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官宣MAU破5000万:腾讯这回靠「潮」抓住了年轻人?
昨天 15:003 浏览综合

或许才刚刚开始。
文/梁乐天&严锦彦
今天(10月31日),《无畏契约》(以下简称瓦)官方抛出了一个新数据:国服端手月活跃用户规模突破5000万。

这个数字的背后,是《无畏契约:源能行动》(以下简称瓦手)国服上线才刚满两个月,从爆发期迈入平稳期。显然,瓦手为瓦的生态带来了爆发式的增长。
今年射击赛道有多卷,大家有目共睹。尤其是“搜打撤”品类,新品扎堆,各路厂商纷纷下场。行业目光几乎都聚焦在这里,猜谁是下一个爆款。结果,以瓦为代表的竞技射击赛道,反而悄咪咪地来了个端手两开花。
5000万的MAU,或许不仅比很多人预想的要更高,也比很多人预期的要更快,而且,这个数字在当下的节点,显得更有分量。
一是瓦手开服最猛的劲儿过去了,这时候晒成绩,说明它没高开低走,算是立住了。有了这么厚的玩家底子,就意味着它有足够的本钱去琢磨如何运营,如何实现长青。
二是瓦端游国服已上线两年,在今年射击品类产品跟下饺子一样曝光、上线,抢夺用户注意力的当口,它非但没被分流,数据还在持续往上涨。简而言之,瓦端依然在吸引新人进来。这也证明了游戏本身品质过硬,并且它的玩家圈子和电竞比赛一直保持着热度。
在射击市场的激烈竞争下,瓦为什么还能保持这样的爆发式增长?它是在争夺存量用户,还是在拓宽新兴市场?而除了增强产品信心之外,这个数字是否意味着,射击游戏市场的容量,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大?
01
手游跑出来了,
端游也没停下
过去两年里,瓦端国服上线后的发展,大家应该都看在眼里。凭借游戏本身的玩法,以及玩家社区的氛围,它很快吸引了大量用户,成了国内射击产品里的第一梯队。目前,国服在瓦的全球生态里占了很重的分量。关于它的成绩,我们之前也提过好几次了。
在此基础上,瓦手继承了前者的IP和生态优势,上线便成为了腾讯今年表现最亮眼的新品。它在这5000万MAU中,所做的贡献也是实打实的。
回顾两个月前,从黄浦江边的发布会,到上线前预约突破7000万,瓦手的宣发阵仗一直拉得很高。
开局的数据也确实漂亮:根据七麦数据统计,上线当天,游戏“秒上”iOS总榜、游戏免费榜Top 1,至今保持高位;随后几天里,它很快冲进了畅销榜前十,最高到过Top 4。

不过,很多人当时仍在观察。毕竟,投入这么大,宣发这么猛,高开也不奇怪。大家担心的是,这会不会又是一个“上线即巅峰”的剧本?
说到底,英雄竞技射击这个品类,在手游市场一直不温不火,失败的例子也很多。更何况,把瓦那套操作和体验搬到手机上,玩家到底能不能玩得惯?这热度真的能维持住吗?
答案是可以。从上线至今,瓦手基本稳定在iOS游戏免费榜前列和畅销榜前十。这说明在宣发和IP热度猛冲的劲儿过去后,瓦手依然有后劲,并且沉淀下了一批属于自己的核心用户。

那么,这些用户是从哪来的?
按理说,一款端游出手游,来的大多是原来的端游玩家,因为它们对游戏的玩法和IP最熟悉,也最认同。瓦手刚上线那会儿,肯定有不少端游用户涌入。但奇怪的地方在于,两个月过去,端游的数据也涨了……
这意味着,瓦手的增长并不只是靠端游用户平移,它实实在在地吸引了很多全新的玩家。观察在社交平台上发声的用户,不难发现,这些新玩家主要有两类:
第一类,是“听说过,但没PC”的人。他们可能早就被端游的热度或社区氛围所吸引,对玩法有兴趣,但因为没有PC一直没法体验。瓦手正好解决了问题。这些玩家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进来,最后因为喜欢游戏的玩法和风格留了下来。
第二类,是很多年轻用户,甚至是一些以前不玩射击手游的人。他们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度很高。而瓦手的潮流属性,是吸引他/她们来尝试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种潮流属性带来的突出表现,是瓦手的女性用户比例相当高。从小红书和抖音能看到,游戏上线后,分享内容的女性玩家增长明显。她们不只看重玩法,也很容易被游戏的设计风格、英雄角色吸引——比如10月刚出的新英雄暮蝶,高颜值和漂亮的美甲就吸引了很多玩家的模仿。

