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G的另类电竞精神:赢不是唯一
昨天 24:007 浏览综合
电竞行业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大众化的当下,玩家群体对电竞精神的认知也常常趋同: 要坚定地追求冠军,要一刻不停地变强,要为此付出无限的汗水和泪水……要赢。
从“电子竞技不相信眼泪”到“电子竞技没有第二”,在看似调侃的氛围中,电竞的基调不断被拔高。荣耀与孤独成为了电竞的主流叙事,最赢取关注的永远是冠军背后的故事,而冠军背后的故事中,最打动人心的往往又是不惧挫折、坚守信念、甘于在孤独中自我突破的历程。
当玩家把“电子竞技没有XX”挂在嘴边时,一定程度上也是默认,电竞是一项“需要让位正常生活,才有机会登上顶峰”的残酷运动。
如此背景下,若是不争第一,不把“赢”放到第一位,似乎就不足以体现项目的“竞技性”。
《三国志·战略版》(以下简称“三战”)举办的年度赛事龙虎争霸赛,今年已经来到第四届,并逐渐成为一个例外。
众所周知,SLG是个不太好做电竞化的品类,不过或许也恰恰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这个有些特立独行的电竞赛事,见识到一种另类的电竞精神。
SLG玩家的至高荣誉,不止是赢了就好
11月2日,三战“龙虎名人堂”特别展厅在中国音数协游戏博物馆设立,部分文创产品被收录进博物馆常设展区进行陈列展览,三战也由此成为走进该博物馆的首个国产三国SLG手游。
对于成熟的竞技项目而言,“名人堂”不是什么新鲜概念。通过这一形式表彰杰出选手,不仅代表官方的最高认可,也象征着该领域的至高荣誉。随着赛事规模的扩大,名人堂一方面有助于进一步塑造明星选手,另一方面又能借助他们的影响力反哺赛事本身,从而形成良性的生态闭环——这也是电竞项目纷纷效仿设立名人堂的主要原因。
三战这次则更进了一步,不仅是将概念化的名人堂搬到线下展出,同时还选择了游戏博物馆这么一个同时具备历史性和权威性的特殊地点,显得更为注重仪式感,也更凸显了名人堂“荣誉殿堂”的意味。
这就显露出一个值得玩味的点。一直以来,SLG玩家好胜心强,讲究荣誉感,所以官方总会千方百计去做满足——这不稀奇。然而,这些玩家对荣誉感的需求和重视是从何而来?总不能说SLG玩家天生更好面子一些吧。
答案很简单,实际上SLG玩家所追求的荣誉感,和绝大多数快节奏、强操作类型游戏玩家所追求的荣誉感,不是同一回事。后者为玩家带来的反馈,很大程度依托于短局的“输赢”这一结果,是玩家游戏实力的直观呈现;前者则不然,解释起来也更为复杂:
SLG,尤其是赛季制SLG,单局的时间跨度长,基本以月为单位,玩家在这个过程中历经开荒发育、攻城掠地的高强度作战,情绪在反复拉锯中随着时间逐渐累积,自然会有更强的意愿去争胜。
与此同时,玩家并非一个人孤军奋战,也不是临时匹配随机的队友,而是在整个长局内参与到大规模的团队合作当中,既需要完成自己的任务,又时刻接受盟友的帮助。当争胜的主语由“我”变成数量庞大的“我们”,分量也因此变得更为深沉。
这也是游戏产生檄文文化的原因之一
这背后的隐藏含意是,争胜固然是追求荣誉的最直接方式,但并不唯一。
“司徒荻荻”是一位游戏主播,作为“只因天堂”的队伍成员参与了本届龙虎赛新星赛道的比赛,同时也是队伍应援团的核心组织者。为了给这次比赛助威,又是在直播间录加油视频,又是协助伙伴提前设计、制备物料,用以现场应援呐喊。最忙的时候,一度凌晨四五点睡觉,早上八点看到消息,又爬起来接着干。
最终,“只因天堂”新星赛决赛失利,取得亚军。但荻荻表示,最后的决赛现场,助威团来了约三四十人,是当日观赛人数最多的应援团——也算是赢了一筹。
