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MMO+二次元破局,《星痕共鸣》给社恐二次元一个走出房间的理由
投票昨天 20:159 浏览综合
到底是出租屋里的蟑螂太多,还是列表里的同好太少?
常常以“社恐、自闭”自居的二次元们,真的不喜欢社交吗?未必。
一句“我的出租屋里真的有很多蟑螂,但我认识的粥批没几个”就能在B站炸出数万个心酸的二次元。
无论是线上社区里频繁的“扩列”请求,还是刚刚落幕、火爆异常的Bilibili World漫展,都清晰展现着当下二次元群体强烈的社交渴望。尽管许多二次元玩家乐于用“社恐”标签自我调侃,但内心深处,他们同样渴望能遇见拥有共同爱好的“同好”。
看来大家并不是真的不需要社交,而是对社交质量和匹配度有自己的要求。大家更加需要有共同话题,喜欢同样游戏甚至喜欢同样角色,抑或是对于游戏的玩法追求上高度契合的朋友。
在普遍观念中,二游产品似乎天生就与“游戏内社交”互斥。二游往往偏重内容,玩家的带入体验至上,如果游戏内社交内容做得太重,玩家体验就会产生极大的割裂感。
但《星痕共鸣》用二次元+MMO试图把二次元玩家们聚在一起。
《星痕共鸣》的前身为万代开发的《蓝色协议》,《蓝色协议》于2023年6月在日本上线,因为其精美的画风与动作表现而在二游圈迅速走红。在2024年末,由腾讯投资的上海宝可拉工作室收购了《蓝色协议》的IP,决定对原作进行“系统重塑与故事重写”,并启用中文新名称——《星痕共鸣》。
可惜《蓝色协议》在2025年1月由于内容匮乏、运营不佳等问题停服,《星痕共鸣》的开局就显得有点尴尬,不少玩家也对这款产品上线的前景表示悲观。不过腾讯和宝可拉团队似乎没受太大影响,自开发之初他们就坚定“本土化重构”的路子,从这几天开服的表现看,玩家对《星痕共鸣》还挺买账。
上线首日不到1小时,玩家就把《星痕共鸣》的服务器挤爆了。当天下午和晚间,官方二度进行服务器维护。这下把玩家都整得有点懵,原来大家都是口嫌体正直,默默等着游戏上线。

在体验了《星痕共鸣》之后,我们也发现,它确实和《蓝色协议》很不一样。二次元MMO这条赛道没几个竞品,MMORPG虽有《魔兽世界》、《上古卷轴OL》,到广受欢迎的《最终幻想14》这些老牌IP,近几年MMO的发展趋势也不容乐观。《星痕共鸣》作为一个哪边都沾点的新选手,选择了以己之长攻彼之短。
从战斗体验上看,《星痕共鸣》不带伤害计算插件,也没有结算伤害排行,不断弱化着玩家对于数值的追求,解决了在MMO类游戏中玩家常有的“数值焦虑”。玩家们不用花费大量的精力去讨论版本的毕业装备和极致的伤害手法,因为这种数值的不透明,更多的休闲玩家能够参与其中。数字鄙视链被统统祛除,这对玩家基数的扩张无疑是利好的。
同时,《星痕共鸣》的养成也更偏向于常规二游的养成。
与传统MMORPG拼人品比装备掉落不同,《星痕共鸣》更强调通过时间积累来获得角色养成上的提升,这无异于把以往对于毕业装备的追逐优化成了通过时间投入来一点点累积自己的战力。这种方式同样也是传统二游玩家熟悉的方式。
可是,如果只是这样,是无法吸引玩家来玩这款游戏的,工作室也深知这一点,于是,落脚点最终来到了《星痕共鸣》的主题——社交上。
一进入游戏,捏脸环节就给了二游玩家很不错的体验。建模非常精细,捏脸也并不是简单的排列组合,而是可以将玩家所想要的各种面部细节都表现出来,从一开始就做到了MMO类游戏最重要的一点,即给予玩家代入感。
如果玩家是捏脸苦手,社群中也分享了大量好看的捏脸数据,其中不乏玩家琢磨的如“花火”、“胡桃”一类的捏脸数据,让捏脸的趣味性也大大提高。

进入游戏后,大量的玩家便被聚集于同一世界。相较于传统二游的弱社交,《星痕共鸣》显然打破了以往一人一世界的局限性,所有的玩家都被放在了同一个世界中,无论是在街道中奔走做任务,还是在野外刷怪,都能够看到许多别的玩家。
这样的社交沉浸感给了二游玩家一个交流的新平台——没错,二次元MMO这个标签正是为了这些渴望社交的玩家准备的。
与其将其当做一个以战斗为主的游戏,不如将其看做一个大型沉浸式社交平台。大家不用承担像漫展一样的时间精力成本,也不像在游戏社群中仅能够通过文字图片沟通。在《星痕共鸣》中,玩家的沟通是实时的,更具有时效性且零成本的。
如果想要记录自己在这个世界的点滴,《星痕共鸣》甚至有远超一众二游的相机模式,这可不是简单的一个截屏,而是可以自由调整视野、景深、对焦等参数的相机系统。在这方面做出了优化,其实就是在强调着玩家的主体性,人人都可以创作独属于自己的设计,而在游戏社区中,一张好看的照片也同样可以成为开启社交的钥匙。

家园共建系统同样是《星痕共鸣》在社交上的一大亮点。战斗之余,玩家可以自由DIY自己的庭院,邀请至多四位玩家共同居住,打造了大世界中的“社交小世界”。

《星痕共鸣》的社交显然是一个亮点,至少厂商对玩家需求的判断是对的。它精准切入了二次元渴望与同好进行高效社交的需求,玩法是否高深成为了其次。
这样一个为二次元玩家搭建的“24小时漫展”,反倒成为了《星痕共鸣》能长线运营的潜力所在。如果能在后续慢慢优化游戏的动作模组等细节,将产品打磨得更加精致,或许能在目前已经略显饱和的二游市场中开拓出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