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齐姜乾纲独断
08/3150 浏览同人二创
齐桓公的宫廷钟鸣鼎食,霸业正炽。而在这荣耀的顶点之下,夫人齐姜却嗅到了一丝不易察觉的腐朽气息。桓公老了,昔日的英明果断渐渐被暮年的昏愦与固执所取代。易牙烹子、竖刁自宫、开方弃亲,这些谄媚之徒围绕左右,投其所好,权力日益膨胀。管仲已逝,朝中再无足以压制他们的力量。
齐姜不是没有劝谏过。她以夫人的身份,曾多次在帷帐之间、宴饮之余,委婉地提醒桓公要远离佞臣,提及管仲临终的遗言。桓公或敷衍一笑,或不耐烦地摆手,甚至有时会流露出被触怒的神情。她深切地体会到,在绝对的权力面前,尤其是日渐昏聩的权力面前,枕边人的话语是多么轻飘无力,甚至可能引火烧身。
她面临着痛苦的抉择。是继续强谏,直至触怒桓公,失去地位乃至性命?还是明哲保身,沉默地看着危机一步步酝酿?她选择了第三条,也是更艰难的路:在保全自身的同时,尽可能地为未来布置一些缓冲。她更加谨慎地管理后宫,不给予佞臣任何把柄。她暗中留意几位成年公子的动向,尤其是与易牙等人不睦的公子昭,或许在内心最深处,为他保留了一线希望。她无法阻止风暴的到来,只能默默地加固自己的窗棂。
最终,桓公病重,佞臣作乱,封锁宫门,筑墙囚禁桓公,任其活活饿死。齐国陷入惨烈的内乱。齐姜在这场她早已预见到却无力阻止的浩劫中,命运史书未详。她可能得以自保,目睹了后来公子昭(孝公)在宋国帮助下夺回君位,但那已是满目疮痍之后。她的一生,如同很多后宫女子,见识与忧虑被深宫高墙所阻隔,她的智慧未能挽救国家于倾覆,最多只是在巨大的历史悲剧中,为自己和可能在意的人,争取到一点点可怜的余地。她的故事,是一个清醒者目睹巨轮沉没却无力回天的无奈与悲哀。#无悔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