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幽南对 隐秘的原罪1 的评价
折叠原因:
因违反评价条例规定被管理员折叠
游戏时长大概体验了40分钟左右的样子吧,剧情线搜索完301和门童房间。
先说扣分点
1.体力问题。搜集线索需要体力,分析论证需要体力这我都可以理解,但是不小心点到也需要体力,点开细节再缩小也需要体力这我就不太懂了;以及看完视频不增加体力,如果看视频加体力有上线能不能在我看视频之前说呢?看完了还不加就很烦,扣一分。
2.推理过程。侦探游戏我玩过很多,本作的推理过程让我不得不想到头号侦探社。一样的收集线索,分析证据,选择证据进行观点的推理,结案时根据证据论证观点,简直一模一样。对于我来说在这个点上就失去了新意。
剧情相关等玩完全部再追评好了。
————————分割线————————
第一章剧情结束的我来了!
剧情方面勉强算过关吧,人设目前有点难以接受。虽然想要突出作为演员的主角的沉稳和细致,但是把警长角色的智商也拉的太低了吧...而且嘴毒又冲动,破案本领还不如主角,恕我个人不太能接受。推理界面在我个人感觉有点逻辑不能自洽。
新增扣分点:结案时选择错误后看了广告重选,界面所有有字的地方都是“可疑点”....被迫重头再选。这是个bug,建议早日修补,修补之后补这颗星。(此星已加)
————————分割线————————
通关选手更新(以下涉及剧透)
剧情只能说马马虎虎,虽然可以看出来制作组非常想要让解密过程更加曲折一点,但是不得不说关键线索真的太明显了。梦蝶章节三个(或者说连带幕后黑手四个)嫌疑人:画家、管家(及首富)、老师。画家见面第一次就有不在场证明排除了,管家虽然是个杀手但是看起来就与此案毫无关联,老师还没出场就在管家的证词中露出了马脚....首富章节更明显,第一现场直接搜索得到真正的死因,女佣和门童的关系线、画家的身世线,可以说表达的有点过于明显,虽然让人物情节更加立体,但是不得不说加上如此多的广告让我觉得整个游戏过于冗杂而拖沓。唯一出乎我意料的大概就是小浪是个可爱的小姑娘。
另外首富章节在画家房间里的橄榄油线索有bug。画家应该常用的是蓖麻油而非橄榄油,印象中那里打错了。
综上,比我所期待的游戏差了一大截,希望接下来接下来制作组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改进:1.不要随便一点就扣体力了求求了,从细节图返回都要扣个体力也是没谁了!2.剧情和人物想要保持立体的话,可以考虑较为强制规定搜证的先后顺序,让关键证据在迷惑性线索分析出来之后再出现;3.人物立体人设不要崩的太厉害了呀。杀手杀了37个人,退休几年之后变成了大好人,又帮这个又救那个;警长是个动不动就“毙了他”的冲动富二代,只会嘴上口嗨都不敢直面黑道老大;女佣是个潜伏了十来年天天都能下毒却非要在侦探在的时候放老鼠药...好歹这儿可以有个什么契机不是?
以上。感谢制作组的辛苦,下作再见。
————————分割线————————
应评论区@萧红尘 的邀请,我又重新体验了一次,并着重仔细看了看剧情。下面是第二次通关之后的体验:
1.体力问题得到了解决,游戏体验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升,姑且把体力这一颗星加上;
2.重新梳理人设。主角人设过于完美,与此对应的是警长角色过于降智导致的人设崩塌。作为一个入职警局两年以上的富二代,游戏里既尊老爱幼又与人为善,对初恋念念不忘用情专一,嘴上说早生十年要抓连环杀手,性格冲动易怒,偏偏遇到十五年前暴富的黑道大佬黄万良之后不敢正面面对,被主角吐槽“我还以为你是个有正义感的警察”,很难想象这是同一个人,即便黄万良在黑道势力很大,但是警察本身也是个富二代,在民国时期有钱就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就算二人井水不犯河水也不应该在破案时完全不敢见面;以及小浪多次对身高表示了不愿意被说的想法但警察无数次提起,这不是亲近的体现,这是直男癌晚期。立人设就是要人物性格与言行的统一。他作为一个入职两年以上的警察,并升职成为警长,对命案现场和尸体的初步检验的能力基本为0,破案依靠主角一个演员,姑且认为初恋的被杀对他打击很大,但是不能打击到降智吧?游戏中至少三次对前面证据的遗忘,明明已经排除嫌疑在后面的环节缺又再度提起。例如第二案中放了老鼠药却一口没有喝的红茶,在搜到老鼠药之后他判定凶手是女佣,在结尾推论时女佣“自首”被演员反驳又提到“啊?顾大婶都认了”,请问警察靠什么升职为警长的呢?
