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B站动画区,都在聊“史上最被高估的动画”?
前天 10:592879 浏览综合
注:本文包含《新世纪福音战士》全系列的相关剧透
这段时间,B站动画区讨论最多最火的动画是什么?
《EVA》。
很难说上面这句话里最文艺复兴的是哪一个:一个已经开播了30年的动画《新世纪福音战士》,还是已经随着番剧文化慢慢退潮而已经许久无人问津的B站动画区。
对不起,现在应该叫《天鹰战士》了来着。
不过这场EVA热,和时隔四年《EVA终》剧场版终于决定在国内院线上映没有太大关系,这个事情的万恶之源,是一个十万粉丝的UP主。
童子军大王。
从严格的分区上,童子军大王甚至不是动画区的UP主,他最早是纯纯的游戏区博主,还是做最硬的干货,美式RPG剧情解析,和经典游戏赏析的那一档:
和大部分好看不火的B站博主一样,在猛猛做干货长视频却一直涨不动粉的痛苦之中,童子军大王找到了真正的流量密码:还是得辣评、爆喷那些大家一致喜欢的东西,做出一种特立独行的姿态,才能吃到算法的红利,猛猛收获关注。
于是,他走上了辣评区博主都必然先会经过的道路:喷原神。
*补档二字尽显含金量
在成功找到了流量密码,起号成功以后以后,童子军大王开始奔赴一个又一个的古战场,有时候是对一致好评的作品无情开喷:
有时候是给在社区名声已经烂完的游戏再踩上一脚:
而在祸祸完游戏圈能涉及的热门话题以后,他又找到了更广阔的新战场——动画区。
他开枪的第一个对象还算比较保守——《进击的巨人》:
从各种意义上来讲,辣评《巨人》也算是抓着一个软柿子捏,毕竟自从进入完结篇以来,关于《巨人》的剧情争议一直很大。觉得意难平或者没办法和解的读者确实非常多。
而在动画区初战告捷后,他直接将枪口指向了二次元鄙视链金字塔顶端的那部作品:《新世纪福音战士》。
而他直接把他对《EVA》的评价,写在了标题上:
什么?你是说,二次元的开山鼻祖之一、二游联动的常客、米哈游心中永远放不下的白月光、最伟大动画排行榜里前十的常客,是史上最被高估的动漫?
和B站的动画区一样,EVA粉丝只是老了,不是死了。
但谁也没想到,就这一个视频,让童子军大王和《EVA》,成为了整个10月动画区的超级顶流。
有人狠狠地驳斥他的想法和观点,认为他是在吃黑流量:
几乎在《过誉》上线的第一周,打开动画区,看到的新视频基本都是《EVA》——以及和童子军大王的脸,主打就是一个拷打。
也有人选择跟童子军大王站在了一起,觉得一个人有不喜欢一个动画并批评他的权利,不应该遭受一整个社区的拷打:
辣评,然后辣评的辣评,然后再辣评辣评的辣评,套套又娃娃,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嗯,还有趁机跑来犯病的:
那么这股狂欢的盛况,最开心的人是谁呢?
居然是到今天还在喜欢EVA的粉丝们。
从这么多年以后,已经变成一个冷到半入土的小众坑,突然变成动画区顶流烫门。大家发现,这种盛况,好像真得感谢童子军大王的开团:
诶,等等——有没有一种可能,他不会是故意扮演串子做的锐评,实际上其实是《EVA》的粉丝呢?
《史上最被高估的动漫》本身,像《EVA》本身一样,成为了一道新的圣经,动画区的博主和观众们为他做万字解析,咬文嚼字,开始寻找他其实是EVA粉丝的蛛丝马迹——毕竟如果你不喜欢,怎么可能会看那么多遍,并对里面那些细节如数家珍呢?
