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区齐纪

2020/09/25209 浏览活动
(自8月25日始,9月17日终,一天代表烽烟纪一年)
烽烟纪元年,数千豪杰齐聚帝国大陆,分七国,待四州,一场历经数百年浩浩汤汤的战争由此拉开序幕。期间英雄辈出,书写了关于他们的爱恨情仇。余于闲暇之际,寻村寨,访九州,又添二三事,作成此书,以戒后人。
烽烟纪二年,齐国两大世族奇门遁甲和天道宗崛起,呈现针锋相对之势,皆有互相吞并之意。
烽烟纪三年,年末,奇门攻郯城,天道攻腾城,皆未果。从以后的发展来看,正是耽误了这一年的时间,导致齐国在争霸中落后于六国,不得不令人扼腕叹息。
四年,天道宗宗主清悦以大局为重,率天道宗并入奇门遁甲,自此齐国奇门遁甲一家独大。奇门宗主岳川遵守约定,官职职位两家平分。
五年,此时奇门与天道初合并,成员间虽无大纷争,但小摩擦不断,幸好于大局无碍。年末,下郯城,但因为稍晚于楚,错失天下龙兴于野,令人痛惜。
六年,夏秋更替之际,下腾城。秋末,克费城。冬,收新盟,进饶安。攻东夷,未果。
七年,夏末,克东夷。秋末,下彭城。冬,进牟城。期间有些许摩擦。
八年,夏末,克历下,下平原。
九年中,攻即墨未果。冬初,复攻,下之。
十年,克杞城。
十一年,破曲阜。决议明年攻郡事宜。
十二年,分歧初现,原天道宗主清悦与奇门醉酒产生分歧,各提一种攻郡方案,后醉酒先退一步,实行清悦方案,未果。后复用醉酒方案,亦未果。
十三年,燕陈兵与齐楚边境,乐陵,高唐。时燕已下郡,与秦皆为公国。齐国内部压力倍增,原计划于年末攻郡,因燕陈兵边境,亦悉数陈兵于乐陵,高唐。冬至,燕挥师南下,连破乐陵,高唐,直取齐卫关卡泰安,进军卫国,下齐饶安。齐不能敌,败退。与此同时,韩举国之力伐楚,抢昆阳关口,奔袭取松阳。一时之间,齐楚两国危在旦夕。幸而西边秦国趁韩攻楚之际,出散关,入子阳。跨韩国,直入楚,助楚退韩。复又跨楚,领阳夏,进卫击退燕军。
此役自十三年冬始,至十四年初春结束,战局之瞬息万变,令人拍案叫绝。
十四年,韩加入秦齐楚魏联盟。初战败,国内形势陷入低迷,虽有秦楚后援,但已失去自信,不愿再起刀兵。唯有二十多人勉励振作,和秦楚援军收复边关,秦领乐陵,齐收高唐,与燕国陷入僵持阶段。秦主动让卫,齐楚战略重心向卫国转移。
十五年,齐楚在亡国的威胁下报团取暖,楚侯亲自入齐商议合作事宜,老将大王霸归隐,年轻将领唐龙初现锋芒。为表合作诚意,我齐军行军数月入楚境,助楚攻九江。楚侯于当年晋升楚王。
十六年,楚军集结于薛郡,后又赶往济北,助齐下济北,齐侯国历史正式宣告终结。齐楚对最终去向产生分歧。
十七年,最大乌龙事件发生在此年,齐本意助楚攻寿春,不想阴差阳错之下反被齐占领,遂直接奠定青云小筑进奇门的结果。
十八年,楚怀王趁齐休整之际突然登基,铁血手腕肃清齐部分官员,一时之间朝野轰动,后楚王公开道歉,此事便不了了之。奇门暂时沉浸在齐楚联合的喜悦之中,但此事也为以后埋下了祸根。年末,下平陵。
十九年,夏,攻桂陵。
二十年,13号,初,楚王诏令今年休整,于秋末却又再起刀兵,虽克楚县,却激化了齐楚矛盾。时楚已把持大部分朝政,原齐将领或撤职,或贬黜,一时之间,竟分不清是齐国的朝廷还是楚国的朝廷。齐廷名存实亡,故齐将领计划以巨鹿为入秦之资,不想却被怀王阻止。齐楚联盟名存实亡。时秦皇星辰登基数日即退位,墨涵称帝。怀王虽阻止秦攻巨鹿,却恶化了与新皇的关系。
二十一年春,齐惠公(怀王)昭告天下明后年将****,不少齐人连夜移城于卫。后怀王退步试图挽回,齐楚矛盾暂时缓和,夏末克黔中,冬占领临淄,惠公领临淄王。
二十二年,克薛郡,琅琊。攻琅琊前矛盾突然激化。
二十三年,克郢都,临淄王升齐王。冬,新帝陈兵周卫关卡延津,齐王交涉未果,反而给了秦国发兵缘由。秦帝当即撕毁盟约,齐王虽联络燕王求援,被秦帝打了空白战,趁燕援军未到速下延津,破齐楚延津联军,走泰安,取曲阜,三割据局面就此结束。
二十四年,17号,对齐王不满的原齐将领陆续入秦,齐楚联盟正式灭亡。后燕部分将领亦入秦。齐国正史就此完结。
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