再说杀手/酒店经理这个角色,一面是十几年前连杀37个还在逃的连环杀手,一面没事在自己卧室用杀人手法切白萝卜还保存剪贴薄被演员一眼识破真实身份,请问制作组自己觉得是人设崩塌还是剧情的漏洞呢?他作为黄万良的手下黑吃黑杀了37个混混流氓,之后救了顾大婶还收留小浪,这都不算,在顾大婶要求接近首富的时候同意了,在首富要求他复出杀梦蝶的时候又给梦蝶传消息让她跑,如果他心存善意,最该杀的不是黄万良嘛?如果内心没有善意,又为什么会有救人的举动呢?
3.剧情方面。因为是连续性游戏,本来剧情方面不想多做评价,但是应评论区小伙伴的提醒我又仔细看了剧情,发现很多bug和漏洞,基本上来说想要表达的东西太多而制作组并没有一个清晰的想法。其一,游戏背景是类似民国时期,这点在游戏内也有所体现,那么请问一个民国时期上九流的官(也就是警察)为什么要听一个下九流的戏子(即演员)的话?即便演员有隐藏身份,至少在表面上还是个戏子,就算是个角儿,在民国时期他的社会地位依旧非常低;其二,黄万良在二十年前还是万国照相馆学徒时就有人每天给他送各种美女照片?十五年前还是学徒时就能暗中绑架知名外商夫妇并侵占了家产?制作组是不是把绑架外商想的太过于简单?他杀害了外商夫妇之后居然没有搜房子找小皮特?还让他逃跑最终回来完成复仇,这一切是不是太过于牵强了呢?其三,女佣为了复仇来到酒店,至少十年以上(小浪14岁,她是三岁被收养当了门童),十年来尽心尽力当了个好女佣,偏偏赶在画家下毒时候也下毒,我不知道这十年是不好下手还是下手后失败了,假设是后者拿被黄万良发现之后一定不会活着,而如果是前者,一直怀揣着报复之心的女佣是怎么忍下这口气的呢?姑且认为此处可以加入一些“导火索”或者不得不推迟到现在动手的理由,否则逻辑很难自洽;其四,结尾过于草率。在警察和主角刚破完案见了画家最后一面,万两堂的二把手就立刻出现,不仅知道了黄万良的死,还知道了凶手画家的死,还知道了小浪母女的存在,还把人接走了。中间过渡实在很短,短到令人不禁怀疑他是不是长了双顺风耳(此处是个玩笑),希望下作这里可以有情节的找补;其五,经理的两根金条,据他自己所说是黄万良给的退休金,但是与警察提到黄万良的抠门相冲突,主角推理得到是梦蝶的买命钱,那么问题来了,是梦蝶先知道自己要被经理杀提前给了买命钱呢?还是经理先给了梦蝶“药方”作为警示而后梦蝶为了回报他给了两根金条呢?那梦蝶的金条又是哪里来的?她的小皮箱里只少了一根金条呀?其六,剧情bug,在首富之死案里最后搜画家房间时警察风风火火跑走找人,但在线索推理时又出现与主角互动,后续帮主角叫了小浪母女到大厅,解答了小浪母女要找画家时警察还问了要去哪,而后又风风火火从楼上跑了下来,请问警察有几个?其七,在首富之死的最终解答环节,有个bug是孟浪提出“还记得那杯红茶吗?”此处明显是个bug。
4.逻辑方面。不得不说重玩一遍之后发现推理过程的逻辑有十分多的问题。第一,在梦蝶之死案里首先排除嫌疑的是警察,原因是他是警察又是初恋情人,没有作案动机和时间。请问前后有什么逻辑关系吗?作案时间是怎么根据他身份排除的呢?他不存在激情杀人的可能性吗?你瞅他那性格像不像一言不合就拔刀相向的?第二,梦蝶尸检显示她左侧太阳穴受到重击,判断凶手是右手行凶;初步判断凶器是很重的奖杯,而女性双手举起奖杯容易被发现,意思是凶手不会背后偷袭吗?这个结论又是怎么的出来的呢?而结案推理时行凶过程是:梦蝶背转身锁小皮箱时,凶手举起了凶器烟灰缸。请问他是哪只手怎么行动造成梦蝶死亡的呢?第三,梦蝶案发现场曾放过留声机,同时台灯没关推断死亡时间是五点半没死,六点半前死亡,意思是凶手不会开留声机不会开电灯伪造死亡时间吗?不拿走小皮箱又是因为没时间了,回到房间也没赶上送牛奶的管家,所以凶手图了个啥?第四,梦蝶和张老师拍了比较亲密的照片,就因为张老师给梦蝶写剧本,梦蝶给张老师资金支持,就说他俩是雇佣关系是不是也过于牵强?就算他俩曾经是情侣,因为一些原因分手梦蝶和画家在一起要私奔而老师由爱生恨痛下杀手,也比他俩是纯粹雇佣关系这条来的更好,毕竟雇佣关系在民国时期不应该有比较亲密的合照不是吗?那可是万恶的旧社会(引用评论)啊。第五,第二案中女佣房间搜出写满黄万良名字的纸被撕碎不仅看出了笔迹还能看出作者的恨意,emmmmmm,我只能说主角这个演员挺厉害的,还是个字迹检验专家呢。
