通道来到太空港抵达大厅,大厅里空空荡荡的,几乎看不到工作人员,只有几个不知疲倦的清洁机器人在努力地刷洗着已经几乎可以当镜子照的地板。在大厅的另外一边,我看到一排停放着的小巧智能代步车,如果我呼叫它们,它们就会开过来。
安东还在好奇地四处张望,有些游客虽然已经通过了重力适应训练,但第一次真正行走在大地上还是难免有些跌跌撞撞的,有些游客甚至要到第二天才能真正学会自如地行走。这倒不是说他们没有通过重力适应性训练,更没有暗示他们给体检医生塞了贿赂,这些游客的身体已经的确能够适应一个G的标准重力,但问题并不是他们的身体上,问题是出在精神上。这些星海中来的游客大部分一辈子都生活在悬浮在宇宙空间中的空间城市中,放眼所见,到处都是无边无际的空旷和寂静。他们从未真正脚踩在真正的大地上,当这些游客第一次降落在地球上时,来到一个全然陌生的环境,他们的大脑会有一些自我防卫功能启动,有些游客会感到晕眩,有些游客会呕吐,甚至还有些游客不敢自己走路。那些代步车就是为这种状况准备的,如果有必要,它们会协助游客们适应最初的一段时间,不过看起来今天我似乎用不着呼叫它们。
但是安东却似乎没有这些问题,看起来他很快就适应了地球的重力,走路的步态几乎是正常的,也没有表现出想要呕吐或者晕眩的状况。这也让我有些安心下来。同时,我心里也隐隐有一丝好奇,如果我没有猜错,这应该是安东第一次踩在一颗真正的行星表面,按理说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不适才对。
“你还好吧?”我问他。
“还好,怎么?”安东反问我。
“有些游客不习惯脚踩在真正的大地上,”我耸耸肩,我发现这个家伙总是喜欢反问,“他们可能会出现一些……一些小小的状况。”
“我和他们不一样,”安东淡淡地说,“我们现在去哪儿?”
“你想去哪儿?”
“什么?你是说,我能决定去哪儿?”安东的眼睛亮了,这也让我在心里给他画的拼图又完整了一块:一个来自于某个古老高贵家族的子嗣,家教严格,遵守礼仪,从不发愁吃穿,但缺少自由。
“当然,为什么不呢?”我点点头,接着我又补充道,“安东先生,你想去哪里就可以去哪里。”
安东顿时面露喜色。
我抬起手腕,在智能终端上点击了几下,一个篮球大小的全息地球影像出现在我们面前。地球缓缓转动着,能清晰地看到黄褐色的大陆和蔚蓝色的大海,当然,也可以看到两极冠上闪闪发亮的晶莹冰雪。在这个微型地球表面,闪烁着一些不同颜色的圆环标记,有蓝色、紫色的、黄色和绿色四种。我告诉安东,这些圆环标记了地球上现在向游客们开放的所有旅游景点,其中不同颜色代表着不同的景点类型。比如,蓝色圆环的区域代表着人类离开地球大规模移民未央城之前居住的一些有代表性的城市,地球政府决定将这些城市原封不动地保护起来,有罗马,纽约,北京,巴黎……等等。其中,还有一些不愿意离开地球的人类,他们的聚集区也成为了此类景点,有些游客如果想要体验原汁原味的地球生活,就可以去那些地方。紫色圆环的区域代表一些非人工的自然景观,比如地球上最壮观的瀑布,最高的山峰,最广袤的沙漠和最原始的雨林……等等。黄色圆环区域则是一些更古老的遗迹,这些景点也是管理最严格的,比如有位于欧洲伊比利亚半岛北部的埃尔卡斯蒂略洞穴,那里有人类最古老的艺术痕迹,最古老的痕迹甚至能追溯到几十万年,是人类文明的无价之宝。还有哥贝力克石阵,据说那是人类有史以来最早的种植小麦的区域,标志着人类第一次进入农业文明;有位于复活节岛的石巨人阵,那些永远仰望星空的巨人石像一直是非常迷人的景点;还有位于亚洲北部的万里长城,位于吉萨的金字塔群等等著名的文明古迹等等;最后一类景点则是一些相对来说比较“现代”的遗址,比如拜科努尔发射基地,人类在那里第一次进入太空;比如位于卡纳维拉尔角的肯尼迪航天发射中心,人类第一次登上地球以外的星球的旅程就是从那里启航的;比如位于西昌峡谷的火箭发射基地,人类第一次载人登陆火星的发射地……等等。一般来说,最后一类景点反而是最冷门的,那些来自星海的游客似乎对人类的诸多“第一次”没有太多兴趣。
