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的耐心和技巧
07/11234 浏览综合

作者 | 安不啦(杭州)
七年之后,腾讯对育碧的持续投资,终于开始阶段性收获。
本周二(8日),腾讯游戏发布通知,宣布成立K9合作部,负责与育碧的相关业务。原K1合作部助理总经理陈侃将担任K9负责人,向腾讯集团高级副总裁马晓轶汇报。
陈侃是《穿越火线》系列的发行负责人,从2023年开始就负责《彩虹六号》《舞力全开:派对》等育碧系产品的发行和IP合作业务。
成立新的专门部门,是个明显的信号。腾讯与育碧的合作,已经进入全新的阶段。根据腾讯游戏的通知,K9将首先以代理发行和IP合作业务为出发点,逐步推动育碧的核心IP向长青化品牌转型。

在腾讯游戏的战略中,国外头部公司/工作室和顶级IP的合作,是关键一环:既可以通过发行代理和手游改编,在国内获得丰厚收益;又可以借助顶级IP的杠杆,打开海外市场。
但顶级工作室和IP作为稀缺资源,并不容易拿到手。在这个方向的推进上,腾讯显示出充分的耐心、策略和技巧。
育碧就是其中一个典型例子。
最迟从2018年开始,腾讯就一直通过投资、代理发行、IP合作运营等各种方式,加强与育碧的合作关系,并且增强自己的影响力。
2018年,维旺迪对育碧发起恶意收购时,腾讯就曾扮演白衣骑士的角色,以3.69亿欧元购入育碧约5%股份。
2022年,育碧再次遇到困难时,腾讯又继续出手,将对育碧持股提升至9.99%;同时又通过育碧创始人Guillemot家族基金间接持股6.83%。
去年,育碧的危机再次出现,《刺客信条:影》《星球大战:亡命之徒》等糟糕的表现,以及自身各种丑闻缠身,拖累其股价跌至最近十年最低点。
面对来自育碧新的注资需求,腾讯要求在董事会拥有更多话语权,包括控制现金流分配,但遭到Guillemot家族的拒绝。

过程中,引起股东们也表达了对育碧管理层的严重不满,甚至有股东敦促育碧将自己出售给私募股权机构或者腾讯。
多方博弈好几个月后,最终达成了新的方案。今年3月底,育碧将《刺客信条》《彩虹六号》《孤岛惊魂》三大核心IP的特许经营权剥离,成立单独的子公司。腾讯以11.6亿欧元注资,持股25%。
在此之前,腾讯与育碧尽管有IP合作,但成果一般。
例如,在腾讯2008年第一次购入育碧股份后,双方曾确认腾讯代理《彩虹六号:围攻》的PC版国服;
2022年那轮增持后,曾公布了三款IP授权手游,《刺客信条:侠隐》《全境封锁:曙光》《彩虹六号:围攻》。
但前两款都做了延期上线处理,而后者直到去年8月才获得版号。
可想而知,整个过程中的扯皮和效率低下。直到今年,双方的合作开始加速。今年4月的腾讯游戏2025Spark发布会上,《舞力全开:派对》手游首曝,实际上这款游戏2023年就获得版号。
而此次,腾讯游戏成立专门的合作部门,标志着其在育碧体系获得了更大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对育碧系IP的开发也将会进一步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