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搞政治正确的SBI疯了?员工号称“把游戏产业烧成灰”?
2024/10/05575 浏览综合

文丨二七 审核丨菜包
排版丨鹿九
游戏圈最近又有了新的乐子,主角还是那个顶着LGBT旗子搞风搞雨的SweetBaby.inc(下文简称SB)。
SB这次没祸害什么游戏,也没继续向黑猴开炮,而是整了个史无前例的大活
——他们向整个游戏圈宣战了,号称要“将游戏行业彻底摧毁”。

这言论挺离谱的,因为SB是个寄生在游戏行业身上的咨询公司,没这行它就没饭吃,所以说这话就相当于要自砸饭碗。就,挺反智的,完全不像头脑健全的人会说出的话。
因过于弱智,咱一开始还以为这是什么反串演绎,是假新闻,可查询验证后,却发现这事竟是真的。
事情的源头要追溯到油管上一个名为“有色人种游戏开发者博览会“的演讲活动。
里面有位演讲者叫Wild,其生理性别应该是男性,但自称是非二元人士,由于无论用哪种性别代称称呼Wild可能都会被其抵制,所以下文会用“它”进行称呼。

它之前在加拿大国家电影委员会工作,也曾在软件公司负责数据处理,辗转多次后,才找到了真正适合自己的职务——做SB的叙事设计师。
其主要工作内容是为游戏公司进行多元化方面的创作咨询,简言之就是让游戏里的肤色多一点,角色丑一点、内容正确一点,战绩包括《自杀小队:杀死正义联盟》、《心灵杀手2》、《战神5:诸神黄昏》.......

介绍完自己的身份和成就后,Wild聊起了对游戏故事创作的看法:
“我们讲述的故事不该仅仅是娱乐,也该是我们引发讨论、维护集体价值观和信仰的方式,所以我们应该创作更好、更多样性、更具代表性的内容。”
翻译翻译就是——我们必须得加私货,而且不是偷偷的加,得光明正大!口号是私货在前,游戏在后!
说完这些后,Wild展示了一张PPT,并念诵了标题:“酷,那我为何在这里?”
咱真不理解这有啥酷的,大概是觉得自己能夹私货很酷?亦或是自豪能成为SB的一员?

总而言之,它以这种很生硬的方式引出了后续三个论点:
“我们需要更多酷儿(性别)故事。”
“一个更开放包容的世界。”
“将游戏业彻底摧毁。”

这也是它在SB工作的动力、目标与方向。
之后的演讲中,Wild还提出了令人惊诧的言论,比如说“没有白人的环境,才是讲述符多元化故事的最佳地点。”同时它还花了近十分钟的时间来批判昆汀与其作品《被解救的姜戈》,只因里面的白人角色拥有更棒的台词、更酷的死亡,以及黑人的故事不该由白人来讲述。
然后就没啥了。

从游戏叙事设计的角度来看,这二十八分钟的演讲就是一坨屎,因为你无法从中学到任何有价值的技巧、观点、思路。至于说为什么要“将游戏行业彻底摧毁”,它更是提都没提,搞的认真看完+全程用AI逐句翻译的我像个小丑。
还好,我在其他采访中找到了合理的解释。那是一期针对SB老板进行的简短采访,她表示,只有当自己这样的人接管游戏行业(内容创作)后,新的时代才会到来。

(Sweet Baby Inc. 首席执行官 Kim Belair)
咱猜测,Wild在演讲中想表达的,应该和它老板是一个意思,即接管而非杀死游戏行业,只不过用了夸张描述,或者语法不好用错了词。这很有可能,因为它的演讲很烂,各种词乱七八糟,Ai翻译起来没头没脑的。
也有另一种可能,那就是它真想杀死游戏行业,SB平台正是它为实现该目标选择的跳板,不过我觉得碳基生命应该整不出这种狠活。

无论目的如何,能把这种话放到台面上演讲,怎么看都挺离谱的,更离谱的是,Wild的演讲是一年前的,它老板的采访是三年前的,而至今为止,SB都未进行过解释,也未跟该员工的言论有过任何切割。
可见在SB内部存在怎样的共识,以及这到底是个多么混沌的组织。
理论上,经常跟它们接触的厂商应该是清楚这点的,清楚这群人有多自大、自恋,以及多没有实际价值。
那在知晓这些的同时,厂商们为何会愿意给SB钱来做咨询呢?总不能是资本家真的支持政治正确吧?

(SB的客户名单)
有一种说法是因为缺钱。
经过多年迭代,如今3A大作的开发成本已经高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高昂的价格,另市面上大部分厂商都经不起失败。像之前的《星鸣特攻》,成本就有个几亿美元,一朝暴死,搞的索尼伤筋动骨,不得不通过偷摸涨价来找补损失。

厂商们对此是毫无办法,毕竟游戏的销量是难以预测的,真正上线前一切未知。为降低风险,他们开始尝试招来更多投资,为此就需要获得资金管理者的青睐。
巧的是,因2020年的弗洛伊德事件,美国政治生态发生剧变,政治正确甚嚣尘上,成为了社会关注度最高的议题,一度能左右总统选举。

关注度高了,自然就会引来各路牛鬼蛇神,比如SB这样的投机者,亦或是掌管了海量资金的投资机构。后者的地位非常重要,因为他们促成了ESG投资指标和多元文化价值观的结合。
所谓ESG投资指标,是指一种可持续性的投资理念,注重的不是短期回报,而是被投资者在环境、社会、治理三方面的持续影响。比如将碳排放纳入考察范围、把员工福利视为重要标准,以及注重管理制度的透明性。到了现在,又多出了一条是否注重多元文化。

在2020年指标刚更新那会,大概是因为缺乏经验,投资机构给出的条件相当宽泛,只要支持多元化进步,就能拿到投资。许多游戏公司都想搭上了这股东风,为此它们有个问题急需解决——如何证明自己支持多元化?
由此便催生了SB这类咨询组织的诞生。它们往往集结了大量多元人士,是极度政确的机构,且不乏游戏业人士引领,能够给游戏公司提供急需的多元化支持,以帮助后者获得投资。

游戏厂商因此“接纳”了它们,进而产生了各种付费咨询业务,于是,一大批结合了LGBT内容的3A立项了。由于这个体量作品的正常开发时间在三到四年左右,就使得这两年游戏圈里出现了各种ZZZQ内容。
在这个商业结构中,SB等组织的位置相当尴尬,因为其属于纯粹的工具人、寄生者,只要投资者或厂商不认账,它们的存在就毫无价值。而如今,寄生者竟然生出了“接管游戏行业”的想法,这可真是贻笑大方。

在咱看来,与其夜郎自大,这些组织更应该收敛收敛,做好找下一家的打算。
因为它们已经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毕竟没什么比资本家更懂得趋利避害。

有《星鸣特攻》这类游戏珠玉在前,金融机构们一定会调整投资标准,游戏厂商也势必会回归常态,而伴随上下游需求的消退,SB这类组织也就没有了存在的必要性,只能狼狈的逃离,去追逐下一个“笨蛋”进行寄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