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方舟人物志 星极:愿为你的启明星
昨天 12:5652 浏览闲聊杂谈

一 神学 or 科学?

星极本名为阿丝忒希娅・乌比卡(名字实际上是对希腊神话中星夜女神阿斯忒瑞亚的化用),身负乌比卡姓氏出生的她,注定与星相学密不可分。
占星是最古老的占卜形式之一,和所有占卜术一样,据说能知晓古今,甚至窥探未来。从小,她便与妹妹星源一同在父亲门下学习占星术。妹妹星源学得很快,但论占星准度,始终是姐姐星极更胜一筹。不过,妹妹打心底不认同父亲那近乎 “神棍” 的学术理念,于是通过不断学习考入高等学府,挣脱这种思想束缚,最终加入了莱茵生命。
与妹妹不同,星极没有拒绝父亲的教导,甚至没有勇气反驳父亲对自己的质疑。她将大部分时间都投入这门技艺,对星相学有着自己的认知,也带着一份专属的自负。
星象学是一门注重传承的学科,虽没有现代科学那般严谨,却足够古老 —— 而古老,正是诞生权威的最佳土壤。每当星极提出摸索中的疑问,总会被老师们直接否决,或是得到早已既定的答案。即便内心并不认同,她也会 “欣然” 接受。在权威的逻辑里,“不存在错误” 便意味着 “永远正确”。星极害怕被权威否定,于是对他们的结论全盘接纳,生活也因此按部就班地推进。
凭借对星象学的钻研,星极很早就获得了占星研究协会的会员身份。后来,在该组织与莱茵生命的合作协议下,她被授予顾问职务,负责双方交流事宜与文献学相关工作。闲暇时,星极会用自己真正精通的星象知识,开导那些对未来抱有疑惑的莱茵生命同事。久而久之,在一些人眼中,她渐渐成了专职提供占星与其他神秘学建议的人士。
很少有人知道,莱茵生命与占星研究协会的合作合约,本身就是星极一手促成的。而影响她做出这一决定的最大因素,正是已入职莱茵生命的妹妹 —— 埃琳娜(星源本名)。
不过从心底里,星极也不认为未来能被随意观测,她始终觉得星象学需要与时俱进。随着科技发展,在特里蒙,人们对这门学科充满质疑:街头小贩将其当作编造产品故事的噱头,记者口中也不乏对占星研究协会的诘问。面对这些声音,星极有着自己的思考:
“占星之术承载着人类最早对天空的好奇心。当占星术师发表第一篇星象论文时,飞行器尚未跃入空中,哥伦比亚也尚未建立。历代学者日复一日观测星空,每次‘星涌’过后,又会处理庞杂的数据、推翻先前的结论。支撑他们坚持下去的,只有一点 —— 他们相信遥远的星辰与我们息息相关。”
她承认星象学存在谬误,却也坚信现有研究必须建立在过去的学术积累与资料基础上。作为一名学者,她会用科研手段继续探索星象的奥秘;但她也期待,若有朝一日科学无力把握苍穹之外的未知,占星学或许能提供新的可能。
二 变故
面对矿石病,星极毕生钻研的星象技巧似乎失去了所有作用 —— 她没预见到妹妹会在实验事故中感染,更没意料到自己会因与双胞胎妹妹的接触而染病。

当她躲在安全屋里担惊受怕,看着妹妹独自面对源石泄露的实验室时,星辰仿佛已不愿再眷顾这个怯懦的人。从那一刻起,她自认规划周全的未来,被命运彻底砸得粉碎。在星极眼中,自己的未来本该如正午阳光般耀眼,可当她再次试图窥探那份美好时,曾经清晰的景象,早已变得模糊不堪。(感染矿石病后,她能明显感受到自己的源石技艺与星空的联系在逐渐衰退。)
矿石病并未如父亲弗朗索瓦・乌比卡期待的那样,将星极变成古代传说中 “患病的伟大占星师”。她至今记得父亲得知自己感染时的态度 —— 那是一种 “隐含着喜悦的关切”。所以,当父亲发现女儿不仅没能借感染一跃成为更优秀的占星术师,反而变得 “一事无成” 时,他毫不掩饰自己的失望。万幸的是,出于父亲的责任,弗朗索瓦最终还是挡在了 “星空的压力” 前,将星极与妹妹很快送到罗德岛接受治疗。
三 罗德岛上的启明星