试图解构的人,最后成为了被解构的本身:
甚至他这套开团的格式,都成为了新的圣经:
而好巧不巧,这场大论战碰上了真正的狂欢时刻。
10月15号,在《高估》腾空出世正好一周后,《EVA》新剧场版的收官之作,自2021年全球上映以来,粉丝就一直盼星星盼月亮,希望可以在国内上映的《EVA终》,正式确定在国内院线上映:
译名甚至没有采用国内一直采用的《新世纪福音战士》,而是上个世纪在央视上映的译名《天鹰战士》。看到这个名字,感觉下一秒就能回到那个看着显像管电视,听着“美丽的天使在远方召唤你,勇敢的少年啊快去创造奇迹”的20世纪午后。
这下吃得也太好了,《高估》了那么久,甚至把剧场版高估出来了。
在这股热潮下,甚至连最顶流的动画博主,智斗巅峰UP主瓶子君也在最后时刻参上了团:
作为曾经的知名开团博主,其实他早就看到童子军大王的节奏,只不过确实晚了一步:
那么,童子军大王到底说了什么,能在许久没有动静的动画区造起如此大的波澜?
不得不说,对于一个B站UP主,只有起错的外号,没有起错的五字神人ID。
童子军大王的辣评风格,的确有点像《国王的新衣》里那个,点出国王身上什么都没有穿的小孩。
而他做的,就是不停的点出作品里那些显而易见、众所周知,甚至可能本来就是有意为之的缺点。然后放大成一个看起来致命且难以忍受的问题。
而因为这些事实又确实存在,因此观众看完以后思考良久,也只能得出一句——“还真是。”
而在一个视频,将这样好几个这样的“问题”堆起来以后,滑坡出这种“这个东西”好像缺点真的很多,并不值得原先那么嘉奖的错觉。最终将一个只是自己不喜欢的东西,成功演化成了漏洞多多,人憎狗厌的模样。
在他评价《原神》的视频里,他先是批评旅行者是游戏史上最缺乏个性的角色之一,碰到什么事情都轻描淡写,缺少反应。
然后他再说派蒙吵闹,啰嗦,碰到所有事情都大惊小怪,一直在解释所有的事情。

他提到派蒙时,甚至有一只蟑螂一闪而过*
乍一听,这两个好像都是真的。
但如果你确实体验过《原神》初期故事的话,你就不难发现,旅行者不说话更多是一种为了保持代入感的设计。而派蒙则负责承担了那个解释设定,传递情绪,表达反应的角色。——而这甚至不是《原神》独有的设计。
但经他这么一拆解,一个常见的设计就变成了两个巨大的设计缺陷。
而对《EVA》,他的问题是什么呢——为什么这么一个拯救世界的艰巨而可怕的任务,会交给一群小孩,而且是一群精神脆弱,有着各种各样精神疾病的小孩们去完成呢?
他们痛苦,他们逃避,他们敏感地无病呻吟,并最终好像将这种丧气演化成了二次元的必备潮流单品,延续至今。
看看他对碇真嗣的评价——你能在他身上找到一个人的所有缺点:
——额,好像还挺准确的。
是啊,为什么呢。这么一想,好像正好几乎所有的日本动画,都是让青春期的小孩来当主角来着。
其实,《EVA》的监督庵野秀明还真的亲自解答过这个问题:
两个人都对受到伤害感到极度恐惧。
两个人都欠缺一般主角所具备的积极性,让人觉得不适合。
但是,我还是让他们当主角。
有人说“生活就是需要变化”。
我希望在这个故事结束时,不管是世界也好、他们也罢,都能有所改变。
换句话来说,就是这帮心智不成熟的主角们如何成长,才是作品的主旋律。而看那些离奇而不可能的事情一次次成功,本来不就是幻想作品的魅力所在嘛?