我给安东解释完毕之后,再次告诉他,“你的旅行套餐是最高级别的全自由行程,你想去哪儿都行。”
安东显然有些惊喜,我料想,在他的成长过程中,这种能自由挑选的机会大概不会太多。安东伸出双手,开始操控着地球旋转,以便观察那些景点说明。当他点击某个圆环时,从圆环处就会弹出一个新的三维立体全息影像框,就可以查看景点的文字说明和全息影像。
昨天晚上,我已经提前查看了这次旅程的安排日志。这次旅行属于高端定制游,没有指定任何景点,换句话说,只要安东愿意,他想去哪儿都行。我从事导游行业这么多年,还从未见过这种高端自由团。一般来说,游客们想要到地球旅行,需要至少提前半年就在环网备注:覆盖整个人类社会的通信网上提出申请,除了要准备大量能证明自己财力以及是无犯罪记录等等的材料之外,还必须提前至少一个地球月也就是30个标准日抵达未央城,在未央城接受阶段性重力适应训练,直到游客们能适应地球的标准重力后,才能最终获取到去地球的许可。但这还不算完,按照严格的地球生态保护法令,地球上所有的景点都是有严格访问人数限制的,也就是说,游客们并不能随心所欲地选择自己想去的景点,他们只能从未央旅游局提供的固定旅行套餐中进行选择。
这个家伙,到底是什么身份?我暗自在心里嘀咕着,同时,我心里也有一丝窃喜,看这小子懵懵懂懂的样子,哪里会选择什么景点啊,到时候我“好心地”提供一些专业建议,岂不是就变成我的地球度假日了?啧啧,想到这里,我的心情也愉悦了许多。
那边,安东似乎已经选定了目的地,他指着地球上的一个黄色的圆环说,“我要去这里。”
我定睛望去,不禁有些意外,安东选择的竟然是位于南太平洋的复活节岛,这个景点非常偏僻,知名度也不太高,很少有游客会选择去这里。
“有问题吗?”安东问,“杰森先生?”
“没问题,当然没问题,对了,叫我杰森就行,”我说,“你的眼光和品味非常独特。”
安东看了我一眼,“我对地球文化不是很了解,我可以把这句话理解成夸奖吗?”
“本来就是。”我耸耸肩,试图掩饰自己的心虚,“安东先生,走,这边请。”
我们来到停机坪,果然,偌大的停机坪上停着一架流线型银白色的飞行器,我一眼就认出,那是木星工业出品的鸢鶵级同温层穿梭机,全自动驾驶,性能卓越,能在2个小时以内到达地球的任何一个地点。
啧啧,不知道这个男孩儿到底是来自哪个大家族的,财力雄厚啊,难怪主任这么紧张了。
我和安东走到穿梭机前,飞行器自动识别出了我们的通行代码,舱门自动打开了。我向穿梭机的夜灯系统下达了前往复活节岛的指令,片刻后,飞行器腾空而起,很快就把航空港抛在我们身后。
我舒舒服服地坐在宽大的座椅上,没有喋喋不休的情侣,没有吵吵闹闹的孩子,没有乱发牢骚的家伙……只有一个不苟言笑的神秘有钱公子哥,这真是一场令人心旷神怡的旅程啊。安东坐在我对面,他用手肘支着脑袋,一直看向窗外,目光里透露出一丝忧郁,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我不禁对他产生了一丝好奇,“安东先生,你以前听说过复活节岛吗?”
安东从窗外收回目光,他看着我,摇了摇头。
“那你为什么想去那儿?”
“我想去看看那些石巨人。”安东说,“刚才我看到了那个岛的全景图像,那个岛上有很多石头雕刻的巨人,看起来很有意思。”
“你的眼光不错,”我说,这次是发自真心的,“即使在黎明时代,那也是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
“哦?”我的话成功引起了安东的注意,他好奇地看着我,“你是说,那些石像,不是黎明时代建造的?”
