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新风】一篇了解唐代“五姓七望”贵族政治与长安生活
全新君主李世民7月24日同步上线
参与方式:关注发帖账号 + 回复活动帖
结束时间:2025-07-24 12:00:00 自动开奖
五姓崔卢,天下仰止,七望门第,世所共钦。
长安灯火煌煌,照见朱门绮宴。市井烟火袅袅,升腾百姓悲欢。
《捣练图》唐 张萱
捣练图:描绘的是贵族妇女“捣练缝衣”分工合作的生活场面。全图12个人物分为三组,起首是捣丝。中间是缝合,最后是把绢拉直,熨平。其中还有三个可爱的孩子。增加活泼趣味。
唐,一个被后世无数次追忆的黄金时代。既有诗仙李白笔下“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迈,也有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悲凉。在这个时代,门阀士族依旧掌控着帝国的政治命脉,而长安城的坊市之间,却流动着最鲜活的市井生机。
一、贵族政治
唐代虽以科举取士,但门阀士族仍是权利核心。最具影响力的当属“五姓七望”(崔、卢、李、郑、王五姓,其中崔、李各分两支,合称七望)和“关陇贵族”。这些世家大族通过累世官宦、经学传家和文化联姻,形成了盘根错节的政治网络。他们垄断政治、婚姻与文化资源,甚至能与皇权分庭抗礼。
山东之人质,故尚婚娅,其信可与也;江左之人文,故尚人物,其智可与也;关中之人雄,故尚冠冕,其达可与也;代北之人武,故尚贵戚,其泰可与也。五姓七望尤其以山东士族为代表,他们自恃门第清高,在婚姻上极为讲究,有载“高宗朝,以太原王,范阳卢,荥阳郑,清河、博陵崔,陇西、赵郡李等七姓,恃其族望,耻与诸姓为婚。”



谱牒(pǔ dié):是古代记述氏族世系的书籍,是伴随着家族制度而来的记录家族血缘关系的文献。
五姓七望和谱牒制度关系密切,这种制度是维护世家地位的核心工具,通过记录家族世系、婚姻关系及官职,确立社会等级。该制度的形成可以追溯到魏晋九品中正制的确立,世家大族垄断人才推荐权,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唐太宗李世民出身关陇贵族,对山东士族(五姓七望)的傲慢深感不满。为削弱其影响力,贞观六年(632年),太宗命高士廉等人修撰《氏族志》,明确要求"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然而初稿仍将山东士族崔民干列为第一等,太宗大怒,亲自干预修订,最终将皇族列为第一等,外戚次之,崔民干降为第三等。

全新君主李世民7月24日同步上线
"我与山东崔、卢、李、郑,旧既无嫌,为其世代衰微,全无冠盖,犹自云士大夫......我不解人间何为重之?"

*全新君主藏品同步上线
然而,即便经过这样的政治打压,贵族的实际影响力却并未减弱。《唐会要》记载:"后房玄龄、魏徵复与婚,故望不减"。

魏徵
九品中正制下,世家通过荐举权垄断官职。唐朝宰相中80%以上出自五姓七望,如博陵崔氏出16位宰相,赵郡李氏出17位。家族世代积累的经学、文学传统使其在科举中占据优势,如范阳卢氏,在唐朝进士及第者超百人。世家拥有大量田产、部曲(私兵)及地方影响力,形成“双家化”模式(地方与都城均有势力)。
其次是社会地位与婚姻特权。世家通过内部通婚保持血统“纯正”,甚至蔑视皇权。唐太宗欲与五姓联姻遭拒,宰相薛元超称“未娶五姓女”为人生三大憾事,唐文宗为太子求娶荥阳郑氏女亦被拒,感叹“我家二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耶?”唐高宗颁布《禁婚诏》禁止五姓通婚,反使其更显“稀缺性”。
除了“五姓七望”与“关陇贵族”之外,江南士族与鲜卑贵族在当时也有一定的影响力。比如以兰陵萧氏、琅琊王氏为代表的江南士族,文化底蕴深厚。也有以元氏(拓跋氏)、于氏(勿忸于氏)为代表的鲜卑贵族。

中国历史上的10大家族
唐代贵族生活极尽奢华,其中马球与饮茶成为彰显身份的重要标志。这两种娱乐活动不仅反映了贵族阶层的审美趣味,更与唐代的政治、外交和经济密切相关。

*唐代风靡一时的贵族运动“马球”
太宗常御安福门,谓侍臣曰:'闻西蕃人好为打球,比亦令习。
马球(击鞠)不仅是娱乐,更是身份象征。唐玄宗、唐僖宗皆是马球高手,贵族子弟甚至以球技高低论英雄。