因共发性矿石病,星极与妹妹一同来到罗德岛。在接受矿石病治疗期间,她通过测试成为了罗德岛干员。根据诊断,星极的矿石病虽已成型,但程度较轻,暂时不会对身体造成严重伤害。可这场变故对她精神的创伤,远比想象中更深;更让她焦虑的是,对星空的疑虑,似乎直接影响到了她引以为傲的星象力量。
为了调养身体、缓解精神压力,星极接受了妹妹的建议,与她一同正式加入罗德岛。
星极擅长用剑,事实上,乌比卡家族流传着一套仪式性的用剑仪轨:一手持天球仪,一手执源石剑,进退之间,群星幻象忽隐忽现。这套剑仪融合了剑术、星空学识与源石技艺,唯有将三者融会贯通之人才能驾驭。
加入罗德岛前,星极从未踏上过战场,但她坚信凭借家族剑仪的力量,自己能承担起近卫干员的职责。这份傲气并未持续太久 —— 在与教官坚雷的训练中,对方仅一击便挑飞了她的配剑。她这才意识到,家族剑仪虽华丽,却华而不实,根本无法适应战场需求。
此后,星极开始积极参与训练。在坚雷的引导下,她发现自己的源石剑能让攻击产生类似法术的效果;再搭配常年修习的特殊剑仪,竟能在面对部分棘手敌人时占据相对优势。
除了战斗训练,星极的占卜也未曾停下。为他人占卜时,她周身会浮现出星星状的源石能量 —— 这种直观的源石表现形式,能自然拉近与他人的距离;再加上她那双善于洞察人心的眼睛,总给人一种 “能看透一切” 的感觉。
不过,占卜灵验的一个 “直观反映”,便是华法琳医生始终无法捕获她的踪迹,这让华法琳颇为恼火。
(注:凯尔希明令禁止研究星源、星极姐妹的特殊感染情况,这显然激起了华法琳的逆反心理。)此外,调香师认为星极的占卜能安抚人心,希望用香薰配合她的占卜为他人进行辅助治疗,因此经常邀请星极到疗养庭院小坐。
除了源石技艺,星极对他人的帮助更多来自自身学识,其中对特米米的引导便是典型例子。在星极的影响下,特米米愿意尝试接触部落以外的事物:跟着嘉维尔考取了护理证书,跟着柏喙学习制作衣物;更重要的是,星极教会了她如何在工作与爱好之间做出合理取舍。
特米米:这也是占星术吗?
星极:占星?并不是。星星或许会指引道路,但在 “向着远方前行” 这件事上,占星术是帮不上忙的。
有时候,无需仰望星辰,无需举行复杂仪式,帮助本身就源于人的内心。星极渐渐明白,真正的 “指引”,从来不是来自星空的预兆,而是源于自己想要帮助他人的初心。
四 回流

即便来到罗德岛,星极依旧遵照父亲的嘱托坚持观测星空,直到妹妹发现她眼部出现感染症状(双眼急性化脓性炎症),才被迫停止。
为治疗眼疾,星极接受了一场小手术,短暂失去了三十六小时的光明。术后的黑暗中,空间里只有她自己的声音,一股强烈的无力感涌上心头 —— 曾几何时,她是能为众人指引方向的星象学家;可现在,她既无法为他人预示未来,也看不清自己的前路。
好在有妹妹的悉心照料:星源为她削好堆满盘子的水果,将她的星象仪安置在床头。星象仪运转时的机械声,成了黑暗中最安心的背景音,稍稍平息了她的不安。
这段黑暗的时光,也让星极开始真正思考自己的人生:她终于不必再围绕家族安排观测星空、编造 “符合权威期待” 的结果,不必再为远在哥伦比亚的占星协会权威殚精竭虑。她回想起自己对星空的感情 —— 这份热爱,不仅是家族传承的 “先天条件”,更是从小便扎根心底的 “后天喜好”。
原来,过去被权威拒绝、被父亲否定时,她心中的懊悔并非源于 “被否定” 本身,而是源于 “没能真正了解星空” 的不甘。可越是深入研究星空,她越能感受到自身的渺小 —— 关于星空的疑问,真的有答案吗?
星极无法给出确切答案,但她心中有了一份笃定:
“当一个人在荒野的夜晚迷路时,他一定会仰望星空,看看天空中与自己同行的闪烁群星,随后重新鼓起勇气继续前行,直至走出困境。”
当阳光透过绷带、穿过眼睑打在瞳孔上时,星极从睡梦中醒来。她静静等待着妹妹的到来 —— 她知道,属于自己的 “光明”,也正在未来的某个地方等待着她。
五 变革

莱茵生命总辖的计划,在特里蒙上空制造了一个巨大的空间空洞。这片大地的人们,终于得以越过 “星荚” 的阻隔,直接与银河建立联系。这一巨变,让占星研究协会不得不重新审视自身理论,做出应对。
乌比卡家族从不是喜欢 “空中楼阁” 的家族。借助星源构建的科学模型,星极开始修订占星协会权威们恪守多年的理论。然而,在报告署名权的问题上,她与妹妹产生了巨大分歧:妹妹坚决反对星极将报告交给父亲审读,认为这样只会让第一署名权旁落他人;星极却不太在意这些虚名,依旧想遵从家族的安排。
两人因意见不合不欢而散。通过占卜,星极隐约感知到 “今日对黎博利而言是灾难”,而星源迟迟未归,更让她心急如焚。外出寻找妹妹时,星极险些被载具撞倒;当她惊魂未定地返回住处门口时,却看到了忘记带钥匙的星源 —— 更 “倒霉” 的是,星源为了向她道歉,把身上的现金全买了雪糕,结果只能饿着肚子在门口等待,整个人蜷缩成一团,像只委屈的羽球。
一场小小的闹剧,让姐妹俩冰释前嫌。而命运似乎也在眷顾她们 —— 此前由黎博利信使负责运送的报告文稿,在闹剧结束后被顺利送回。
面对占星协会变革的新机会,星极选择主动把握。她从隔壁来自维多利亚的前辈手中,争取到了下午公开演说的机会。当她身着一袭华服(时装 “寻耀”)登场时,台下乌比卡先生(星极父亲)身旁的位置,却戏剧性地空着 。

这一次,在变革的浪潮前,星极终于不必拘泥于学究们的 “一字一句”,畅快地抒发了自己对星象学的新观点。出人意料的是,事后她的父亲不仅接受了她的变革理念,还尽力将这种思想传递给协会中固执的派系。至少在学问上,弗朗索瓦・乌比卡始终保持着表里如一的操守;只是面对自己的孩子时,他依旧会直视前方,用最严苛的语气表达不满:
“希望阿丝忒希娅能明白她在家族中的位置。”
对于父亲的态度,星极已不再在意。此刻的她,更希望能与妹妹一同在特里蒙度过一段美好的假期。
星极:哼哼,偶尔听听妹妹的夸奖,也不错呢。
星极:今天就不做饭了,我们去餐厅吃吧。
活动|明日方舟「反常光谱」创作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