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财富增殖的异方晶:差异与同一的货币辩证法(增订修改版)

09/1730 浏览茶水间
1、灾后世界的国际秩序,其组成的基本单位是城邦=民族国家。但城邦之间,往往联合形成集团或联盟(bloc)。譬如说,【东洲】并非指东洲大陆上单一的一座城邦,而是指东洲大陆上各个城邦组成的联盟。【宗主城邦】也并非指单一的城邦,而是入夜以来,五大宗主国形成的强权联盟。【狄斯城】同样不仅仅指囊括了西区和新城的单一城邦,也包括了狄斯周边依附于狄斯的部落和卫星城,这是【狄斯城】的势力范围。灾后世界的国际秩序中,存在着复数的不同的城邦联盟(blocs)。
2、灾后世界国际秩序的经济基础,是异方晶秩序。异方晶具有双重性。为了对抗天灾和狂厄,狄斯和其他的城邦都需要异方晶,这是异方晶的有用性。但异方晶也是财富,狄斯城垄断了异方晶的开采和贸易。在城邦战争结束以后,狄斯城与其他城邦签订了停战协议,通过与其他城邦进行异方晶贸易,其他城邦的资源源源不断输入狄斯城。为了满足应对天灾和狂厄的需求而购买异方晶,即商品-货币-商品,这是异方晶的需要逻辑。为了获得更多财富而买卖异方晶,即货币-商品-更多的货币,这是异方晶的增殖逻辑。
3、异方晶作为财富,在剧情里最直观的例子是芭菲在直升机上撒下异方晶,也就是她珍藏的私人矿。来看看追访者的台词吧:“全、全狄斯的投资者们…你没看错……现在我们拍到的画面……将震撼全城……撒——异——方——晶——啦啊啊啊啊——!!”在狄斯城的投资者眼中,撒异方晶跟撒钱没什么区别,甚至可以说,异方晶是最保值、最受热捧的资产之一。不过,钱这个日常用语具有模糊性,在下文将使用更严格意义上的货币(Money)一词。
4、狄斯城也好,外邦也好,都是用信用货币进行商品贸易的,狄斯城的信用货币,当然就是狄斯币。异方晶在灾后世界的国际秩序中,是作为货币商品而存在的,它是狄斯币这一狄斯城的法定信用货币的锚定物。信用货币本身的效力,依赖于城邦主权的支撑,而狄斯币的效力,依赖于狄斯城的经济霸权,而狄斯城的经济霸权,又锚定在异方晶这一货币商品上。换言之,狄斯币的效力,是跟异方晶这一货币商品挂钩的。
5、狄斯币这类信用货币也好,异方晶这类货币商品也好,它们都是不同种类的货币关系。然而,何为货币,依然是不明了。货币(Money)和物理意义上的通货(Currency)并不相同,货币不仅仅是物,货币关系的社会特性,超越了通货本身的有用性。不管是信用货币,还是信用货币的锚定物货币商品,它们作为货币,它们虽然有着通货的物质载体和物理外观,却是社会关系网络的结果。为了探究货币,我将悬置对狄斯币这一信用货币的讨论,而专注于异方晶这一货币商品。部分是因为剧情中并没有关于狄斯城的货币与金融制度和政策的详细设定与细节,部分是因为异方晶这一货币商品凝缩和汇聚了剧情中的多重矛盾。而从异方晶入手,可以显现被信用货币所遮蔽的货币的逻辑构造。
6、黄金也好,异方晶也好,这类稀缺资源的硬通货(Currency),本身并不必然成为货币(Money),它们是由于占据了一般等价物的空位,才成为货币商品的。货币商品同样是商品,遵循着商品交换的逻辑。在狄斯城与外邦的贸易中,异方晶是作为商品被买卖的。但货币商品又不同于一般的商品,它是特殊的商品,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即表示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商品。这意味着,在逻辑上先于货币商品这个【同一】的,是作为诸商品的【差异】。也就是说,在逻辑上,使得货币商品即一般等价物的空位可以存在的条件,是广泛的异质的不同商品之间的贸易网络。如何理解呢?暂且来看一个假设性的例子吧:x量卫星城产出的粮食=y量东洲的特产=z量费沙的秘金=w量异方晶。这个例子是一个等价的商品贸易的链条,表示的是不同商品之间,即粮食、特产、秘金和异方晶之间的交换的量的比例关系。这个商品链就是一个微型的商品网络,因为存在的不同的各种商品互相联结在一起,这就是【差异】。而所有这些商品的交换价格,都可以用异方晶的数量来表示和计价,即x量粮食的价值=w量的异方晶,y量特产的价值=w量的异方晶,z量的秘金的价值=w量的异方晶。异方晶在这个商品网络中,就占据了一般等价物的空位,成为了表示其他所有商品(粮食、特产、秘金)的价值的货币商品。