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见闻记(十四)
08/1630 浏览综合
接上文 (第十三卷)
有作传记曰:
惟襄阳17测,191年,汉初平二年,夏,西凉之主齐王,携势中兵马,劳师远征于建宁、交趾。
北凉数路大军巧借盟约,聚于阳平关外,天策九、三朵金花二势会师以伐西凉。史称“白衣渡江”2.0版。
阳平既克,遂往剑阁、葭萌,走绵竹、鄄、南安,破雒、阆中,如破竹之势尽下西凉城池要塞。
西凉之师甚远,不可回援。齐王惊闻背刺,仍存求和之心,乃丧斗智。众将皆请死战,不许。齐王携势鼠窜狼奔,一溃千里。
西凉兵败如山倒,故急遁建宁,败走云南烟瘴之地,以图后事。然志气已丧……
群臣皆欲死战,齐王何故先降!人心浮动,众叛亲离,演习之名,贻笑古今!从此西凉名存实亡。
白衣渡江,千古笑柄!背信弃义,人人自危!自此之后,礼崩乐坏。
但是篡得了青史,篡不了人心!
个人评价:
齐王——白衣渡江断心气,齐王威风不复还。
一路南逃,不顾众议,坚定求和。
想那兵败于西城之日,惨胜于广川之时,华雄虎啸襄阳,携势避祸于江东;北凉白衣渡江,仓皇南逃于侯官,可谓天下无敌!多行不义,招致祸患,岂非自受乎!
北凉——白衣渡江信义丧,篡史欺天内外惊。
昔日歃血为盟,指天为誓,与子同仇,荣辱与共。
北凉虽肆行不义,而西凉齐王恭敬奉命,诛杀不臣之人。却在征伐之际,惨遭背刺,北凉真可谓是……!
仅为城池武将,便将盟书誓约掷于地下,白衣渡江袭击后方,称为演习,最终竟倒反天罡,于史册上书:“西凉袭金花”。
盟友过得好,所以要去偷袭盟友,效吕蒙白衣渡江,终于使西凉从极盛走向灭亡……
白衣渡江之后,礼崩乐坏就此开始,北凉再次声名扫地,连盟友都能打,还有何信誉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