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之约---跨越时空与阵营的燃烧岁月

修改于07/17140 浏览综合
      第一回 上圭之战 大破张角
  某年某月某日,街亭。
  “主公何忧?”阚泽前来觐见,只观主公紧锁眉头,心神不安,踱步沉思。
  孙权转身见是军师,便曰:“郿县董卓如枕边之狼,武都马腾亦如猛虎近榻,吾麾下虽有精兵良将,奈何城小势微,资源匮乏,恐难自保矣。”
  阚泽谏曰:“主公勿忧,董卓素有野心,不足与谋;马腾性格贤厚,可与之建盟,共御外敌。”
  孙权听闻大喜,曰:“军师此言妙计,若与马腾携手,不惧董卓矣。但不知军中何人能担此重任?”阚泽自荐曰:“吾愿亲自前往。”
  孙权心安,随即置备厚礼,精挑马匹,选良辰吉日,亲送阚泽一行出城,向武都进发。
  时隔多日,武都方向探马急报,马腾应允结盟,孙权大喜,大摆筵宴为阚泽接风。
  无墙不透风,建盟之事外传,各路诸侯人人自危,纷纷效仿,使者往来不绝,建盟成风。时隔不久,便确立了两大对立阵营:街亭孙权、武都马腾、南安曹操、南乡刘备意与携手共进;郿县董卓、扶风孙坚、五丈原孙策、巴西司马懿愿共御敌。
  盟约已定,孙权再无后顾之忧,野心随之膨胀,招兵买马,训兵屯粮,择日便赐宝与太史慈,拜为上将,遣兵一万余直取上圭城。
  不日,大军于上圭城外摆开阵势,太史慈亲自催马上前,大喝道:“吾乃街亭上将太史慈,城内贼寇还不快快投降!”
  但见一黄袍道士立于城墙,大声笑曰:“哈哈哈,区区小将也敢前来劝降?岂知吾乃黄天在上,立地为王也!”
  太史慈驻马观望,竟是天公将军张角!原来张角被朝廷大军围剿,兵败退至上圭,招兵买马,意欲东山再起。
  太史慈岂把张角放在眼里,大骂道:“无耻反贼,竟敢自称为王,今日将汝活捉,且等主公发落!”随即一声令下,大军呐喊攻城。
  张角连连兵败,部下所剩无几,老弱病残不及千人,威吓未果,自知难以抵挡,但心有不甘,决定放手一搏。只见张角令部下强壮之士拼死抵抗,余众则在城中摆设祭坛,布阵施法。
  太史慈勇猛果断,部将奋勇向前,云梯架满城墙,血腥厮杀,呐喊与哀嚎传遍四野。
  眼看大军即将攻上城墙,忽然空中黑云翻滚,黄沙四起,遮天蔽日,沙粒如兵,石块似将,向大军直扑而来。突如其来的沙尘暴让众将士惊恐万分,梯倒人歪,乱做一团。
  太史慈见大事不妙,料知是张角施法作妖,猛提一口气,借助欲倒云梯奋力一跃登上城墙,趁守军未及反应,极目搜寻张角方位。只见张角立于城中祭坛之上,秉剑道指,默念咒语,三道黄符悬于空中。
  事不宜迟,太史慈反手从背后抽出三只羽箭,搭弓劲射,直奔三道黄符而去。箭中符落,风沙骤停,乌云消散,大军见状血性又起,一鼓作气,登上城墙,杀入城内。
  战后清点,却不见了张角踪影,部下只押解一名小头目来报,太史慈并未放在心上,命部下押回街亭。上圭之战大捷,太史慈驻守,不日便传来街亭军令,大军再起,挥师天水。
TapTap
1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