换言之,虽然异方晶也是商品网络中的一种商品,但异方晶这个商品被赋予了其他商品所没有的特权地位,有且只有它能够表示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这种特权性地位,即【同一】的中心化的地位,意味着整个商品交易网络,围绕一般等价物的空位被组织起来,而在这个例子中,异方晶恰恰占据了这个【同一】的中心地位。【同一】(一般等价物),成为中心之所以可能,是因为逻辑上存在着臣服于【同一】(一般等价物)的【差异】(其他的复数的各不相同的商品),而【同一】(一般等价物)将【差异】(不同的异质的商品存在质的差异)抽象为相同之物(在数量上的价值相等)。一般等价物作为【同一】,是一个空位,如同国王的空王座一样,谁能在王座上坐稳,谁就是国王,哪怕那个人只是凡人,并没有王室血统。同理,一个商品占据一般等价物的位置,它就成了国王一般的拥有特权的货币商品。臣民围绕着国王朝拜,被国王统治,但没有复数的臣民的存在,也就没有国王本身,统治自己一人的人,不能算是国王。同样的,离开了以货币商品为中心的商品交易网络,货币商品也就不再是货币商品。注意,这里是在描述货币商品得以存在的逻辑构造,并非在描述其历史起源,逻辑的在先与历史起源的在先不可混为一谈。
7、而异方晶之所以能够占据一般等价物的位置,成为特权性的货币商品,有两方面的历史条件。首先,在城邦战争达成停火协议之后,狄斯城逐渐恢复了与各个外邦的广泛的贸易往来,灾后世界逐渐形成了一个的广泛的商品交易网络,即作为【差异】的世界市场。而异方晶能占据【同一】的位置,是因为天灾和狂厄的存在,使得各个城邦都对异方晶有需求,即异方晶的需要逻辑,且独立后的狄斯城垄断了异方晶的生产和贸易,不容许其他任何城邦染指,这确保了异方晶秩序的中心化。
8、但商品交易不仅存在于不同的城邦联盟(blocs)之间,城邦联盟内部,也同样存在着商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即一个商品贸易网络,或者说,国联盟内部的国内市场。这意味着,不仅在灾后世界市场的国际贸易中,存在着商品的定价体系,在这个意义上,异方晶是作为世界货币的货币商品。在每个城邦联盟的内部,也存在着相对独立的商品交换的定价体系。而国际贸易,恰恰发生在不同的城邦联盟的商品定价体系之间。不同的商品定价体系,其内部对同一个商品的定价往往是不同的,而这个定价的差额,恰恰使得异方晶的增殖逻辑成为可能。具体来说,就是世界市场的中心的定价体系,即狄斯城,与处于半边缘的定价体系,如费沙,和处于边缘的定价体系,如其他外邦之间的不平等交换。狄斯城凭借异方晶的垄断地位,自然可以从异方晶贸易中获取超额利润。在无匪之地的剧情中,米拉就曾控诉过在天灾肆虐,砂海的居民急需异方晶之际,狄斯城却趁火打劫哄抬物价,攫取他们的财富。异方晶的增殖逻辑,恰恰与货币商品的逻辑构造相同,都是植根于【差异】与【同一】的关系。具体来说,首先必须存在复数的差异的城邦联盟内部定价体系,此即为【差异】。而国际贸易联结了不同的定价体系,通过异方晶这一世界货币的货币商品,将不同定价体系组织起来,世界货币的货币商品,也就是享有特权的中心化的【同一】。
9、中心化的异方晶秩序,支撑起了狄斯城在灾后世界体系中的城邦霸权,即帝国。在狄斯独立后的城邦战争期间,狄斯城在德雷文的领导下,依靠旧军的力量对外殖民扩张,荡平周边的卫星城和其他城邦部落,这依然是古典的财产帝国,因为德雷文领导的狄斯,依赖于军事等超经济权力来攫取资源和领土。而城邦战争结束后的狄斯,虽然一度放弃了对外的军事征服,选择依靠贸易来维持国际秩序的和平,但帝国的底色并没有改变,只是从古典的财产帝国,转型为商业帝国,从对军事等超经济权力的依赖,转向利用纯经济法则的强制来获得超额利润,即异方晶的增殖逻辑。异方晶作为世界货币的货币商品,具有两重性:即需要的逻辑和增殖的逻辑。增殖的逻辑凌驾于需要的逻辑之上,这就是狄斯城作为商业帝国的逻辑构造。倘若说狄斯作为商业帝国,是靠垄断异方晶资源并在交易中谋取暴利,这仅仅描述了商业帝国的内容和具体运行机制,但商业帝国的形式逻辑,即增殖的逻辑,仍然是被遮蔽的。异方晶不仅仅只是一种具有有用性的资源,即它不仅仅作为通货而存在。异方晶还是支撑着增殖逻辑的货币商品,且恰恰是异方晶的通货特性,让异方晶登上了货币商品的宝座。
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