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据】北宋汝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
修改于2024/04/30103 浏览物华茶馆
在北宋五大名窑,汝、钧、官、哥、定中,汝瓷为最。正所谓天下名瓷,汝瓷为魁。
“纵有家财万贯,不抵汝瓷一件。”
是天蓝瓶语录,也是对这件稀世珍宝的最好的诠释。

天蓝瓶
汝瓷在传世品中保存最少,据统计,目前传世的汝官瓷仅有76件;而天蓝釉刻花鹅颈瓶更是其中之最,堪称中国陶瓷发展史的巅峰。
它出土后便挤掉了河南博物院众多瓷器,一跃成为陶瓷类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院之宝”

它是我国的稀世珍宝,绝世无双。因其天蓝釉的形成,在于烧制过程中窑位与火候恰臻妙处,故成品率极低,传世更是极少。

北宋汝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
作为“汝瓷之冠”的天蓝瓶,为什么会出土在这个小小遗址呢?——它是被工匠私藏的珍宝!
赵青云先生说:“除去私藏,这是很难用其他理由去解释的。这样的储存,当然不会是当时窑场公开的储存,只能是烧窑工匠的私藏。因为烧的御用瓷器,是官窑,控制很严,不可能这样把好东西留下来,不去给皇帝的。工匠都是行家,既然冒着风险私藏了,他们自会挑选最好的来留给自己。只是没能带出窑场,或因其他突然变故,这些珍品,才留给了今天的我们。”

北宋时期,历任皇帝酷爱瓷器,当时瓷器烧造业空前发达,瓷窑遍布大江南北。
明清数位皇帝曾在景德镇组织御窑,将中国最优秀的工匠集结到景德镇,仿烧北宋五大名窑的瓷器。其他四大名窑,都曾仿得有过之而无不及,唯独汝官窑没能仿成。

近千年前神秘消失的汝官窑,同时也带走了它的烧制工艺。被后世称为瓷中极品的汝官瓷,究竟是如何烧制出来的,成为千年难解之谜。

北宋末年汝窑消失后,中国人为恢复汝窑,努力了将近一千年,但没有烧出一件达到当年烧制水平的器物——“造天青釉难,难于上青天”。
如今,相继有汝瓷厂家乃至杰出艺人宣称已经“找回”失传的汝瓷工艺,但烧出来的天青器物,与北宋汝官瓷真正的“天青”,不可同日而语。“天青”都烧不出来,何况“天蓝”。

在北宋烧制汝官瓷的时代,“天蓝”作品也是妙手偶得。而“天蓝”刻花者,独独河南博物院的这件天蓝釉刻花鹅颈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