“不是,”我摇摇头,“在黎明时代,那些石像就已经存在了,其实,历史学家一直都没真正搞清楚那些石像的建造者是谁。”
“怎么可能会有这种事情?”安东一脸迷惑。
“这有什么不可能的,”我笑了笑,“你要知道,黎明时代之前,人类还有着漫长的历史,那时候人类的文明还比较落后,有很多东西都没有流传下来。这种类似的遗迹在地球上其实有很多,比如巨石阵,哥贝力克石阵等等,都不知道是什么人建造的。”
“等等,你是说,黎明时代之前,还发生过许多事情?”大男孩露出了迷茫的表情。
“是的,当然了,”我问,“难道你们没有学过历史吗?”
“我们当然学过,”安东告诉我,“不过,我们学的主要是大航海时代的历史,黎明时代的知识没学太多,至于黎明时代之前……”他皱了皱眉,“没人对那段历史感兴趣。”
“所以你们的历史课本根本就没提过人类在黎明时代之前的历史咯,”我笑了笑,“其实在黎明时代之前,人类还有着非常漫长的历史,只是由于大多数时间都没有文字记载,所以……”我耸耸肩,不禁在心里暗暗皱眉,现在的历史教育可真是个大问题,真不知道这些星海中长大的孩子还会不会学习黎明时代之前的历史,“听起来是挺无趣的,但其实那段历史远比我们一般人想象地要漫长,而且,更关键的是,如果没有那段历史,就没有我们。”
“噢?”安东似乎来了兴趣,“能不能给我讲讲?”
糟糕,我又不知不觉给自己挖了一个坑,我的目光扫过窗外,正巧看到了著名的东非大裂谷,有了,我随手指了指窗外,“看那儿。”
安东立即朝下望去,他微微皱眉,“那是……一个峡谷?”
“对,确切地说,那是著名的东非大裂谷,最深的地方有2000米,全长大概六千公里,它是地球上最大的裂谷,而且它还在继续扩张,再过几百万年,大裂谷会真的把非洲大陆撕开,变成一个真正的海洋,那将是地球上最年轻的海洋。”
“的确很壮观,”安东收回目光,重新看向我,目光中透出一股狡黠,“不过,你可别转移话题,这和人类黎明时代之前的历史有什么关系?”
“当然有关系,而且是最重要的关系,”我微微一笑,“我知道人类已经几乎遍布星海,在神圣群星帝国最兴盛的时候,人类的足迹已经踏遍了几乎三分之一的银河系,这在以前那个时代是几乎不可想象的,但不管人类走得多远,每个人都要记得这个地方,”我指了指下面,“东非大裂谷,这里是所有人类的起源之地。”
这句话显然起作用了,安东坐直了身体,他重新望向窗外,这一次,他的目光多了一丝敬畏,和刚才的漫不经心形成鲜明对比。
“你是说,人类起源于这条峡谷?”安东显然还有些不敢相信。
“是的,”我用肯定的语气说,“其实你刚才可能没注意,就在大峡谷中就有一个黄色景点圈,我们在峡谷里建造了一个博物馆,里面陈列着在峡谷里发现的最古老的人类化石和其他遗迹什么的,不过很少有游客会去那儿,我也不推荐浪费时间,其实没什么好看的……”
“不,我们现在就去,”安东打断我,语气斩钉截铁,“去那个博物馆。”
“什么?”我吃了一惊。
“你听见了,”安东微微皱眉,但语气不容置疑,“我们就去大峡谷博物馆,有问题吗?”
“不,当然没问题。”我反应过来,金主说话,必须要听。我立即通过语音向穿梭机自动驾驶系统下发了指令,穿梭机开始左转,划了一道巨大的弧线,调转方向向大峡谷飞去。
片刻之后,穿梭机就平稳地降落在博物馆建筑群前方的停机坪上。这个博物馆的全称其实是“人类起源博物馆”,名头很大,但体量却配不上这么大的名号。所谓的建筑群其实就是几座通过半透明回廊连接的小楼,几个展厅按照时间线分类,展示了考古学家们从大峡谷中发掘的关于古人类的化石和遗迹。和所有的古迹一样,建筑群被一个巨大的透明气泡状穹顶笼罩着,别看这个气泡看起来很脆弱,但却是人类有史以来制造的最坚固的材料。这种材料的质地非常坚硬,但又有一些牛顿流体力学特征,当鸟儿撞上的时候,它会变得像棉花一样松软,保证不会伤害到鸟儿。但是当陨石或者其他具备破坏性的非自然物体撞击防护罩时,防护罩又会像钻石一般坚硬。更奇妙的时,大自然的风和雨又都能顺畅地穿过防护罩,我至今也没搞清楚其中的机理,但的确好用。话说回来,这座博物馆本身自己也几乎算得上文物了,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座博物馆已经有好几千年的历史了。
我和安东进入博物馆,安东在最古老的展厅里驻足,他望着透明罩重重保护下的一块砂岩,砂岩看起来平平无奇,上面有一个模糊的赤脚足印,他好奇地问道,“那是什么?”