目前还在热点中的“慕蝶变身挑战”
腾讯互动娱乐无畏契约中国总负责人黄凌冬曾表示,瓦端游女玩家的比例超过三成,远超其他同类的竞技射击游戏。而从瓦手的社交氛围来看,其女性用户比例可能会更高。这些年轻用户,加上被瓦端IP辐射的手游玩家,为游戏整体用户盘带来了爆发式的增长。
除此之外,葡萄君还从内部人士处了解到,已上线两年的国服端游,非但没有被瓦手或其他新品分流,今年数据反而还在继续上涨。
这事儿其实不难理解:一方面是端游本身底子好,还在持续吸引新玩家——要说人气,看看今年上海CJ和重庆嘉年华那阵仗就知道了;另一方面,则是不少人先玩了手游,又被反向安利,对端游产生了兴趣,端手双栖了。


从结果来看,瓦手的出现,不仅没跟端游内耗,还做大了整个盘子,吸引了更多人关注这个IP。而端游自己也争气,稳住了阵脚还在增长。在今年这个游戏射击游戏大年,瓦端和瓦手这波配合,确实打得挺漂亮。
02
跟年轻人玩到一块
游戏圈有个共识:得年轻人者得天下。
这话在哪都适用,但在瓦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如上文所说,在瓦端游和手游的玩家中,年轻人占比非常高。他们好像跟这游戏有种特别的默契,互相吸引。
那瓦到底是怎么做到的?为啥它能把端游和手游两边都带起来?
这背后离不开一个核心特质:潮流,或者说够酷。
从游戏本身来说,瓦透着一股子潮流劲儿。它的美术风格很前卫,B站上有设计师做过视频,分析它的设计有多牛;

里头的英雄人设也很鲜明,你看线上线下的Coser都特别多,甚至不少玩家在生活里都开始模仿英雄的发型、做同款美甲。
就连玩家自己搞的二创内容,也都带着种时髦感。正是这种气质,让瓦不只是吸引了那些老射击游戏爱好者,更关键的是,它还带来了大量新玩家,特别是年轻、女性用户。

今年抖音火起来的AI无畏契约英雄合影
当然,这种潮流感不只在设计上,更在于瓦特别会接梗,总能走在流行的前面。
首先,它有网感。就拿今年最火的歌来说吧,你第一个想起的是什么?“别墅里面唱K”,还是“来财,来”?

在《大展宏图》和《八方来财》这两首歌彻底火出圈之前,就已经被瓦的职业选手和玩家拿去做过无数二创了。官方反应也快,一看玩家喜欢,立马就去推合作,跟年轻人的喜好实现了同步。

今年上海CJ期间,官方干脆把“揽佬”请到了舞台。现场演绎的这两首歌,瞬间点燃了全场,引发了震耳欲聋的大合唱。那场面,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个音乐节,也让瓦的展台成了CJ最火爆的地方,没有之一。

今年CJ上的揽佬
其次,它的社区氛围很强。
在各大社交平台上,瓦的玩家特别能“玩梗、造梗”,社区的活跃度和创造力都非常高。什么瓦学弟、笨蛋奶妈、颗秒、谁还有多余资金,还有瓦手那边来的瓦手滴滴、随地大小瓦……这些梗都成了玩家们互相接头对暗号的社交谈资。
年轻人本来就精力旺盛,爱追新鲜事。瓦这游戏本身也开放,总能搞出点新花样,让大家在游戏和现实里都能玩起来。一来二去,这就碰撞出了很多火花。

网友自制的颗秒系列表情包
最后,它的线下活力也很足。
不久前,英雄壹决的无人机阵列点亮了重庆夜空。这位重庆男孩一登场,下面无论是玩家还是路过的市民,手机唰地一下全都举了起来,都在拍这个“重庆崽儿”照亮家乡的瞬间。

今年暑假,瓦在重庆搞了一场盛大的嘉年化,活动遍布观音桥、朝天门等地标,吸引了超百万人次的年轻人线下围观,一下子让重庆多了张“电竞潮流”的新名片。
后来,连新华社和重庆文旅都出来点赞,不少年轻玩家也在网上转发视频,觉得自己游戏太有牌面了。你会发现,瓦的这股潮流文化,甚至能对一个大城市产生影响了。