不仅如此,赛后组织的庆功宴活动,“只因天堂”的规模也是最大的。不少成员在国外,纷纷从加拿大、美国、德国各地飞回;有大学生省吃俭用了半个月,就为了攒出交通费用,到线下聚会;实在因为家庭环境脱不开身的,在吃饭时候也开了视频电话,大家伙一个个认脸。也就吃顿饭的工夫,大家又燃起斗志,“明年要让全场的欢呼声都是为了我们而响起”。
“只因天堂”军团之一“以烬辰之名”的主力盟“烬川”的聚会
你可以感受到,他们十分追求胜利,因为“赢”能带来荣誉,是对团队力量的最直接的肯定。但比赛的结果又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在场所有人都相信,明年大家还会像这样相聚在一起,怀抱同样的热情,为同一个目标奋斗。 
本届龙虎赛,“只因天堂”还参加了巅峰赛道的比赛,最终取得的成绩也是亚军。参赛的老孔认真回忆了一下,从第二届开始,算上台服,只因天堂至今已经拿过六次亚军,仿佛遇上了一道“决赛魔咒”——决赛之前,只因天堂是无敌的;进入决赛,对手是无敌的。
最开始参赛的时候,他们也是锋芒毕露,一心在最顶级的舞台上证明实力,夺得冠军。但随着赛事经验的积累,大家的心态反倒趋于平和:从容复盘,研究对策,开发战术,享受参赛过程,等待下一个挑战冠军的时机。
电竞成为了团队维系情感的纽带,赋予所有成员一段共同成长、拼搏的经历。
对于名人堂,老孔表现得颇为积极,因为可以借此留下玩家真正努力过的痕迹,“甚至可能很多年之后,这个游戏已经不玩了,我们也可以为自己为朋友留下一些回忆。”
这或许更能诠释SLG玩家的“至高荣誉”:不是赢下最顶级的赛事,而是拥有一个从今往后最值得记住的团队。
最极致的团队竞技
怎样形成一个向内有凝聚力,向外有战斗力的团队?
龙虎争霸赛既是试金石,也是磨刀石——本届比赛巅峰赛道的冠军,入选名人堂的“叁星同阙”的白板大王,对此就深有体会。
准备工作从最开始的报名环节就已经开始。组成“叁星同阙”的三家同盟,完全没有平行备战新星赛道的打算,而是选择全力投入组建一支最强的队伍。
进行账号筛选时,白板大王的同盟为所有成员分发了问卷,要求截图自己的武将和装备情况,再由战队管理创建一套通用的评分算法,最后根据直观数字评分依次排名,决定出参赛账号。这样的筛选机制基本杜绝了只想混个比赛经历的“关系户账号”,而是最大程度确保了队伍的强度,白板大王提到,其本人的账号其实算是卡在了标准线的尾巴上,但“压根就没给它进(比赛)”。
每个同盟都有专职的配将师,或是知名主播,或是明星玩家。比赛开始之前,他们会登录每位选手的账号,根据具体情况配备最强力、最符合战术安排的阵容。为了搭配协调、达成共识,三位配将师动辄开上三四个小时的电话会议,力求把每一点细节处理完美。
不仅如此,配将还需要做好保密工作,最好到赛前一天才真正敲定公布,一旦情报泄露,或是被对手提前侦察,对方必然掏出强克制的阵容,意味着还没比赛还没开场就陷入劣势——这也是他们本届龙虎赛已有的切身经历。
这些繁琐的事先准备并非孤立,有时还纠缠在一起。比如组队之初,新武将SP貂蝉还未推出,等到武将的具体情报放出,配将师迅速判断其与红颜、青囊特性搭配强势,将极大程度影响战局,于是账号筛选机制立即更新,为SP貂蝉增加了很高的权重,并在此基础上重新排列参赛账号的优先级。
确保调动出团队的最强实力后,下一步则是精密的战术推演。先确立明确的战术目标,再进行缜密的计算,像做题一样,一步步推导出每个步骤应该如何落实,以及哪一步出了差错,后续该如何补救。作战计划不是简单地划分为ABC,而是在反复的猜想和推翻中呈现出树状结构,甚至于完成过往赛事中被认为“不可能”实现的战法。
庙算完成之后,战队对成员也提出要求,为保证竞技状态,需要参赛选手在游戏过程中推掉一切应酬(这对不考验即时操作SLG赛事已经堪称严格),全程专注比赛,特殊情况需要提前报备,确保战术完整执行。
指挥为队员设计的试卷节选