“那是……”我迅速在脑海里检索了一遍,“那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原始人类足迹化石,距离今天大约……嗯……大约三百五十万年。”
安东大吃一惊,“什么?三百五十万年前就有人类了?”
“是的,按照基因学和考古学的研究来看,人类大约诞生于四百万年前。而人类真正走向星海,也不过一万多年,也就是说,纵观人类历史,人类绝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地球上。”
似乎是被这么巨大的时间尺度所震惊,安东凝视着那个足印,久久没有说话,不知道在想什么。气氛一时有些凝重,我开了一个不合时宜的玩笑,“没准儿,留下这个足印的家伙就是咱们的共同祖先呢。”
不料,安东转头看了我一眼,认真地问,“真的吗?”
“什么?”
“她真的是我们的祖先吗?真的有这种可能吗?”
“这……当然是真的,没准她还是全人类的祖先呢,”我瞟了一眼那个足印化石,想象着数百万年前,一个浑身毛茸茸的原始人类从沙滩上走过,她,或者是他,但更可能是它的足印深深地印在了沙滩上,那一定是一个旱季,河水没有再浸染这块小小的沙滩,于是足印保留了下来,在旱季里硬化,被新的泥土覆盖,最后沉入地底,在时光的作用下变成坚硬的沉积岩,最终在一万年前被黎明时代的考古学家发现,然后出现在我们面前,想了想,我又补充了一句,“真的,真的有这个可能。想象一下,他或者是她,走过这片沙滩,也许它正要去捕猎,也许它正要去采集野果,甚至可能正在逃命……它根本就不可能想到,它的后代会像众神一样散布在群星之中。”
安东看了我一眼,评价道,“你看起来不像是一个导游。”
“嘿,那你可看走眼儿了,我可未央旅游局的金牌导游。”
“你一直都想当导游吗?”
“不,我曾经……”我犹豫了一下,这还是第一次遇到游客问我这种问题,不过我还是回答道,“我曾经想当一个开拓者,但我没通过体能测试,那时候的测试还比较严格,我运气不太好,有些看起来没什么大不了的指标有点问题,医生说我的身体状况无法支撑我穿越星门。”
“开拓者?”安东皱了皱眉,“现在还有开拓者这个职业吗?”
“那是盘古集团主导的,仲裁委员会批准了一些新的开拓计划,木星工业也参与其中给了一些支持,但这个开拓计划开展得不是那么顺利,”我耸耸肩,“你知道的,后来战乱又升级,仲裁委员会一再削减预算,后来这个计划也就无疾而终了。”
“那可太可惜了。”
我摇摇头,“我把这个叫做命运的捉弄,后来,我又想当一个作家,我的确写了一些东西,甚至还出版了一本书,但销量惨淡,后来出版社就不愿意给我出书了,于是我只好来做导游,”我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抱歉,我不总说这些的。”
“没什么,”安东摆摆手,他目光炯炯地看着我,“其实我看得出来,你很向往星海,所以你很喜欢当导游,因为你能从游客身上知道许多星海中的事情,我说的没错吧?”
“没错,”没想到这小子还挺聪明的,我大方承认,“其实我想做一个开拓者,我很羡慕你们。”
“其实也没什么好羡慕的。”安东淡淡地说,“不是每个人都有当开拓者的勇气的。”
“我知道,”我说,“大部分开拓者都会迷失在星海之中,只有少数开拓者才能重新传回信息。”
“现在很多人都缺乏这种勇气。”安东说。
“你呢?”我问道,“你有什么梦想吗?”
“我?”安东笑了笑,眼神里有一种和年龄不相称的成熟,“我父亲希望我能到未央城留学,但我还没想好。”
“哦?为什么?”
