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人物传记·黑暗篇

10/0339 浏览综合
有人说,黑暗打小就聪明。可谁知,江湖无所不知的百晓生,曾经也是个在武学道路上跌跌撞撞的懵懂少年。
那年他十六岁,初见华山剑客使出一招"白云出岫",剑光如练,衣袂飘飘,顿时被那绝世风姿所迷,毅然拜入华山门下。然而剑道之路远比想象中艰难。整整三年,他每日寅时即起,在朝阳台上苦练基础剑式,却始终参不透"剑意随心"的奥妙。当大师兄已将"破气诀"使得行云流水,一剑能断三丈外的烛火时,他还在为如何让剑尖不颤抖而苦恼。最让他难堪的是每月一次的组队闯塔,同门们总是以各种理由推脱,最终他只能被安排到最弱的队伍里,在武道塔一层清理些杂兵。
那年腊月,华山派年轻弟子较技,他使出苦练半年的"苍松迎客",却在第三招就被对手震飞了长剑。台下传来窃窃私语:"这黑暗,怕是连五虎断门刀都使不好。"那一刻,他望着自己颤抖的双手,忽然明白了一个道理:对华山的向往,不过是对潇洒表象的迷恋;真正的他,骨子里流淌的是丐帮那般豪迈不羁的热血。
离开华山那日,他在山门前驻足良久,最后将佩剑埋在一棵百年松树下,头也不回地下了山。
加入丐帮后的黑暗,仿佛脱胎换骨。初入丐帮时,他跟着老乞丐在街头行乞三月,体会世间冷暖;在君山总坛劈柴挑水半年,磨砺心性。直到某个雨夜,他目睹八袋长老以一记"天下无狗"击退来犯的魔教高手,那大开大合的棒法让他豁然开朗。从此他日夜苦练,三年间将打狗棒法三十六路使得出神入化,更将降龙十八掌练至大成。在丐帮年轻一代中,他已罕逢敌手。
洪七公在君山大会上见他以一根寻常竹棒连破三名六袋弟子,不禁拍案叫绝:"这小子,有老叫花子当年的风采!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然而不知是否因名字所累,黑暗在搜集和打造装备时总是运气极差。同一处秘境,别人能得神兵利器,他却只能捡些破铜烂铁。最出名的一次,他在终南古墓苦守七日,终于等到大宋长枪出世,却在触碰的瞬间地动山摇,神棍坠入深渊。江湖人笑称"黑暗出征,寸草不生",但他硬是凭着这股"黑劲",以最普通的装备走出了一条另类的"五虎断门刀"之路——用最平凡的装备,发挥最极致的威力。
在连破七大门派、声名最盛之时,黑暗却渐渐察觉出这个世界的异常。不止是武学威力的起伏不定,更让他困惑的是某些匪夷所思的巧合:明明已经将对手逼入绝境,对方却总能在关键时刻得到意想不到的助力;分明是十拿九稳的秘境探险,最后总是差之毫厘。这一切,都让他想起当年在华山时无论如何努力都难以精进的困境。
"这个世界,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操纵着。"黑暗对月独酌时,总会听到一个若有若无的声音在耳边低语:"你的终点不在这里......去看看蓬莱吧,那里有你要的答案。"
起初他以为是自己练功走火入魔,直到某日东海之滨霞光万丈,传说中的蓬莱仙岛破雾而出。
仙岛现世,江湖震动。各派高手蜂拥而至,为争夺岛上秘籍大打出手。黑暗冷眼旁观,发现这些所谓的"机缘"出现得太过刻意——总是在某个门派式微时适时出现,又总是在某个门派势大时莫名消失。
在岛上的第七日,当众人为一部《太公棍法》争得头破血流时,黑暗却被藏经阁角落里的那卷《观气术》牢牢吸引。书卷古朴,封面上三个篆字仿佛在呼吸。那个声音再次响起,带着前所未有的急切:"就是它!掌握它,你就能看清这个世界的真相。"
当黑暗的手指触碰到《观气术》的瞬间,整座蓬莱仙岛仿佛被施了定身法。飞鸟悬在半空,浪花凝固成玉雕,就连正在厮杀的各路高手,也都保持着最后一个动作,宛如一幅静止的画卷。唯有他手中的书页上,那些古老的文字如活物般流转,化作一道金光没入他的眉心。
待他回过神来,四周已恢复如常。飞鸟振翅,浪涛拍岸,高手们仍在激战,仿佛刚才的静止只是他的幻觉。但脑海中多出的那些玄妙法门,却真切地告诉他:《观气术》已成。
初得此术的黑暗,像是得了新奇玩具的孩童,迫不及待地想要一试究竟。他首先将目光投向了江湖上最神秘的两位女子——移花宫主与何铁手。
趁着月色,他潜入移花宫。隔着重重纱幔,他运转观气术,终于看清了那位始终以轻纱遮面的宫主真容。那惊世的容颜让他瞬间屏息,一时间竟忘了自己身在何处。此后数日,他又潜入五毒教,窥见了红衣翩翩的何铁手。那抹妩媚的笑靥,让他连续三夜辗转难眠。
这般慕色之举,自然少不了惊险。有一次在五毒教总坛,他正凝神窥探时,何铁手突然转身,玉手轻扬,数条毒蛇直朝他藏身之处游来。危急关头,他下意识使出打狗棒法中的"恶犬拦路",却在电光石火间悟到这一招与五毒教的"灵蛇出洞"竟有异曲同工之妙。借着这番领悟,他竟在不知不觉间参透了几手用毒的诀窍。