以上,人设、剧情、逻辑漏洞太多,各扣一颗星。我可以理解制作组是新团队,游戏制作不易,但是坦白来讲作为玩家,我的游戏体验并没有好到哪里去。给一星评价非我本意,但是人设、剧情、逻辑问题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避免的,包括在搜证时关键证据和排除嫌疑的证据先于嫌疑人出现这种问题也应该是可以避免的。今天之前我也不想对一个新游戏团队过于苛刻,但是今天的我还是觉得有问题就应该说出来帮助游戏团队可以更好的进步不是吗?希望制作组可以着重考虑以上我提出的关于人设剧情和逻辑的问题,特别是逻辑,对我而言,在推理游戏里如果逻辑出了问题那么作为推理游戏也就失去了灵魂,人设和剧情则是支撑游戏进行的框架,至于立绘和美工音乐不过是锦上添花的表面。希望制作组再接再厉吧,依旧期待下一部作品的见面。加油!
先说扣分点
1.体力问题。搜集线索需要体力,分析论证需要体力这我都可以理解,但是不小心点到也需要体力,点开细节再缩小也需要体力这我就不太懂了;以及看完视频不增加体力,如果看视频加体力有上线能不能在我看视频之前说呢?看完了还不加就很烦,扣一分。
2.推理过程。侦探游戏我玩过很多,本作的推理过程让我不得不想到头号侦探社。一样的收集线索,分析证据,选择证据进行观点的推理,结案时根据证据论证观点,简直一模一样。对于我来说在这个点上就失去了新意。
剧情相关等玩完全部再追评好了。
————————分割线————————
第一章剧情结束的我来了!
剧情方面勉强算过关吧,人设目前有点难以接受。虽然想要突出作为演员的主角的沉稳和细致,但是把警长角色的智商也拉的太低了吧...而且嘴毒又冲动,破案本领还不如主角,恕我个人不太能接受。推理界面在我个人感觉有点逻辑不能自洽。
新增扣分点:结案时选择错误后看了广告重选,界面所有有字的地方都是“可疑点”....被迫重头再选。这是个bug,建议早日修补,修补之后补这颗星。(此星已加)
————————分割线————————
通关选手更新(以下涉及剧透)
剧情只能说马马虎虎,虽然可以看出来制作组非常想要让解密过程更加曲折一点,但是不得不说关键线索真的太明显了。梦蝶章节三个(或者说连带幕后黑手四个)嫌疑人:画家、管家(及首富)、老师。画家见面第一次就有不在场证明排除了,管家虽然是个杀手但是看起来就与此案毫无关联,老师还没出场就在管家的证词中露出了马脚....首富章节更明显,第一现场直接搜索得到真正的死因,女佣和门童的关系线、画家的身世线,可以说表达的有点过于明显,虽然让人物情节更加立体,但是不得不说加上如此多的广告让我觉得整个游戏过于冗杂而拖沓。唯一出乎我意料的大概就是小浪是个可爱的小姑娘。
另外首富章节在画家房间里的橄榄油线索有bug。画家应该常用的是蓖麻油而非橄榄油,印象中那里打错了。
综上,比我所期待的游戏差了一大截,希望接下来接下来制作组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改进:1.不要随便一点就扣体力了求求了,从细节图返回都要扣个体力也是没谁了!2.剧情和人物想要保持立体的话,可以考虑较为强制规定搜证的先后顺序,让关键证据在迷惑性线索分析出来之后再出现;3.人物立体人设不要崩的太厉害了呀。杀手杀了37个人,退休几年之后变成了大好人,又帮这个又救那个;警长是个动不动就“毙了他”的冲动富二代,只会嘴上口嗨都不敢直面黑道老大;女佣是个潜伏了十来年天天都能下毒却非要在侦探在的时候放老鼠药...好歹这儿可以有个什么契机不是?
