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同时起降

修改于2021/01/17340 浏览史海钩沉
同时起降特征最明显的,是QE ii,当然QE iii也相当“明显”就是了
TapTap
对,就是那个CVA-01
书只拍了上半部分,而且大部分和甲板没什么关系,就干脆硬讲了,各位将就着看吧
01采用了三个特殊设计:中央升降机、“阿拉斯加高速公路”和平行甲板。霍布斯认为,这样可以有效提高起降效率,其效率甚至可以高过比其大万吨的福莱斯特。
TapTap
首先是中央升降机。这台升降机位于舰体前甲板中间偏右的位置,恰好处在飞机降落区的末端。这样,降落成功的飞机可以直接被运至机库,未成功的也可以复飞而不必担心冲入起飞区
第二是“阿拉斯加高速公路”。这高速公路位于右舷外飘部分,即舰岛右侧。由后部升降机提升上来的飞机可以直接经由这条“高速公路”滑行到前甲板起飞区起飞
而平行甲板则和第一张图中的不一样,毕竟属于中途加入的设计。简单的讲,就是降低斜角甲板的斜度并将其左移。这样可以将拦阻索向前布置一部分、减少甲板斜度对降落的干扰,并且可以优化后甲板的使用,并且基本没有飞机冲入起飞区的问题
而01准备搭载什么飞机?鬼怪。不过有趣的是,英国人同期也在开发相当数量的飞机,其中也不乏垂直起降者。毫无疑问,CVA-01强调甲板运作效率的基因是很明显的。由于吨位被N.C决策层限制,设计部门只得以提高运作效率的方式加强战斗力,这一基因直接遗传给了无敌和QE iii。RN如此强调运作效率也有其不得已的苦衷。
7
1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