这种宏观的影响力,归根结底,是由无数玩家在微小瞬间的热爱汇聚起来的。说白了,如果年轻人喜欢和认同你这套潮流文化,他们会愿意随时随地展示自己的热爱。
就像国庆节期间,即便在景区,你也能看到有人趁着休息空档,举着手机来把瓦手。这时候旁边要有人看到了,哪怕两人根本不认识,也会相视一笑,心里明白:嘿,自己人。
这种场景能出现,部分归功于瓦没有走过去“端转手”的老路。正如黄凌冬此前所说:瓦手与端游会形成各自独立的生态,共同服务玩家。
这种“端游+手游”的布局,实质上就是给玩家提供了随时随地展示热爱的可能,为这股潮流文化提供了更多元的入口:让不同特质、不同需求的年轻人,都能找到合适的方式加入进来,最终共同推动着整个生态规模的扩大。
03
仍在增长的竞技射击
不论是瓦端持续的增长势头,还是瓦手打破移动英雄射击伪命题的误解,它们都证明了,国内的射击市场,依然有很庞大的空间和增长潜力。
射击游戏虽然卷,但从大盘上看,它并非是场零和博弈,反而是在扩盘中共赢。
一方面,射击游戏向来是全球第一大品类,如腾讯高级副总裁马晓轶所说,它在海外市场占比接近35%,国内却还只有20%,这意味着射击游戏还有巨大的增长潜力。腾讯总办也曾在今年的财报会议上提到,目前国内FPS市场正随着玩家人口和技术发展而快速增长。
另一方面,射击赛道是一个泛化的大品类,它和MOBA这种特化的大DAU玩法不同。射击的核心体验只有两个词:瞄准、射击。在此基础上,它可以不断叠加“X”,从而诞生截然不同的体验,这也是为什么射击赛道不存在寡头化现象的原因。
大盘不断增长,瓦本身的潮流射击玩法和年轻化气质自然会吸引和孵化更多射击新人,而国内的射击盘也拥有足够大的空间来承载。

从玩法本质上去看,瓦属于英雄技能公平竞技射击。它强调在公平规则下的深度团队博弈、多变的战术策略以及纯粹的枪法对抗。如果说搜打撤、吃鸡等射击玩法的一大乐趣源于装备、资产、数值的成长,那么瓦的乐趣则来源于玩家自身实力的成长和每一局战术与配合带来的可能。这种乐趣不仅有及时性,也有着相当长的乐趣成长周期。
此前,黄凌冬也谈到,现在的年轻人天生热爱竞技,天然有着不服输的劲头,大家很愿意在一款公平竞技射击中秀操作。而目前,瓦应该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公平竞技射击产品了。
从Twitch直播数据也能发现,这几年来,大火的射击细分品类换了一轮又一轮,可公平竞技游戏始终占据着最高观看时长。瓦在海外上线已经五年,至今依然是射击赛道的第一梯队。公平竞技拥有长青生命力,它的乐趣很难被替代。

当然,我们还不能忽视电竞的力量。对于一款公平竞技游戏,电竞是维持产品长线生命力的核心支撑之一,也是公平竞技游戏的天然优势。
一方面,电竞赛事、职业选手代表着一款游戏的最高竞技水准,它能为高端玩家提供目标,让大众玩家学到技巧。现在,瓦里面就有大量玩家会从赛事里面学习技能道具的释放点位,阵容打法。它的全国大赛、高校赛事也让热爱竞技的玩家有了更多展现自己的舞台。
另一方面,瓦的电竞生态也为游戏社区提供了大量故事作为内容讨论,甚至带动游戏破圈。例如EDG战队在2024无畏契约全球冠军杯上斩获世界冠军,不仅创造了CN联赛成立首年就夺冠的奇迹,更是实现了瓦在社会层面的第一次现象级破圈,这个期间,更多新的用户也因此加入到瓦和瓦的电竞。

发展到今天,你能发现瓦的电竞体系已经十分成熟了。赛场上选手会自发地跳舞、摆poss、喊话、与观众近距离互动,炒热气氛。赛场下,玩家不断消费电竞内容,推动游戏整体热度。
此前,黄凌冬曾将瓦的电竞舞台比喻成罗马竞技场:观众的情绪会被瞬间点燃,通过电竞,年轻玩家与游戏会产生更好的交流。
随着2026年无畏契约全球冠军赛落户中国,并且CN联赛尝试全国多城市巡回比赛,瓦的电竞和文化也会走进更多年轻人身边与生活里,让他们近距离感受潮流射击文化的魅力。
04
结语
时至今日,我们审视瓦的发展现状,能发现它是一款异常“年轻”的头部产品。
一方面,产品本身的潮流调性、长线运营过程,说明了他们对年轻用户有着足够的把握。事实上,产品在年轻群体中的高渗透率和市场占比,也是他们的核心优势。这些年轻用户不仅是单纯地玩游戏,还会主动参与二创,推动生态发展,从而保证产品的长线活力。
另一方面,瓦国服端游刚满两年,手游也才刚起步,整个生态都处于高速增长期。在这个时间点上,5000万的月活数据,与其说是抵达了一个高值,不如说是确认了一个更高的起点。

新的一年,瓦在端手产品矩阵完善的同时,也将进入生态新的发展周期。随着最顶级的国际赛事正式落地中国,它在国内的影响力或许会迎来新一轮的放大。对于这个产品和竞技射击赛道而言,真正的长青周期,或许才刚刚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