这段日子里,他时常往返于移花宫与五毒教之间,乐此不疲。直到某个月夜,他在移花宫的莲花池边,无意间窥见宫主对月独酌时眼角滑落的一滴清泪。那一刻,他突然意识到自己的行径何等不堪。这份突如其来的觉悟,让他从此再未动用观气术行此等不齿之事。
凭借这窥探武者实力的奇异能力,黑暗很快在江湖上赢得了"百晓生"的称号。起初只是些年轻弟子向他请教各派武功的破解之法,后来连各派长老也暗中找他求证武学疑窦。他不仅能准确说出华山派最新参悟的"独孤剑决"尚有几分火候未到,还能指出少林《金刚不灭体》第十二重关隘的独到见解。
渐渐地,他的名声传遍了整个武林。有人携重金求问武当派秘传的"武当长拳"口诀,有人跪求指点迷津。他甚至知晓峨眉派掌门年轻时与明教光明使的一段情缘,清楚丐帮传功长老暗地里收藏着《降龙十八掌》的全本图谱。这些秘密,他都小心翼翼地记录在一本泛黄的小册子里,取名《江湖风云谱》。
然而随着知晓的秘密越多,他内心的疑惑就越发深重。某日,他无意间发现少林方丈的私生子竟是魔教左使;又一日,他窥见华山派大弟子实为朝廷密探。更让他不安的是,这些看似偶然的发现,背后似乎都暗含着某种规律——就像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暗中推动着这一切。
他开始留意到更多蹊跷:为何每次正邪大战前夕,总会有重要人物意外获得敌对阵营的机密?为何各大门派的兴衰更替,总会在关键时刻出现转折?这些疑问如同一张无形的网,将他牢牢困住。有时夜深人静,他翻阅着自己记录的江湖秘辛,会突然感到一阵寒意——仿佛自己记录的不是真相,而是某个庞大棋局的落子记录。
最让他寝食难安的是,他开始怀疑自己获得《观气术》是否也是一个早已安排好的环节。那个在蓬莱仙岛上指引他的声音,那个让他轻易获得能力的机缘,此刻想来都透着说不出的诡异。
某个月圆之夜,黑暗在华山之巅全力运转观气术,将修为提升至极限。霎时间,他看见天地间布满了若隐若现的丝线——它们看似随风飘荡,实则都连接向同一个方向。当他试图追溯源头时,万千丝线同时震颤,一股磅礴巨力反噬而来。
他七窍流血,浑身经脉如被烈火灼烧,却仍不甘心。脑海中闪过这些年的种种不公:为何自己总是与神兵无缘?为何武道塔的难度因人而异?为何各大门派的强弱总在微妙地平衡?更让他无法释怀的是,那些因"机缘巧合"而丧命的武林同道,那些因"时运不济"而家破人亡的无辜百姓。
"我要知道真相!"黑暗嘶吼着,不惜燃烧毕生修为。打狗棒法的精义在记忆中消散,降龙十八掌的奥义渐渐模糊,连最基础的浑天气功也在离他而去。在武学根基尽毁的刹那,他终于突破了最后的屏障——所有的丝线,都汇聚在京城最大的那家拍卖行里。
三个月后的清晨,黄牛正在自家后院悠闲地遛着他最爱的画眉鸟。晨雾未散,露珠未干,一个沙哑的声音突然响起:"是你吧?将江湖气运尽归己手,戏弄各大门派于股掌之间。"
黄牛转身,看着眼前这个衣衫褴褛却目光如电的男子,先是一愣,继而笑道:"没想到还真让你成了。没错,就是我。"
"为何要这么做?"黑暗的声音在颤抖,这些日子他循着丝线查到的真相让他夜不能寐。
"你以为江湖是什么?"黄牛轻抚手中的金算盘,语气平静,"是快意恩仇?是侠义为先?不,江湖就是一个巨大的棋局。若任由华山独大,其他门派必将被吞并;若让丐帮一直势微,天下乞丐将无处容身。三十年前的血雨腥风你未曾见过,那时没有平衡,只有弱肉强食。"
他抬手拨动算珠,发出清脆的声响:"我以气运为线,平衡各派,为的是让这江湖永保生机。你以为那些秘境是为何出现?那些神兵又为何择主?都是我在幕后维持着这个脆弱的平衡。"
黑暗沉默良久,脑海中闪过这些年的所见所闻。确实,比起古籍中记载的腥风血雨,如今的江湖确实平和许多。但他依然缓缓取出玉竹棒:"我理解你的做法,但今日这一战,不可避免。"
"为何非要如此?"
"因为那些年被你暗中操控而失去的机缘,那些因你一念之差而改变的比武结果,总要有个交代。"黑暗的眼神坚定,"更重要的是,我要知道——你究竟是人,还是神?你凭什么决定他人的命运?"
黄牛叹息一声,从袖中取出一柄玉如意:"那就让你见识下,什么叫做'执子之人'的力量。不过年轻人,你要记住,打破棋局的人,未必能下得更好。"
......
杨柳树下,一个小女孩托着腮帮问:"爷爷爷爷,最后那场大战到底谁赢了?"
老人微微一笑,眼角皱纹如菊花绽放:"江湖上的胜负,哪有那么重要?"他手中的打狗棒在夕阳下泛着温润的光泽,棒身一道细微的裂痕,仿佛在诉说着那段不为人知的往事。
"重要的是,"老人望向远方的眼神变得深邃,"有人守护着这片江湖的平衡,也有人始终在追寻着真相。而这,就是江湖永远迷人的地方。"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