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回应索尼的诉讼,称其将普遍存在的类型元素转化为专有资产

09/18164 浏览
今年早些时候, 索尼对中国跨国科技集团和控股公司腾讯提起诉讼 ,指控其项目《Motiram 之光》是“照搬克隆版”——现在,腾讯已正式做出回应。
TapTap
索尼声称开放世界生存游戏《莫蒂拉姆之光》抄袭了 《地平线:零之曙光》 ,这促使开发商兼腾讯子公司 Polaris Quest 从其 Steam 页面上删除了所有机器巨齿鲨和 Aloy 模仿者的形象 。当时,该公司尚未对索尼做出任何回应,但据 《游戏邮报》 报道,现在他们已经做出了回应。腾讯在回应该诉讼时,解释了其认为索尼行为逾越的原因。
声明中写道:“原告索尼就尚未发行的电子游戏《Motiram 之光》起诉了多家腾讯公司以及十名未具名的被告,指控该游戏抄袭了索尼旗下游戏《地平线:零之曙光》及其衍生作品的元素。” “归根结底,索尼的行动并非旨在打击盗版、抄袭或任何对知识产权的真正威胁。” 腾讯的行动远不止于此。
声明继续写道:“试图将流行文化中一个早已被人熟知的角落圈起来,并宣称其为索尼的专属领域,这种做法是不恰当的。用索尼的话来说,《地平线:零之曙光》‘与之前或之后的任何虚构世界都不同’。” 腾讯表示,这一说法“令人震惊”,因为“索尼自己的开发者断然否认了这一说法,更不用说索尼试图通过这起诉讼垄断具有相同元素的电子游戏的历史悠久。”
腾讯宣称,索尼的诉讼“明显忽视了这些事实”,反而“试图将普遍存在的游戏类型元素转化为专有资产。索尼起诉一个尚未发行的项目,该项目仅仅沿用了《地平线》前后发行的许多其他游戏(例如《塞尔达传说: 旷野之息》 和《星际拓荒》)所采用的那些历史悠久的老套桥段,索尼试图对游戏类型惯例进行不可接受的垄断。”
腾讯列举了《地平线:零之曙光》开发者将索尼的这款游戏与之前其他游戏进行比较的例子,例如艺术总监 Jan-Bart van Beek 就曾表示,这款游戏的概念与 2013 年的《奴役:西游记》相似。该公司解释说:“早在这起诉讼提起之前,《地平线:零之曙光》的开发者就公开承认,索尼如今声称拥有独家所有权的游戏元素,实际上是从一款更早的游戏中借鉴而来的。”
此外,腾讯表示,索尼的诉讼针对了错误的实体,因此不具有法律效力。“所有被告均未开发和销售索尼指控其侵犯其“地平线”系列知识产权的《莫蒂拉姆之光》电子游戏,”腾讯在回应中写道。《莫蒂拉姆之光》由北极星探索公司(Polaris Quest)开发,而腾讯控股有限公司仅仅是其母公司。
该文件继续写道:“索尼的陈词滥调、结论性指控不恰当地将这些被告与被指控应对相关核心行为负责的外国公司混为一谈。索尼针对‘腾讯’或‘被告’的模糊指控,通常无法证实其针对腾讯美国公司、Proxima Beta US 或腾讯控股的具体指控。”
还有时间问题。《光之魔盗》预计要到 2027 年才会发行,腾讯辩称,索尼的诉讼是基于对该游戏“可能”是什么样子,或者被起诉公司“可能”会如何处理它的假设。“所谓的侵权行为并未发生,实际上可能永远不会发生,”腾讯在给索尼的声明中解释道。目前尚不清楚最终结果如何,但“腾讯美国公司、Proxima Beta US 和腾讯控股公司恭敬地请求撤销起诉书中针对他们的指控。”
腾讯的回应是昨天才发布的,而索尼的首次诉讼则在今年 7 月底就已提起。双方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再次发表声明——但目前看来,《Motiram 之光》的制作仍在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