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N 华硕微软合作掌机 ROG Xbox Ally X 上手试玩报告
13 小时前11 浏览综合
在 PC 游戏掌机充斥市场的当下,每一款新机型或设备总会有一些你希望它们能做得更好的地方。无论是卡顿的软件、不趁手的操作方式,还是无法游玩特定游戏库,掌上游戏 PC 始终存在某种形式的缺陷。但是,在短暂体验 Xbox Ally X 后,我认为在今年冬天的圣诞假日季这款设备发售之时,我们可能将迎来最接近完美的游戏掌机。
Xbox Ally X 和 Xbox Ally 是由 ROG Ally 的制造商华硕,与微软合作打造的一款即将发售的掌上游戏 PC,这款设备专为 Xbox 平台设计。诸如配备专门的 Xbox 按键以快速打开 Xbox 应用、简化了应用程序本身以及针对 PC 游戏做出了优化,使其无需调整过多设置即可正常运行等等,诸多细节改进使之在众多现有掌机中尤为突出。这些细节设计固然重要,但图形处理性能同样是关键,特别是这些系统需要运行现在以及未来发售的 PC 游戏。

规格参数解析
首先,我们来看看这款设备的规格。Xbox Ally X 是旗舰型号,搭载 AMD Ryzen AI Z2 Extreme APU、24GB 内存和 1TB 固态硬盘,配备 80Wh 电池;基础款 Xbox Ally 则采用 Ryzen Z2 A 芯片、16GB 内存和 512GB 固态硬盘,配备 60Wh 电池。两者使用相同的 7.0 英寸屏幕,这是一块 1080p(1920x1080)分辨率的 IPS 显示屏,刷新率为 120Hz,并支持可变刷新率(VRR)和 FreeSync 以减少画面撕裂。由于仍在测试和优化中,官方尚未公布电池续航时间。
这里向不熟悉 PC 硬件的用户介绍一下,AI Z2 Extreme 是 Z2 Extreme 的最新改进型号。这是一款非常强大的 APU(高级处理单元),是目前便携式游戏一体处理器最前沿的产品。这款芯片在 CES 2025 上发布,是当前顶配 ROG Ally X 所搭载的 Z1 Extreme 的下一代产品,而 Z1 Extreme 本身的性能就已经很强了。虽然我只体验了 Xbox Ally X,但我们已知基础款 Xbox Ally 的性能表现将明显降低,因为 Z2 A 芯片比 Extreme 版本弱得多。Legion Go S 搭载的 Z2 Go 性能令人失望,而从硬参数来看,Z2 A 似乎与之类似,纸面性能表现平平。然而,如果这意味着更平价的设备,同时还能保持可玩的帧率而不牺牲太多画质,那也不一定是件坏事。

虽然没能体验到基础款 Xbox Ally,其实际游戏表现未知。但我不得不说 Xbox Ally X 提供了非常好的游戏体验。我以 1080p 高画质、AMD FSR 3.1 质量模式、16 倍各向异性过滤的设置游玩了《战争机器:重装上阵》约 15 分钟,全程保持流畅的 60 帧 —— 需要注意的是,系统在 Turbo 模式下运行,提升了功耗以换取更高性能,不过代价是发热和电池续航。当然了,《战争机器:重装上阵》也是一款 Xbox 360 时代游戏的重制版,我不是在贬低这款游戏在原版《战争机器》上作出的重大改进,但运行这款游戏显然不同于以最高画质运行《毁灭战士:黑暗纪元》。这也意味着,我们还没有见识到 Xbox Ally X 上 Z2 Extreme 的所有潜力。
我期待在未来深入测试这台机器的性能,并运行更多配置需求更高的游戏,但目前我只能基于实际体验来做出评价。然而,技术的重大飞跃并不一定体现在画质和帧率上,因为任何使用过 Windows 游戏掌机的人都知道使用体验有多糟糕。原版 ROG Ally 上的 Windows 11 用户体验只能在「尚可」和「极其糟糕」之间波动,而这正是新系统致力于解决的最大问题。
用户体验至关重要
Xbox Ally 系列设备通过新开发的 Xbox 应用运行一个超精简版 Windows 系统。这台机器终究是一台 PC,不过这版 Windows 系统经过魔改,去除了不必要的进程,并推迟了与游戏运行无关的任务,同时保留了其他应用的兼容性。Xbox 应用也得到了改进,可通过手柄轻松操作,并在熟悉的界面中整合了更整洁的游戏库。更方便的一点在于,Xbox 应用允许你从 Steam、Epic Games 以及 GOG 等其他平台导入游戏,从而将所有游戏集中在一处,通过 Xbox 应用统一管理,实际上是将其变成了一个万用启动器。

这台设备仍有改进空间,在游戏和选项布局上,Xbox 应用本身的设计可以更直观和用户友好,我希望在其正式发售前能有所改进,目前的系统仍是早期版本。我对其 AI Copilot 的集成也持保留态度,游戏掌机似乎并不需要这种 AI 的加持。是的,搭载的 Ryzen AI 处理器使这类功能成为了可能。但微软所宣传的 AI 能帮玩家在游戏中寻求帮助和指南,在我看来不太靠谱。
Xbox Ally 的另一大进步是其人体工学设计;想象一下将 Xbox 手柄一分为二,中间夹上一块屏幕和性能强大机器。这款设备的握持感就像手里有一个真正的手柄,因此具备专业游戏平台应有的舒适性和性能表现,而这是原版华硕 ROG Ally 设计最大的缺点。我认为在人体工学方面,这款机器与 Steam Deck 不相上下,但 Xbox 的摇杆布局、按键手感和力反馈扳机让 Xbox Ally 更胜一筹。但是缺点是体积较大,宽 290.8 毫米,高 121.5 毫米,厚 50.7 毫米,虽然完整的手柄式握把很棒,但它确实不怎么轻薄。在同类产品中,这台设备算不上是最便携的,但我觉得这也是必须做出的妥协吧。
新技术不便宜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售价。强大的硬件、精简的操作系统以及游戏掌机理想的人体工学设计,这些都是 Xbox Ally X 着重解决的问题。但代价不能是以高昂的价格将大量潜在用户拒之门外。我猜这就是基础款 Xbox Ally 希望填补的定位,但基于目前的纸面参数,我对这款机器的性能仍然保留意见。因为距离发售尚有时日,且市场条件瞬息万变,华硕和微软尚未公布机器的价格区间。但我可以保证这款旗舰掌机不会便宜 —— 而类似规格的机器就算在同类产品中「合理定价」,对主机市场来说仍会是天价。
无论 Xbox Ally X 的定价如何,最关键的一点在于它正在积极推动 Windows 和 Xbox 生态去融合适应掌机 PC 平台。通过日后不断迭代,这台设备势必将有更多改进优化,而未来其他掌机也有望利用这些技术进步。因此,即便 Xbox Ally X 不是你的菜,你也很可能会在其他感兴趣的掌机上看到它所带来的影响。希望最终能带来一个玩家厂商平台多方共赢的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