此外,茶饮文化在唐代兴起,贵族尤其讲究。陆羽《茶经》的问世,使饮茶成为风尚。贵族们不仅品茶,还通过“茶马古道”与西域、吐蕃贸易,茶叶成为重要的经济商品。

在唐代茶文化兴盛的背景下,平民阶层的饮茶习俗呈现出独特的发展轨迹。与贵族讲究"二十四器不可缺一"(陆羽《茶经》)的精致茶道不同,平民饮茶更注重实用性与普及性。据载,当时"茶坊酒肆"已在市井普及。原料上,多采用价格低廉的粗茶,烹煮方法上,往往直接将茶叶投入沸水烹煮,与贵族"三沸"(《茶经》)的讲究程序形成对比。

*唐代煎茶法
如张文规《湖州贡焙新茶》:“凤辇寻春半醉归,仙娥进水御帘开。牡丹花笑金钿动,传奏湖州紫笋来。”王建《宫词》:“延英引对碧衣郎,江砚宣毫各别床。天子下帘亲考试,宫人手里过茶汤。”都细致刻画了唐代宫廷茶事场景。

大唐仕女

《唐人宫乐图》 唐 佚名
唐人宫乐图(唐代宫中的茶道):描绘了宫中女眷宴饮行乐的场面,共画十二位人物,环案而坐,吹奏畅饮,美人香茶令人沉醉。画面以巨型方桌为中心,活动内容可分为品茗、奏乐和行酒令三部分。中央是一张大型方桌,后宫嫔妃、侍女十余人,或围坐、或侍立于方桌四周,团扇轻摇,品茗赏乐,意态悠然。方桌中央放置一只很大的茶釜(即茶锅),画幅右侧中间一名女子手执长柄茶杓,正在将茶汤分入茶盏里。她身旁的那名宫女手持茶盏,似乎听乐曲入了神,暂时忘记了饮茶。对面的一名宫女则正在细啜茶汤,侍女在她身后轻轻扶着,似乎害怕她醉茶的样子。除了茶碗以外,还有一些青绿色的器具,或是放置茶具的、或是果盘,里面装了佐茶小零食。

*法门寺出土的唐代宫廷茶具


唐·鎏金飞鸿毬路纹银笼子(存茶罐)、唐·鎏金银龟盒贮茶器(也有学者认为其为香炉)
尽管五姓七望在唐初仍显赫,但随着科举制度的完善,寒门士子逐渐进入权力中心。科举制度的实行打破了世家对仕途的垄断,寒门士子得以通过考试入仕。虽初期世家仍占优势,如博陵崔氏、范阳卢氏通过科举维持影响力,部分家族(如荥阳郑氏)适应科举(中唐后出现“郑半朝”现象)。唐太宗、武则天等通过修订谱牒、扶持寒门削弱世家。
安史之乱后,旧贵族势力进一步削弱,新兴官僚阶层崛起。到晚唐时,门阀政治已成明日黄花,社会结构逐渐转向以科举官僚为核心的新秩序。直至黄巢起义期间,士族聚居的洛阳、长安遭洗劫,大量世家成员被杀,田产被毁,失去经济根基。世家大族衰落。
二、长安生活
长安城的繁华与百姓的日常
长安(今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化都市,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座人口超百万的大都市。据《长安志》记载,长安城周长约36公里,面积达84平方公里,远超同时期的君士坦丁堡和巴格达。东西两市商贾云集,胡商、波斯人、粟特人穿梭其间。

粟特商人

粟特胡姬(胡人酒店中的卖酒女)

波斯丽人
天宝九载,波斯遣使献火毛绣舞筵、长毛绣舞筵、无孔真珠

吐蕃丽人
贵族多居住在城北的"勋贵坊"。有载:"三品以上听于坊内作高楼。"考古发现的太平坊、兴道坊等贵族住宅遗址,面积多在10亩以上,设有园林、马球场等设施。
城南则是平民聚居区。有载平康坊为"妓女所居之地",崇仁坊"多是乐器行"。这些区域市井气息浓厚,酒肆、茶楼林立。

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白居易《登观音台望城》
长安的科技与基建也领先世界:砖砌地下排水沟(考古发现宽2米、深1.5米),街道两侧植槐树、柳树,“槐衙“成萌,每坊设“武侯铺”,夜间巡逻防火。

朱雀门是隋唐长安第一座宫殿,大极宫的正南门。城门外叫做朱雀大街,这条街道是整个长安的中轴线,将城市一分为二。朱雀大街是唐长安城的南北中轴线,作为连接皇城正门朱雀门与外郭城明德门的御道,其规格冠绝全城。据考古实测,大街宽度达150-155米(约合唐制50丈),相当于现代双向16车道规模。《长安志》记载其"广百步",两侧挖有宽3米、深2米的排水沟,路面经特殊夯实处理。