但如果你的确像童子军大王一样,觉得拯救人类的机甲就应该由百里挑一,身经百战的老兵来驾驶,追求虚构作品的合理性的话,那可能《EVA》的确很难说得上是一款适合你的作品。
而另一个喷点,就直接捅进所有粉丝的心窝里了:
“而我最无法忍受的部分,是那些狂热粉丝,他们最喜欢的就是如何用最晦涩的理论来解释最简单的问题。他们对这些角色的心理分析确实对我大开眼界……
EVA的粉丝文化已经变成了一种宗教,他们不仅是喜欢这部作品,他们信仰他,他们撰写了百万字计数的分析解读,试图破译每一个画面和台词背后的真正含义。如果你说EVA的某个情节不合理,他们会说你没看懂。如果你指出他的叙事有多么的混乱,质疑他的深度,他们会说你太肤浅了。”
《EVA》这个动画确实十分特殊:由于制作工期等种种原因,剧情展示了很多近乎玄幻的世界观设定、宗教设定,乃至幕后黑手的阴谋和计划,这些东西都完全在动画里没有解释。
感兴趣的观众甚至只能翻阅设定集、采访、衍生小说和漫画才能找到答案。毫无疑问,这是这部作品缺憾的地方。
但这也让《EVA》的粉丝们去挖掘分析每一个细节和背景的设定,也形成了始终经久不衰的《EVA》学研究社区。
*能让观众读出无数信息量的超长沉默
支撑大家反复一个作品的,未必是深度。也可能是粉丝对他的热爱。不仅《EVA》,《黑神话》《黑魂》《让子弹飞》也同样如此。
那么,回到童子军大王最初的那个问题:
《EVA》真的是一部被高估的动画吗?
这个问题实在是很难回答。毕竟《EVA》这个作品真的很特殊:
对于其他作品来说,创作者的人生最多是整个作品的添头和彩蛋。
而《EVA》一整个系列,都是庵野秀明自己心境的写照和映射。他自己就是第三新东京市的“凉宫春日”,整个故事、世界、甚至角色的人设都会随着他自己的成长和变化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动:
想让“不配当主角”的角色成为主角,并在故事中收获自己的救赎和和解——在这样的原始动机下,庵野完成了最开始版本的《EVA》动画的结局;
但在结局之后,来自观众的恶评与刀片,以及后续制作的压力,让庵野患上了抑郁。对观众的恶意和愤怒,让他在《Air/真心为你》毁掉了整个世界,并近乎嘲讽地在剧场版里,将镜头对向了电影院里的观众们:
在结局的所有人变成了橙汁之后,最后活下来的真嗣和明日香仍然在憎恨着对方:
12年后,试图与自己和《EVA》和解的庵野,为了“找回初心重新出发”,选择重新开启这段一度让他痛苦不堪的长跑,于是有了《EVA:序》以及一整个新《剧场版》系列:
但到了《EVA:Q》时,对日本311大地震灾难带来的刺激与恐惧,让他再一次开启了和抑郁的斗争,故事也完全大变样:世界被半步毁灭,存活的人眼中尽是愤怒、绝望和仇恨,整个电影都充满着压抑与痛苦的氛围。
而在9年后的《EVA:终》,痞子最终完成了自己对一切的和解,终于尝试让故事中的每一个人都获得了最好的告别和结局:
目睹周围的人长大了,而自己的内心还是那个懦弱无能爱哭泣的孩子,所以他会让明日香在《Q》里直接蹦到28岁,并最后留下那句令人心碎的:
“我想我是喜欢你的,但是,我先比你成长为大人了。”
正如《攻壳机动队》的导演押井守说的那样:“尽管如此,像庵野这样,如此旁若无人地把自我意识全露出来拍片子的家伙确实前无古人。”
你当然可以批评他的任性,因为一般来说,当一部作品完成的时候,他就不再属于创作者自己,而是属于每一个观众。但痞子蛮横地霸占了《EVA》整整三十年。
但这也让人们很难去评价《EVA》,因为当你评价时,已经不再是单独审判一个作品,而是同时在审判一个人的生活。
而选择是否欣赏它,是属于每一个人的自由。
因为这份不被评价的权利,你也同样拥有。因为没有人可以低估你的人生。
✦本文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