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狠狠地吐槽声骸系统了
08/052236 浏览反馈
玩鸣潮这么久了,我发现鸣潮的声骸系统逐渐失去了应属于它的风格和特点,转型成为了角色的一件装备。这很明显是走错了方向。
在之前的联机活动里我们知道,各种声骸是可以做出区分的,不同的声骸拥有不同的效果与作用。结果发展到现在,一上手发现永远只有首位4c,完完全全变成了原神圣遗物翻版。
这也并非kl不用心制作声骸的缘故,很多声骸都有独特的机制。红绿灯的定身,蜉蝣蝶的回血,奏乐师的回能,游菱机杼的格挡,我们发现其实不少声骸都有一定的机制。
明明机制是很多样化的,但为什么却明显出现了不平衡?拿芙露德莉斯举例,一个4c不仅有顶格的声骸伤害,定身机制,甚至还有被动加成?暗鸟也是顶格的声骸伤害,还能加共鸣能量,甚至可以给下一个角色加攻击。梦魇大哥三次浮空,顶格声骸伤害,同款被动加成。这完全压缩了低费声骸的出场率。
首要改动方案就是,大幅度提高伤害类声骸的数值。削弱机制类声骸造成的伤害,转而增强其机制效果。明确每个声骸的定位与特性,上buff就好好上buff,而不是又能打伤害又能上buff。其次是每个声骸都应该做到共通,而不是只有特定套装能用,完全出一个像更改声骸主词条一样的道具,用以更改所属套装属性。
声骸系统本就是鸣潮的一大特色,耗费了制作组不少资源与心血,但在游戏里却越来越没有存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