“不过,最终决定权在我,”安东移开目光,继续凝视着那个脚印,“我告诉他,我需要先去了解一下地球,再做决定。”
“很明智。”我说。
我们沿着按照时代排列的展厅一路走去,仿佛沿着时间的长河一路向上溯游,从幽暗的远古岁月,穿过漫长的黑暗和蒙昧,一直走进人类的黎明时代。
我们看到距今300万年前的古人类的下颌骨,我们看到距今200万年前的古人类的牙齿……我俩的脚步很轻,仿佛怕惊扰了这些沉睡在古老时光中的祖先。
在旧石器时代的展厅里,安东好奇地望着那些粗糙的石块儿,他认真读了展台前屏幕上的说明文字,一脸震惊,“这些……这些是古人类使用的工具?”
我走过去,“是的,那时候古人还没学会冶炼金属,他们能找到最坚硬的东西就是石头了,所以他们只能通过对石块进行简单加工得到工具。你看,那个边缘宽一些,表面平一些的,那个是石斧;那个椭圆形的,那应该是一个石锤;还有,那个长条的,应该是黑色的火山岩制作的,那应该是一个石凿,用来挖植物块茎用的,对了,你看那个菱形的,对,就那个,有点尖的那个,那可能是一个箭头或者矛尖,古人把它绑在木棍上就能制作出简单的投掷类武器,有了投掷类武器,人类就能围猎大型猛兽什么的……”
“要不是亲眼所见,真是难以想象,”安东感慨,“那时候的人可真原始,他们怎么会用石头来做工具呢?”
我嘿嘿一笑,“你可别小看这些简陋的石头,人和动物的重要区别之一就是人会改造使用工具。而且,我们的祖先正是拿着看起来很笨的石头工具走出了大峡谷,走出了非洲,开启了征服地球的壮丽征程,相信我,安东先生,那场征程的伟大绝不亚于黎明时代后的大航海时代。”
安东皱了皱眉,“你是说,他们离开非洲的时候,还没学会冶炼金属?”
“没有,当然没有,你至少应该知道人类历史的大概划分阶段吧?”
“我只知道黎明时代持续了大约五千年到一万年,然后就是大航海时代,大航海时代又分为太阳系时代和银河系时代,已经持续了差不多一万年……”
“没错,大致是这么划分的,只是有些地方叫法不同,比如有人将黎明时代和太阳系时代又分为第一纪元和第二纪元什么的,”我点点头,“其实还有一种划分方式,根据人类普遍使用的工具来划分时代,比如,人类使用石头的时候叫做石器时代,然后根据对石器加工的程度不同,又细分为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其实还有更细致的划分,比如旧石器时代又分了初期,中期和晚期,后来人类学会了冶炼金属,进入了青铜时代,然后是铁器时代,再粗略一点的话,铁器时代之后,人类就慢慢进入了工业时代,信息时代,严格来说,现在咱们还处于信息时代。可以说,人类的历史是从旧石器时代早期开始,一直延续到今天,大约是三百万年前,石器时代一直持续到了黎明时代前五千年,也就是大约一万五千多年前。”
安东又大吃一惊,“什么?那么久?”
“没错儿,是有点反直觉,”我很满意安东的反应,“也就是说,人类历史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处于石器时代,不用怀疑,我们的祖先正是用这些简陋的工具征服了地球。”
“真是难以置信。”安东摇摇头。
从博物馆出来的时候,安东站在穹顶前,望着大峡谷两旁巍峨险峻的山岭和郁郁葱葱的丛林,对我说道,“我以前其实也知道人类是从猿类进化来的,但我们的教科书上只是一提而过,所以我几乎都已经忘光了。今天亲眼看到这些,感觉还是很不一样。”
“其实,这就是旅游局存在的意义,”我说,“其实地球上的这些遗迹都早就做成了数据库,只要接入泛银河数据网络,就能看到所有遗迹的全息影像,甚至还可以亲手触摸它们,和真实世界没什么两样。但是,怎么说呢……”我微微摇头,“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完美模拟每一个细节,但有些东西,是数字技术永远无法模拟的。”
“你是我见过最特别的导游。”安东看向我。
“谢谢,我会把这句话看作是对我的夸奖。”我不禁暗自得意起来,当然,其实我更希望他能给我来点儿小费。
“不过,你也是我见过的第一个导游。”安东又补充了一句。
我第一次希望自己抢话别这么快。
(本章完)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