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叮叮胡不停!《我在地府打麻将》如何让肉鸽更接地气

07/28113 浏览综合
鬼门关前杠上开花。
《我在地府打麻将》上线至今已有约两周的时间,短短13天,《我地麻》成功跻身steam热销榜前列,成为了今年国产Rouguelike的代表性作品。
 
麻将无疑是国民级的娱乐项目,将麻将元素添加至肉鸽游戏之中,既显新颖又接地气。在《我地麻》中,玩家扮演一位初入地府的孤魂,需要靠麻将来与地府沉迷搓麻的Boss们进行对决。
TapTap

超快节奏的胡牌体验

虽然游戏的主体规则依赖于传统的通用麻将规则,但并没有很高的上手门槛。游戏的番型规则依旧沿用了“顺、刻、杠”的传统规则,但把四家摸牌的模式改为了双人对弈。每回合玩家都可以摸一定张数的牌用于替换手里的牌,辅以角色技能,胡牌变成了一件并不困难的事情。而游戏中也引入了“和牌槽”的机制,在你听牌后,只要你的和牌槽有空位,你便可以一直胡牌,而当我方胡牌获得的总得分大于或等于对手的得分,即可获得对局的胜利。
 
胡牌速度的增加、对弈者数量的减少、胡牌次数的增加,让《我地麻》的玩法更加贴合于快节奏的肉鸽游戏。点一次听牌然后听着“叮、叮、叮”的胡牌声,即便是之前从未接触过麻将,也依旧可以享受胡牌的乐趣。
TapTap
而作为一款肉鸽游戏,《我地麻》的高随机性当然是最值得称道的一点。
 
从地图看来,《我地麻》结构上有点像《杀戮尖塔》。在开局以后有不同的岔路,在不同路线上可以遇到不同的事件,或许是商人,或许是强化牌组的牌灵,也有可能是各不相同的Boss。配合着能够获取的百余种遗物、灵俑和祭品,让每局的玩法都能够产生丰富多样的变化。这样的变化性完美契合了Roguelike无限刷新的重玩深入,让玩家不至于玩一小段时间便觉审美疲劳。
 
而同样是为了应对这种审美疲劳,让玩家不至于认为游戏的随机性改过了游戏的策略深度,游戏中甚至引用了规则中的“古役”,这样既能让深度玩家感受到牌型的深度,同时这种“非必须”的规则又为新人放低门槛,高频拥抱对战中的多种可能性,顺滑度过入门阶段。
 

富有纵深的构筑规则

谈到变化,则不得不谈谈个人认为《我地麻》在构思上最成功的一点了——道具设计。
 
灵俑、遗物的共同作用,形成了多种能够互相配合而又有所不同的流派。如灵俑“青鸾”,可以在你的牌库中洗入12张1条,大大增加了你做“天下大同”和“四暗刻”的概率。又如灵俑“毕方”,可以在你的手牌或者明牌中有万字牌时提高你胡牌的倍率。配合一些以万字牌为核心的英雄能发挥出不小的威力。
 
探索这种有着强关联性的流派组合,也是肉鸽游戏的一大乐趣。
 
而《我地麻》显然吃透了自己的规则,有针对特定牌型的强化,有方便你胡牌的强化(如起手换牌可以多换,摸牌可以多摸,甚至直接在牌库洗入你要听的牌),也有针对你英雄技能的强化。在每一项能力上都有对应的灵俑或者遗物可以强化,很容易让人感受到设计者的小巧思。
TapTap

瑕不掩瑜的潜力之作

总的来说,《我地麻》设计精妙,也并非全无瑕疵。
 
游戏在难度梯级上还存在不够平衡的问题,这导致了玩家在构建流派时运气占比很大。难度一闭着眼过,难度三或往上,如果关键灵俑没来基本就判了死刑。动辄几百万分的对手,玩家难以与之抗衡。在高难关卡下,运气因素已经远远大于了策略因素。
 
同时关于局外资源获取方面,在最初版游戏中,每个难度每个角色的通关奖励是独立的,打过了一个角色的4难度,前三个难度的奖励却要重新获取,无疑有些冗杂。
 
不过,这些问题更多是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在最近的更新中,奖励获取的问题已经及时进行了修复。这些问题也为后续的更新迭代指明了方向,相信随着开发团队的打磨,《我地麻》会越做越完善。
 
 
胡椒编辑部评分:8分
 
值得一试!好玩耐玩!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