大雁塔
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为保存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最初五层,武则天长安年间将塔身改至七层,此后一直保持着七层的外观至今。
贵族夜宴极尽奢华。《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宁王宫有乐妓数百,每宴宾客,即令奏乐。"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描绘:"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版本新增70+文物(图中为部分)
与贵族相比,在唐代严格的等级制度下,普通百姓的生活呈现出鲜明的阶层特征。农民在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的框架下艰难谋生,据载"凡丁岁役二旬,若不役则收其庸,每日三尺"。城市中,工匠被编入"短番匠"体系,需定期为官府服役,商人虽可致富,但《唐律疏议》明确规定其"不得预于士伍"的社会地位。

百姓孩童
为了更好的耕作,唐代劳动人民发明了曲辕犁。和以前的耕犁相比,不仅更小、更轻便,而且便于调头和转弯,操作灵活,节省人力和畜力。

莫高窟第445窟曲辕犁 盛唐
图右下角一农夫扬鞭挽牛耕地,用的是唐代最先进的曲辕型。图上部一人弯腰持镰收割,一人捆扎,一人挑运粮捆,另有两人持连枷打麦秆;扬净的粮堆上有斗、斛等器具。
长安城内的百姓生活在坊墙的区隔之中,《唐律疏议》规定:"诸坊市邸店,楼皆不得起高阁临人家”。考古发现长安普通民宅面积多在20-30平方米,与贵族"十亩之宅"形成鲜明对比。虽然《唐会要》规定"五品以上不得入市",但贵族参与的经营依然"店肆如鳞"。
夜市突破宵禁在崇仁坊等地悄然兴起,平民的娱乐生活也有看杂戏、听俗讲(民间说书)、或去寺庙赶庙会等活动。

唐女乐手
在日常生活方面,百姓服饰受到严格限制,《唐会要》规定"流外及庶人,服色用黄",饮食则以"胡饼"等简单食物为主,与贵族"钟鸣鼎食"的宴饮形成对比。虽然制度上禁止庶民穿着鲜艳颜色,但民间实际上存在"逾制"现象。据载"商贾富人,厚葬越礼,邈相效仿,既竭家产",这种“僭越”行为在服饰方面同样存在。
贵族文化对民间也有影响,比如婚嫁,有载庶人婚礼"假绛公服",民间新郎常被称为“官”,模仿官员打扮,以示尊贵。敦煌壁画中的婚礼场景证实了这一风尚。贵族流行的"花钿"妆容和赏牡丹习俗也逐渐被平民效仿。形成“上行下效”的风气。

婚嫁图 晚唐 莫高窟第 12 窟
画面描绘了晚唐时期的婚嫁场景,面面左侧为参加婚宴的宾客,高朋満座。右側人群中,俯身跪地的男子是新郎,身辺低首作揖的是新娘,两位新人前方放餐的是彩礼和镜子,渲染出热闹喜庆的氛围。


唐代的“五姓七望”曾辉煌一时,但随着科举制度的完善和社会流动的加速,贵族政治逐渐衰落。长安城的繁华背后,是贵族与百姓截然不同的生活图景。然而,正是这种多元交融的社会风貌,造就了大唐盛世的独特魅力。
贵族打马球,赏牡丹,烦恼联姻对象不够清流的同时,市井百姓也在就着胡饼喝野菜粥,听着俗讲担忧里正来催租。长安城的中,贵族与平民在各自的轨道上运转,却又在茶香酒肆、节庆庙会中偶然交汇......朱雀大街上不仅有贵族的马车,也有百姓的双足。这种奇妙的共存,构成了大唐最真实的一面,既有森严的等级制度,又有作为人涌动着的鲜活。

💮大唐福利
王上们来聊聊你眼中的长安城吧~或者有什么其他感想欢迎王上们畅所欲言
我们将在全平台留言里抽取10名王上送出:
互动有礼——错金银镶嵌铜骰立体冰箱贴*1

💮活动时间
7月6日至7月24日12:00
💮活动规则
1、玩家在本帖下方留言自己的想法即可参与活动;
2、获奖名单将在活动截止后60个工作日内公布,在此期间请留意平台消息;
3、获奖名单公示期3天,若有异议在公示期间提出,将对有异议的名单进行重新审查,如有发现问题将进行修改。如果超过公示期没有异议,以公示期结果为准发放奖励,奖励将于30个工作日之内发放!如遇到特殊情况可能会再延期发放,敬请谅解;
4、若回复内容与本次活动主题无关,则被视为无效回复,奖品将顺延至符合参与条件的下一楼;
5、参与活动需在本帖子下方进行回复,若回复他人评论或单独发布内容不视为参与活动;
6、每个玩家仅有一次获奖机会,不可重复获得;
7、本活动不支持刷楼,如连续回帖超过3楼,将取消获奖资格;
8、如中奖楼层违规,奖励将顺延下一楼层,评论中不得包含违反社区条例的内容;
9、有效回复需至少达到30条,否则取消活动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