最终,从量化选人-精准配将-多层战术推演-高执行力落实,“叁星同阙”在每一处都做好了极其充足的准备,把握住了极其细微的每一点胜算,以一种顺理成章的姿态取得了冠军。赛后复盘时,白板大王将成功主要归因于认真——每位组员,从组队到赛场,都保持着“必须夺冠”的严肃态度,不论赛前赛中,都认真贯彻了自身的职责任务。这样极致认真、彻底准备、完整执行的队伍,必然成为一支常胜之师。
白板大王曾经是一位即时战略游戏爱好者,也是深度的星际、魔兽玩家,在提及夺冠感想时,他几乎不太提及“赢”的感受,反倒常常强调,他们做了大量的、细致的战前准备,进行了充分的、赛后看来甚至有些多余的战术预案,最终,每场战局的每一步发展,都与战前的预想高度一致。这是他作为指挥感到极度舒适、通畅的时刻,也是团队竞技魅力的极致呈现形式。
从这个角度看,龙虎赛本质上是对SLG游戏乐趣的进一步提炼,试图从更底层的玩法赛制框架对古代战争文化进行描摹,从而提供给玩家更逼近真实的战争模拟体验。

就像另一位参与过多届、多赛道的龙虎赛选手可乐提到的,其他电竞赛事,队伍一般是五个人左右,而三战的龙虎赛,90人的战队,分3个指挥,1个总指挥。整场游戏中,指挥很少亲自操作参与战斗,基本一直在看地图,时刻了解哪些地区有多少人,对方在做什么战术准备,我方面临怎样的战场局势,再由此进行积极的战术调整。
相较传统电竞,玩法机制更复杂的龙虎赛,天然就具备更多维度,既考验策略指挥与资源管理,又涉及心理博弈与信息控制。
老孔今年印象最深的一场比赛,对手是本届的夺冠热门“有点面子”。当时他们的队伍已经到达都邑,战前大概四五分钟,正在进行最后的集合准备时,指挥突然通知:“你的队伍全撤了,都邑不要了。”
都邑在游戏中的地位近似“大龙”,战略意义十分重大。这么多场比赛下来,从没有哪个队伍在斗志尚存的情况下主动放弃过都邑,也几乎没有队伍在失去都邑后还能赢下比赛。
都邑位于地图中心
事后看来,放弃都邑确实是当时最稳健的打法。在对手攻打都邑的同时,他们攻占了另一座城池,并保持这样的节奏牵着对面走,始终维持着和对手的积分差距,最终拿下对局。复盘时,指挥向大家解释,他把积分算得清楚,以当时的领先状况,即便让出都邑,仍然不改变局面,反倒是抢夺都邑,一旦落败,就可能面临翻盘的风险。
这是一个完全临场的、背负了极大压力的战略决断,虽然事后被证明是正确的,但在根本来不及解释的焦灼战况中,成为了不仅对指挥,乃至于整支队伍的巨大考验。
老孔说:“我大概愣了3到5秒,然后选择把自己的想法全部抛弃掉,因为老大带我们赢了太多比赛,跟着老大走就行了。”
龙虎赛的“魂”
举办到第四届的龙虎赛,肉眼可见变得越来越专业,竞技性越来越强。包括龙虎名人堂入驻音数协游戏博物馆的尝试,也体现出赛事的进一步成熟,未来游戏生态的持续完善和扩容不难预期。
但与此同时,其依然与高度职业化的电竞比赛有所区别。在极端渲染“输赢”的电竞精神的另一面,它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羁绊,也更重视自身的文化属性表达——给竞争以荣誉,而非给荣誉以竞争。
龙虎争霸赛正在逐渐成为三战发行制作人猪哥口中真正“专业的三国SLG赛事”。不仅是完成了SLG在电竞领域的突破,同时也展露出一套全新的、面向大众的、富含三国文化与社区记忆的赛事形态。
因此,龙虎赛越发呈现出双重面貌:一面是技术与纪律严谨的竞技舞台,另一面是充满人情与仪式感的社群空间,两者并不冲突,而是共同构成堪称独特的赛事体验。
说到底,战争无非是怎么打仗,怎么用人罢了。历经龙虎赛的数年变迁迭代,往往越是深入体验赛事的玩家,越能体会到,巅峰的赛事对决如何复刻出千年前的三国古战场的波澜壮阔。
在这之中,龙虎赛的“魂”或者“精神”是什么,玩家或许难以给出一个具体而统一的概念,它在比赛中被计算、在聚会里被感受、在名人堂里被铭记。大概只有真正亲历赛事氛围,才能真切感受其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