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蛋生物,菜价格区间概率表

精华修改于昨天 20:2792 浏览综合攻略
为了方便查表,就先把表放出来,在说说发现的一些现象,结论,以及分析。
TapTap
亏还是赚,就看成本均价有没有售价高
TapTap
虽然有周表,但是单周日表更实用
TapTap
如果无法在周日卖菜,或者错过了周日,那你可能需要这个
TapTap
黄菊花和树莓
TapTap
仙人掌和红浆果
TapTap
黄蘑菇和蓝蘑菇
TapTap
虎尾兰和龙舌兰
先说说第一张表里蓝蘑菇,虎尾兰,龙舌兰为什么明明有更高概率去小赚,为什么要去赌低概率的高价?
以周日为参考,黄蘑菇亏本的概率是68%,小一半概率还是能赚的,但是蓝蘑菇亏本概率75%,虎尾兰84%,龙舌兰89%,而且买回来的成本还死贵的,种植周期达到五六天甚至的一周。
这三个玩意就没打算让你正常小赚的,就是让你早点种好,周末拿去去赌的,自己一个人玩单机,平时还忙,没时间串门的,跑商的,不建议碰。
当然,如果你没时间,也可以加入我们的卖菜群,里面有已经实现电表倒转和物资倒转的大佬投喂资源,群里的人到了周末还会发菜价参考,谁高就去他家卖,你也可以发自己的菜价,或者你发现别人家的高价到群里和其他人交流。
有时间喜欢聊天的也能进。加入官方qq群,直接问买菜群,大家都会拉你进去的。
言归正传。
以上表格各有用处,可能有人说样本量太少了,不具有更高的普遍代表性,我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也发现了这一点,或者说数据指明了这一点。
但扩大样本量造成的困难和麻烦,除了联机房加载本来就慢,再加上有些房主踢人,也即差点进入房间,就给我踢出标题页面重新登录,还有手动录入数据,处理表格等各种问题存在。
(8gen2,24g运存,1T内存,性能模式,最低画质无特效,真不能是我的手机问题。)
50个样本数据收集耗费2小时是很正常的事,之后再花费1两个小时处理数据,半个晚上就差不多了。最终整理所有表格还花了一整天的时间,嗯,都是一个人在做。
但至少有限的数据量依然带来了一些发现。即使这样的发现存在着不确定性和较低真实性,但至少给出了指导和方向,也确定了一些标准和参考线。
周日这玩意就是个概率放大器,好的价格放大,坏的也会放大。
1可以简单确定菜价系统是一个并不简单,或者说并不完全简单的动态随机数模型,且这个随机数模型被以时间顺序限定在了价格阶梯内。
2从白莲,红莲,到黄蘑菇,其周一到周日的趋势很明显反映出区间正偏的时间阶梯式扩张价格机制,这里以价格提升为正方向。
以白莲为典型例子,这应该是价格机制最简单,最容易理解的菜。
白莲周一几乎不会出现超过200高价和低于133成本价的现象出现。也即白莲的价格在周一几乎不会超出133到200这个阶梯。
白莲周二几乎不会出现超过300高价的现象,而经由查表,小于成本价133的价格为107,没有跌落100这个低价,也即几乎不会超过100到300这个阶梯。
而在周五,有一个白莲的价格达到了602,也即一次性跨越了两个线性的时间价格阶梯。
无论是因为数据量不足,还是因为其它原因,都可以简单猜想出,该阶梯式扩张价格机制可能不是纯粹的阶梯式,线性式的增长的。
只是因为白莲本身价格上限已经被限定死了,所以这个机制表现的不明显,我们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比较直的指数函数曲线(可以先这样理解)。
3如果从周末时期的蓝蘑菇,黄蘑菇价格去看就很明显了,价格阶梯有扩张到极低价,也有扩张到极高价的,我们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初始斜率比较低的指数函数(可以先这样理解)。
4如果说价格倾向于正偏,也即以价格提升为正方向,那不应该有那么多低价的蓝蘑菇是吧?
