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人生》:让人生IF线的我来给我打工,男人就要对自己狠一点
07/2311 浏览综合
2025年的单机游戏赛道可谓非常精彩,无论大作还是独游都是佳作频出,一片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热闹景象。11bit作为老牌厂商,自然不会落后,他们的新作《多重人生》(The Alters)在Steam斩获特别好评,再一次展现了这家波兰知名厂商的实力。

《多重人生》的亮点,简单来说在于两方面:一方面是结合多种要素的丰富玩法,另一方面是剧情设定的新奇脑洞以及从一开始就可以预见的悬念剧情。

在《多重人生》这款游戏刚刚公布的时候,本咸鱼一度以为这是一款类似《底特律变人》的那种“选项+播片”的游戏,毕竟这个游戏的名字给人的初印象似乎就是一个选择取向的剧情游戏。事实证明,我当初只猜对了一小半,这款游戏确实有关于“人生IF线”的设定与情节,但核心玩法远比“选项+播片”要更加丰富。《多重人生》的玩法其实是由多种要素结合而成——探索、生存、基地建设、资源管理……选择向的剧情玩法也有,但并不算是主打内容。

《多重人生》的游戏节奏很快,进入游戏之后就开门见山地将世界观设定交待给玩家,并让玩家马上就参与到剧情的沉浸式体验之中。玩家扮演的男主乘坐的飞船遇到故障,迫降在一颗行星上,这次事故导致同行的其他人全部失去了生命。男主只能只身一人前往基地,试图和总部取得联系,结果只联系上一个神秘的声音,对方说话不仅断断续续,还很“谜语人”,于是男主只能在这个神秘声音的提示之下进行自救,故事就此展开。

在序章里,我们就可以体验到本作核心玩法的几大模块了,首先是探索和生存。我们在到达一座摩天轮式样的基地之后,就需要着手建造必需的设施,比如工作台这种生存游戏里最为经典的设施,一切初级工具都在这里进行制作。基地建设玩法很容易就能上手,主要是收集到足够的资源用于基地建设。接着就是为之后的建设和行动准备资源了,采集资源需要我们在行星表明进行探索,寻找矿藏地点。

矿藏根据种类的不同,在场景中会有不一样的视觉表现,不过想要找到它们倒也不是很难,看到红光、绿烟之类显眼的东西就走过去看看,基本上会有所收获,只不过不同的资源在开采的时候需要做的事情是不一样的。有的矿石是散落在地面的,走过去捡起来就行;有的资源比如“巽气”还会在发现的时候触发关键剧情;而金属矿物则需要我们手动去开采。

有机物资源的采集则更加复杂,我们需要先利用收集到的金属资源在基地里的工作台那儿制作一个探测器,然后用探测器在有绿烟的地方进行探测,探测出最深的地方之后才能确定这个有机物矿藏的位置,然后在这个矿藏上建造一个前哨站从而为开采做好准备。

这还没完,我们需要使用“电线杆”进行牵线,把这个开采有机物资源的前哨站和基地连接起来之后,我们才能在前哨站那里进行开采工作。

这种用“电线杆”牵线将野外的设施与基地进行连接的工作,不仅是维持那些野外设施正常工作的必要手段,也能让这些野外设施成为“传送锚点”——我们在基地里可以选择直接传送到任何一个已经和基地连接着的野外设施,这为我们后续的探索活动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在我们利用野外设施采集足够资源的同时,也不要忘记在基地里多建几个储藏室,因为如果我们的储藏空间不足的话,后续的资源采集是无法继续进行的。基地里的建设不仅需要建造储藏室,随着主线剧情的推进,我们还需要逐渐建造各种功能性的房间和设施,比如制作食物的厨房,进行DNA克隆的“子宫”——我们之后复制出不同的自己为我所用,就是在这个被称为“子宫”的生物实验室里进行的。

