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迹遗闻 | 裂渊启祸,煌犼纷争

昨天 18:44226 浏览综合
大荒初建,其所蕴灵力温润纯净,万物共荣,神人与妖共生而不扰。
镜花之力既孕育大荒,亦于无形中化界为障,隔绝灵浊,被后世称作“虚荒界限”。
TapTap
界限既成,使灵气难渡其外。
界限之外,灵气既绝,秽浊愈炽。
虚渊深处,本就为混沌初开时残留之浊气余息,潜藏于界限外之阴影,不声不响地孕育着不可测之变……
界限之内,煌执道德之理,以仁德教化众灵;犼持法度之道,以律法建制天地。二神共治,四方敬服,大荒得享久和。
TapTap
彼时,我游历大荒,踏遍山川河泽,以一百八十载遍访世间生灵,终归东荒隐居,于桓山幽谷潜心著书,志在修养天地万象之理。
然盛世之下,暗流涌动。虚渊之秽悄然聚势,其气不断冲击界限,激起涟漪。
最初裂纹如丝,隐于崖壑幽谷之间,鲜有人察。
然年岁递进,裂缝渐深,秽气自中逸出,与大荒之灵交错,遂生异象异象:
草木枯荣无常,灵兽暴走成狂,精怪失智为祸。此为“凶兽”初现。
TapTap
它们原为温顺之灵,或修行之妖,皆因秽气侵染,形貌扭曲,五识尽失。
怒啸之下,十里茂林化作血土,百年古寨顷刻无存。
至此,煌、犼二神始聚首议事。
TapTap
煌主张封锁虚渊裂缝、封印秽源或重建神阵、斩断灾根。
他言道:“天地初分,灵浊自应殊途。秽气之乱,当以神力平之。”
而犼则另执一言:“灵气虽可造世,但浊者更可破局。若能御其性,转其力,或能造就新纪。”
煌斥其言为乱世之祸:“浊气剧毒,侵蚀生灵。所染之兽,非生非死。此道岂可行于世?”
犼不屈,冷言道:“若世世唯依灵气,则大荒永囿清寡。变,方有生。”
自此,神座分歧。随二神之志而起的神人与妖灵,亦渐成三分之势:或归煌派,主清净封印之道;或投犼侧,倡浊力转化之法;亦有中和者,冀望兼容并蓄,以调危化变。
然一切尚止于论争之际,桓山突变。
TapTap
桓山,云雾缭绕、鸟语花香之地。
某夜星沉,其巅忽现虚空裂隙,浊气如潮汹涌,嘶啸震谷。
无数凶兽从中奔涌而出,咆哮若雷,袭入桓山幽境。我自启五重封阵,誓死守护。然势单力孤,终力竭法尽。
TapTap
危难之际,煌现。其身素朴,挥袖间金光炽烈,万兽焚散。煌亲引我脱困,道:“秩序将崩,可愿随吾共护此世。”
我默然久立,于断崖之上目睹山林焦土,知避世已难遂愿。翌年,遂入夏州,拜入煌座,辅政为臣,任辅佐官,参治大荒。
然裂缝不止于桓山一隅,自西疆至北漠,虚渊之痕如蛛丝蔓延,凶兽之潮汹涌而至。为遏此劫,煌与犼并率诸神出征,鏖战连年,血染山河。
TapTap
煌派执清明之志,誓斩浊源;犼派虽同御外敌,却亦暗中取凶兽之骸,密炼其中浊力,意在窥其奥义。
TapTap
战火蔓延至日月山。十二月之地,原为天地时序之核,由常羲守护,由常羲守护,调寒暑、定阴阳。
裂缝骤起,凶兽围山,常羲竭力一战,却终不敌其数,虽保住月灵,却使月轮残破,自此阴晴圆缺之象始现,天地节律不再恒常。
战后,凶兽虽退,伤亡惨重。煌与犼再议善后,却分歧更甚。煌欲净灭一切被秽侵之兽,以绝后患;犼则持力可用之念,斥煌为前路之碍,屡起争端。
终,煌不得不应战,然立誓三章:
一,不得主动攻伐同道(犼派)性命;
二,先断灾源,再问归属;
三,护大荒众生为大义之本。
至此,裂缝未平,秽气未止,诸神心志早已殊途。
镜花之光犹照大荒,然其辉难掩众心之异。大荒将入乱世,神人妖灵,各行其途。
天道未倾,烽烟四起,苍穹之下,人心分野,皆已种下序幕。
TapTap
5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