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士の九尾 超次元大海战 的评价

策士の九尾
玩过
评价历史
游戏时长
游戏时长 13.6 小时
设备
魅族M2 E
作为舰娘主题游戏新的游戏机制类型的创新,公测前确实相当的吸引人。船模的加入,即时的海面战斗让人有一种《大海战》的错觉。然而公测实际进入游戏中体验后似乎和期待有所出入。
先说优点
⒈船模的加入满足了喜欢不单纯是小姐姐而是船模的玩家。建模的精细度属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基本满足船控需求。
⒉大部分船人型的2Dlive化。这个工程量的巨大可以说是让人咋舌的程度。即使低星船也有相当多的数量2Dlive化,而且流畅度还不错。可以说是游戏的最大优点之一。
⒊个性化的装备系统。在炮座位允许的吨位设置的条件下你可以任意换上不同的装备。全防空全炮击全雷击等等特化相当容易实现,可玩性较高。
⒋司令室使用重力感应,拿起手机转圈可以绕着司令室转一圈。操作上一定程度提供了AR的体验。
⒌一开始的剧情演出代入感相当不错,至少在那一部分。
⒍音乐尚可,至少比隔壁舰B的脱力战斗BGM要强。
缺点(这就比较多东西说了)
⒈船模的配色色彩感过于强烈以至于去到花俏的程度。本人是明白其意图是要弱化船舰作为战争机器的痕迹和感觉,但这毫无统一性的(同级舰没有一个主题色)、大片的(整条船舰)、散乱色块的涂装真的让人相当的反感。单是从舰桥、烟囱、水上机之类的设施上做文章就已经足够。(后面的新追兵在这方面处理得相对较好)
⒉缺乏统一性的问题同样反应在人型的立绘上。初始舰的马汉级驱逐马汉和库欣单从人型的形象根本看不出是同级舰。两个人型的设计丝毫找不到作为姐妹舰的共同性。其次还有布鲁克林级等就不一一列举了。
⒊战斗系统的体验有待提高。除了广泛反应的走位问题外特意再加两点。
①缺乏编队操作。游戏只提供了单舰控制和全队控制两种选择控制,这导致在实际操作中难以实施有效的战术走位。比如作为后方支援为主的航母一般要远离前线。然而当你单舰操作航母后想要重新控制前线的驱逐巡洋编队时,蹩脚的编队操作只会让你出现两种情况——混乱的单舰操作让你的前线部队进行不了编队航行和切回编队操作让你的航母回归编队冲上前线。制作组可以参考隔壁舰B的前后排设置增加编队操作方便分别操作前锋舰队和后援舰队。
②编队阵型设置不完善。目前就只有单纵阵是比较有用的阵型。舰队巡航时的锥形阵、防空用的轮形阵、以及反潜用的横列阵(史实是单横增加搜索范围,游戏内双横是什么操作?)都是不适合现时游戏机制下的正面交锋。由于战斗内不能转换阵型导致玩家不能根据战况选出最优解——尤其是现在“转圈圈”的情况下除单纵阵外的阵型单边受创的压力大得可怕。这个游戏机制的蓝本其实可以向RTS的方向走的,而且相信不少玩家也期待这种机制。制作组明显把开发的精力投入进了美术方面而忽略了对游戏机制的精细打磨。
现阶段制作组的意图比较明显:新机制吸引玩家→2Dlive小姐姐锁定玩家→收割。然而在玩家对游戏性需求越来越高,前有舰B对自身机制不断的深挖和后有同类追兵的情况下,希望制作组能多听取玩家意见多作改进吧。
6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