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樱所在之处,也是别离的归途。

前天 00:5420 浏览综合
终于打完了所有的章节,来说点感想,就一部一部来说吧(高剧透,没玩完的人不要看)。
第一部,我不是第一次玩了。但再重温一次依然对茜茜和她的朋友们感觉很熟悉,以及还有某位不知名小绿领。第一部给人的感觉就是非常贴近日常生活,尤其是第一次玩的时候我还是高中生,而现在真的成了女大,对茜茜他们几个的故事就更有感触了。同时第一部的悬疑效果不错,整体上从头到尾何筱磊之死都还算扣住主题。还有几个同学之间友好又“各怀鬼胎”的那种拉扯以及各自身上的闪光点。不用多说,是很不错的作品。
曼谷暴雨在我这里更多是觉得和第二部被吞噬者一样都是为铺开世界观而服务的作品。很多有关组织的蛛丝马迹都是靠着这部番外铺展开的。以及在宏观大背景下小人物的悲哀也在这部淋漓尽致,坤的反抗、辛的坚守、琳的坚韧、sk的体贴和安依的“冷漠”。也正是这一部让我认识到“卒”是一个多么绝望的悲哀,无法回头,只能向前。以及白巾军事件也让我更能理解第二部简森的表现。
说说第二部被吞噬者,这一部给我最大的印象就是宏大。这次故事的背景放到了泰国,切口从两个人(林茜和N)变成了三个人(照照、简森、N)。同时故事呈现出一种很燃的走向。但这种走向的缺点就是悬疑性大大减少,甚至我后面对阿紫的死已经失去想思考的感觉了,觉得答案根本无关紧要。不过不排除我可能因为阿紫动机不纯而潜意识对其选择了忽视(何筱磊尽管也有很大的缺点,但至少他没想过害那几位;阿紫懂得都懂)。这次故事里还出现了新人简森先生,我个人是非常喜欢这位文绉绉的侦探先生的。家境殷实却并非不懂苦难,他也知道他不能以他的出身去评判底层人的艰难。一个现实的理想主义者,这在我心里是非常值得敬佩的存在。过于现实之人看重利弊算计,过于理想之人却又容易幼稚和不落地。而简森在这二者之中却做到了相对平衡。我个人佩服这样的人。
白樱抄,一个我从看到开头前田哲平的身份就已经开始心中隐隐作痛的故事。卧底的身份本身就代表着一种悲剧——这种人必定承担了某种伟大的牺牲。宋桂声也一样,自此背井离乡44年终客死他乡。前田哲平落叶归根了,宋桂声你呢?你是否还想念着那个大海对面将你送过来却再也回不去的家乡?这次的故事很平淡,但我个人的心头好就是这种越是平淡(幸福)越是品出哀伤的故事。套用之前玩别的游戏看到的一句话:“她虽然平和的站在那里,但周身笼罩的却是极致的悲伤。”那份不能为人言的秘密啊,背负着这些的你们辛苦了。
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