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称”设计理念领先几十年”的IV号衍生型——IV号(Rf.K43)

修改于06/16895 浏览综合
TapTap
        各位指挥官周末好,本周我们来介绍一辆10年前在互联网军迷圈被吹得神乎其神的IV号坦克衍生型。因其造型略显科幻,加之无后坐力炮+机炮的武器组合,酷似现代步兵战车的配置,而被某些德棍吹嘘为“设计理念足足领先其他国家几十年”!甚至还称:该车甚至打算安装自动瞄准系统,红外探测系统,以及反坦克导弹等设备,如果其能在二战时期出现,将可能掀起一阵装甲领域的变革……之类巴拉巴拉博眼球的话。
TapTap
       那么其真实情况如何呢?我们不得不先介绍一下该衍生型的主武器,这是一款名为LG40由德国莱茵金属研发的无后坐力炮。这是第一款参加实战应用的无后坐力炮。由于该炮的装备对象为空降部队和山地部队,因此炮身采用了轻合金制造,使得战斗全重仅为145公斤,并可以拆分为4个部分进行空投运送,作为一种能有效对抗装甲目标的武器,这使得德军伞兵的攻坚能力得以提高。
TapTap
       LG40无后坐力炮怕的口径为75mm,炮口初速365m/s,同时具有+42至-15度的俯仰角,使得最大射程可以达到6.8公里。同时该炮也可更换为105mm口径的炮管,这种型号被称为LG40/2。不过该炮在发射时,后方50-100米都属于可能被尾焰波及的危险区域,因此空降兵部队规定在使用时,炮手和弹药都不可以处于该区域内。
TapTap
        鉴于该炮的反坦克性能不俗,恰巧1943年时克虏伯工厂也接手了该炮的生产工作,克虏伯生产的版本德语称为:Rückstoßfrei Kanone 43(简称Rf.K 43),军方也产生了将其安装在自行式底盘上的念头。而根据盟军战后缴获的资料来看,IV号坦克便是该项目选中的底盘,虽然资料中并未提及具体是IV号哪个型号的底盘,但根据木质模型的3个拖带轮,很可能是IV号J型。除了这两门无后坐力炮之外,原本主炮的位置被更换为一门MK103型机关炮,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机炮的炮盾款式与III号坦克的相同,尺寸较大,上面有炮手和填装手的观察窗。
     
       至于该车的若真的投入实战的战斗力如何,想必大家一定注意到了它的一个硬伤!这便是填装手该如何给固定在炮塔外侧的LG40填装弹药,从弹闩位置上来看,填装手必然是要从炮塔两侧的舱门探出车身。这种做法不仅十分危险,对填装手的腰腹部力量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否则一旦车身颠簸或者炮塔旋转,都有可能因为重心不稳导致弹药脱手,或者连人带弹甩出车外。另外,这货可是有两门炮需要伺候的,一个填装手能否应付得来都很难说,估计车长和通讯兵也要帮着忙活了。
39
4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