但是,蓝蘑菇单颗果实成本价为1754,周最低价为150,而周最高价达到了10707。
对周最低价,从成本价看来,其亏本了1604,对周最高价,从成本价看来,其赚了8953,8953远远高于1604,这就是称之为区间正偏的原因。
不只是蓝蘑菇,所有的菜,在抵达周三,周四,周五,周六等等时间的价格阶梯之后,都有明显区间正偏价格阶梯式扩张机制。
5是的,一些菜,在周一,周二的时间点并不具有明显的区间正偏价格阶梯式扩张机制,这意味着不要在这个时间点去卖这一类型的菜,否则想要到高价那得是系统bug欧皇降临。
6区间正偏的机制,跨日价格阶梯扩张的机制,就是周日能够卖到高价菜的根本原因。
也是我们能够得以规划种菜时间表的基点。
7上面突然提到了跨日价格阶梯扩张机制,跨日是怎么回事?
这就是这个菜价系统并不完全简单的地方。这里又要提到日内价格数量离散机制的情况。
还是以白莲这个最简单的菜为研究对象,我们发现周一其49份数据全部处于133到200的价格阶梯内,周三有42份数据分别处于133到200和200到300的两个价格阶梯内,而且前者有17份,后者有28份,这两个数据比起其它价格阶梯的数据量,是显著而相当的,到了周五,有43份数据处于200到300,300到400,500到600,分别对应15,16,12份数据,比起其它价格阶梯,这个量也是显著而相当的,这反应了日内价格数量的离散机制。
对于周五主要部分价格阶梯,也即300到600,数据量总是相当且相似的,对于低于主要部分的价格阶梯,也即133到200,仅有3份,而高于主要部分的500到700,总量也仅有3份。
也即在300到600的价格阶梯内,菜价数据量是离散的,也即存在日内主要价格的数量的集中和离散分布机制。
跨日价格阶梯扩张机制就使得有小部分价格阶梯数据量它没有落在主要价格阶梯内,而是扩张到了更高价格中。
这个离散,其实就是平均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在300到600的三个档位内,出现菜价数据量总是平均的,相当的。
8日内主要价格数量离散机制和跨日区间正偏价格阶梯扩张机制几乎组成了这个价格模型的大部分。
9并且通过观察表格数据,我们可以确定,日内主要价格数量离散机制并没有在周五前表现出显著的区间正偏趋势。
也即猜测周日,甚至周六的区间正偏效应会因为设计好的机制而让本周植物最高价出现更大的变化。10猜测周日是个概率放大器。放大了好价,同样也会放大低价,这也是区间正偏不是纯粹的涨价的原因,正偏仅仅是放大了更高价出现的概率,而同样的,价格阶梯向两边扩张,更低价出现的概率也会增加。
11仅凭这些数据,完全可以确定,菜价是没有保底的,或者说只有大于0不等于零的弱保底机制。
12为啥会有主要价格阶梯?
从游戏设计上,对于一些菜,比如白莲,红莲等,主要价格阶梯可以保证不亏本,而对于那些喜欢赌高价找高价的冒险玩家,主要价格阶梯可以污染池子,提升找高价难度,提升最终找到高价的爽感。
13为啥会区间正偏?
包是狗策划给我们做局的(doge。你种了几天乃至一个星期的菜,再遇上来之不易的高价,在卖出去的那一瞬间,体内的多巴胺一下子分泌上来了,人可不就爽游戏玩爽了吗?
串门还会大概率增加玩家之间的沟通交流,在游戏内外形成各种交流组织,这些交流组织的绑定也能提高一定程度的玩家粘性。以及激发胜负心,比较心,提高氪金概率等等。
当然,其实这个数据模型就是设计好的,你问为什么,除了从玩家心理和策划想法分析,那就只能黑进服务器看看底层代码怎么写的。
暂时先这样吧,这个表下次更新是什么时候,很难说。如果有愿意用什么OCR识别实现自动化更新的大佬想要研究,可以在群里叫我一声,我试试给这个表格做成自适应的母版…
想要表格看全部数据的,也可以在群里叫我一声。
如果有什么逻辑或者语音错误,可以指出讨论。
最后感谢deepseek的逻辑纠错和检查,以及部分思路想法等启发。
最后是两个思路。
TapTap
周总价格区间概率表
如图,这是一周内所有数据,也即417个数据的综合表,它有什么用呢?
也许它可以作为一个模型,在经过巨量数据修正之后,拥有预测一周价格区间概率的能力…
TapTap
等宽区间价格区间概率表
这是我一开始使用的数据分析方法,也是deepseek喜欢用的,但是发现不是那么好使,但也许有人对于分出等宽区间计算概率有想法,虽然我放弃了这个想法…
8
5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