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轶闻录:漫去访友的角度考据扯淡碑
2024/10/18321 浏览综合
前言:十一假期过后,大家也陆陆续续地开始返工,扯淡碑决定带着收藏家与蝠桃瓶去旅游团建。联系了制盐砖,决定招待我们前往成都旅游,然而扯淡碑的性格…一切都是淡淡的,总是在团建的时候偷偷去别的地方睡觉!!为了让扯淡碑积极的参与公司团建,收藏家想到一个好办法:去往扯淡碑的故乡——河南淇县。我们的考据由此开始。

一、 “剜七窍玲珑心,摘穹隆北斗星”
河南淇县,古称朝歌。高空俯瞰,淇水蜿蜒,山川抱城,宛如一浑然天成太极图。
千年之前,浩然青天下,曾有人剜心于此,血溅高台。那心处留到今日,取名做“摘心台”。
殷商末期,纣王为了讨好苏妲己,为她建造了一座很高的塔楼,因为建造的特别的高,站在上面,好像能够得着天上的星星一般,因此取名摘星楼。纣王的忠臣比干拥有的一颗特殊的心脏,这颗心脏有七个洞,被称为“七窍玲珑心”。比干在封神榜中被封为文曲星,主管文运,成为北斗七星之一。文曲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主管文运的星宿,象征着文艺方面的才能或对文学及艺术的爱好。然而,妲己因嫉妒比干的智慧,蛊惑纣王,在摘星楼上摘下了比干的心,一代忠良就这样惨遭杀戮。之后,人们把摘星楼改叫做摘心楼。正因为纣王如此荒淫无度,最终导致了商朝的灭亡。
后世的人在这里建起公园,为了纪念这个悲壮的故事,为了记得那段遥远低吟的史诗。
这个公园便是摘心台公园,扯淡碑藏于淇县摘心台公园。

扯淡碑
二、历尽沧桑,随遇而安
世事如流水,扯淡碑几经迁移,未曾有损——因此他也一直好端端地游走世间,看见高楼成残垣,人死如灯灭。然后残垣起高楼,万象更新。
扯淡碑的历程充满了波折,但同时也伴随着幸运。它历经直奉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洗礼,却始终未受损害。
1948年,当八角楼被国民党军队拆除以建造炮楼时,扯淡碑依然屹立不倒,安然无恙。
在大跃进时期,许多石碑被用于修建水渠和水库,而扯淡碑依旧保持完整。
20世纪60年代,淇县农机公司在扯淡碑的原址上建立,但扯淡碑并未被拆除,而是被重新安置在农机公司的院内。
在“破四旧”运动中,扯淡碑被放置在农机公司的井台上。
改革开放后,随着旅游业的兴起,扯淡碑作为淇县的著名文物,被重新安置在摘星台公园,并得到了修复。除了下端缺失的“处”字,扯淡碑的其余部分基本保持了原貌。后来,为了更好地保护,还在其外部加装了玻璃护罩。这一切可谓苦尽甘来。
三、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数百年前,也许有个神秘的道人停留云梦山中,就此仙逝,留下一块石碑。那碑上留着他最后要对世间说的话,但就连这话——也看不出什么情绪。
扯淡碑的中间刻着“泰极仙翁脱骨”,右侧竖行小字是:“翁燕人,水木氏, 明末甲申年访道云梦山修真,事迹已详载甲申纪矣,余等不敢再赘。”由此推断,扯淡碑的作者是一位明末的“神秘道人”,自称“泰极仙翁”。而其中的事迹经考据为公元1644年李自成发动农民革命推翻明王朝,对于这场历史战事,“仙翁”为何“不敢再赘”呢? 历朝历代忠于职守的臣子都恪守着忠君爱国的遗训,而今老祖宗留下的江山在我辈毁于一旦,没能捍卫祖宗基业已让这位仙翁羞愧难当,现在竟让一个草莽之徒得势逞强,这胸中积怨该如何倾诉呢?直说的话自己的性命怕是难以自保,一直压在心中又觉悲愤难耐。无奈之下,“扯淡”二字便刻碑圆首上端。

扯淡碑碑文
他对这世间留恋否?愤懑否?仍存盼望否?
也或许都有,人类就是这样复杂的生物。
回望“仙翁”一生,不断经历着战争之痛,间杂亡国之恨,看来看去越发颓唐起来了,在人生的泰极否来之际,已将世界看透了,无论怎样的盛世王朝,多少的千秋功业,什么功名利禄,生死富贵,到头来不过是过眼云烟,都将被岁月的黄沙湮没于无形。但你说他还留对世间留恋吗?还有对郁郁不得志的愤然吗?还对明朝的复兴有希望吗?可能连仙翁自己也不知道,人就是这样复杂的生物。
但扯淡碑醒来时,什么也没感受到。那是一个平凡的晴日,山中四季不分明,只知道未曾落雪。
他睡去、醒来,在山中漫游,听花鸟鱼虫说话,并不回答。
在未进行考据时,我总有一个疑问:为什么扯淡碑的器者形象在主线剧情中总是云淡风轻?或许,这正是“仙翁”留给世间的最后姿态。他经历了太多的风云变幻,见证了太多的兴衰更迭,最终选择了一种超然的态度来面对这个世界。他不再为世事的纷扰所动,不再为人间的悲喜所牵,他选择了一种更为宁静和淡泊的生活方式。
“他或许将永远矗立在那不辨春秋的山野间,昼夜仰望。但那一天他迈出一步,走向人世,明白自己终究从人世间来,唯有向此去。”

参考文献:[1]徐继英.淇县“扯淡”碑的若干特征及文化意义[J].社会科学论坛,2016,(02):236-243.DOI:10.14185/j.cnki.issn1008-2026.2016.02.026.
[2]高水然.“扯淡碑”碑文试释[J].寻根,2000,(04):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