没错,随着剧情的推进,我们必须有足够的人手来帮助主角,才能应付各种各样繁重的建设和探索任务,但问题是同行的其他人都在飞船硬着陆的事故里去世了,所以我们只能在“子宫”里克隆自己了。《多重人生》的剧情对这个疯狂的做法倒是给了足够的铺垫——男主角在克隆自己之前,先是在这个实验室克隆了一只绵羊(绵羊的名字还致敬了现实世界的克隆羊多莉),之后才在上文提到的神秘声音的一步步引导之下为了增加人手完成工作而开始自我克隆。

本作的剧情在克隆自己这一关键剧情上,给出了一个可以说脑洞大开的设定——男主根据神秘声音的指示获得了基地里的量子计算机权限,借助这一超级机器,他发现了自己的人生其实存在好几个分歧点,如果在这些分歧点做出不同于当前时间线(我们可以称其为“现实世界”)的决定,那么就会分化诞生一个不同于男主现实世界自己的另一个“我”。

这些由于在人生分歧点做出不同于现实世界选择而诞生的另一个“我”,可以说是来自人生IF线的“我”,他们的职业、技能、性格等都和现实世界的男主角不一样,原因就在于这些“我”的人生轨迹因为分歧点的不同选择而产生了与现实大相径庭的区别。而“子宫”实验室可以将这些“IF线的我”通过克隆技术“制造”出来,这个设定是真的有点疯狂。因为男主制造这些“替身”的目的是利用他们的不同技能来帮助自己做事,比如基地里缺少科学家来负责科技研发方面的工作,那么就直接让量子计算机在男主的人生轨迹上找到一个可以产生科学家的分歧点并进行选择,然后让“子宫”实验室将这个“以科学家为职业的我”给制造出来,就可以为我所用、为我打工了。

通过克隆技术按需造人,而且造的还是自己,然后让克隆出来的“我”来给我打工,从伦理方面来看,这可真够狠的,让我不由自主地想起来一句古早的广告台词——男人就要对自己狠一点。

在之后的冒险里,我们作为男主就可以安排这些制造出来的各有所长的“我们”去帮助我们做各种工作了,可以让他们在基地里工作, 也可以安排他们去野外设施工作。尤其是安排在外面工作的,可以给我们省不少事,因为这个行星在夜晚的时候是不能逗留的,男主角本体必须在天黑之前回到基地才能安全,而这些克隆体都是成熟的克隆体,他们会根据工作任务和各种设定来自行行动,让他们做事可比我们操作男主本体去做事要方便多了。

但是不要忘了,这些克隆出来的“我”也是有完整自我意识的,和正常人没有两样,所以我们作为男主,在和这些“替身”攀谈交流的时候要尽量根据他们那条人生线的过往经历来投其所好,这样才能打消他们的疑虑,让他们可以情绪稳定地为男主工作。但即便如此,在剧情中我们还是要处理“替身”叛乱带来的风险和损失,由此可见克隆人也是不好糊弄的。

就是这些不好糊弄的“替身”,随着剧情的推动会越来越多,因为我们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越来越多的,自然就需要对应特长的“替身”来做了。实际上,在玩家发现这种利用克隆技术“让人生IF线的我来给我打工”的故事情节之后,肯定会立马想到——这些“替身”克隆人最后会是怎样的归宿和结局?会不会有道德风险或者什么艰难的抉择?可以说这个《多重人生》的剧情从一开始就给玩家留下了这一关键的悬念,让玩家有动力一直玩下去。

《多重人生》这款游戏将脑洞大开但同时也能引发玩家思考的剧情,与丰富的玩法要素相结合,带给玩家一种独特的、玩法与剧情紧密结合的游戏体验。不得不说,11bit确实很擅长做这种玩法与剧情、游戏性与叙事性并重的游戏,《多重人生》是11bit的又一精品之作,或许在2025年末的各种奖项里就会看到这款游戏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