以上。感谢制作组的辛苦,下作再见。
————————分割线————————
应评论区@萧红尘 的邀请,我又重新体验了一次,并着重仔细看了看剧情。下面是第二次通关之后的体验:
1.体力问题得到了解决,游戏体验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升,姑且把体力这一颗星加上;
2.重新梳理人设。主角人设过于完美,与此对应的是警长角色过于降智导致的人设崩塌。作为一个入职警局两年以上的富二代,游戏里既尊老爱幼又与人为善,对初恋念念不忘用情专一,嘴上说早生十年要抓连环杀手,性格冲动易怒,偏偏遇到十五年前暴富的黑道大佬黄万良之后不敢正面面对,被主角吐槽“我还以为你是个有正义感的警察”,很难想象这是同一个人,即便黄万良在黑道势力很大,但是警察本身也是个富二代,在民国时期有钱就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就算二人井水不犯河水也不应该在破案时完全不敢见面;以及小浪多次对身高表示了不愿意被说的想法但警察无数次提起,这不是亲近的体现,这是直男癌晚期。立人设就是要人物性格与言行的统一。他作为一个入职两年以上的警察,并升职成为警长,对命案现场和尸体的初步检验的能力基本为0,破案依靠主角一个演员,姑且认为初恋的被杀对他打击很大,但是不能打击到降智吧?游戏中至少三次对前面证据的遗忘,明明已经排除嫌疑在后面的环节缺又再度提起。例如第二案中放了老鼠药却一口没有喝的红茶,在搜到老鼠药之后他判定凶手是女佣,在结尾推论时女佣“自首”被演员反驳又提到“啊?顾大婶都认了”,请问警察靠什么升职为警长的呢?
再说杀手/酒店经理这个角色,一面是十几年前连杀37个还在逃的连环杀手,一面没事在自己卧室用杀人手法切白萝卜还保存剪贴薄被演员一眼识破真实身份,请问制作组自己觉得是人设崩塌还是剧情的漏洞呢?他作为黄万良的手下黑吃黑杀了37个混混流氓,之后救了顾大婶还收留小浪,这都不算,在顾大婶要求接近首富的时候同意了,在首富要求他复出杀梦蝶的时候又给梦蝶传消息让她跑,如果他心存善意,最该杀的不是黄万良嘛?如果内心没有善意,又为什么会有救人的举动呢?
3.剧情方面。因为是连续性游戏,本来剧情方面不想多做评价,但是应评论区小伙伴的提醒我又仔细看了剧情,发现很多bug和漏洞,基本上来说想要表达的东西太多而制作组并没有一个清晰的想法。其一,游戏背景是类似民国时期,这点在游戏内也有所体现,那么请问一个民国时期上九流的官(也就是警察)为什么要听一个下九流的戏子(即演员)的话?即便演员有隐藏身份,至少在表面上还是个戏子,就算是个角儿,在民国时期他的社会地位依旧非常低;其二,黄万良在二十年前还是万国照相馆学徒时就有人每天给他送各种美女照片?十五年前还是学徒时就能暗中绑架知名外商夫妇并侵占了家产?制作组是不是把绑架外商想的太过于简单?他杀害了外商夫妇之后居然没有搜房子找小皮特?还让他逃跑最终回来完成复仇,这一切是不是太过于牵强了呢?其三,女佣为了复仇来到酒店,至少十年以上(小浪14岁,她是三岁被收养当了门童),十年来尽心尽力当了个好女佣,偏偏赶在画家下毒时候也下毒,我不知道这十年是不好下手还是下手后失败了,假设是后者拿被黄万良发现之后一定不会活着,而如果是前者,一直怀揣着报复之心的女佣是怎么忍下这口气的呢?姑且认为此处可以加入一些“导火索”或者不得不推迟到现在动手的理由,否则逻辑很难自洽;其四,结尾过于草率。在警察和主角刚破完案见了画家最后一面,万两堂的二把手就立刻出现,不仅知道了黄万良的死,还知道了凶手画家的死,还知道了小浪母女的存在,还把人接走了。中间过渡实在很短,短到令人不禁怀疑他是不是长了双顺风耳(此处是个玩笑),希望下作这里可以有情节的找补;其五,经理的两根金条,据他自己所说是黄万良给的退休金,但是与警察提到黄万良的抠门相冲突,主角推理得到是梦蝶的买命钱,那么问题来了,是梦蝶先知道自己要被经理杀提前给了买命钱呢?还是经理先给了梦蝶“药方”作为警示而后梦蝶为了回报他给了两根金条呢?那梦蝶的金条又是哪里来的?她的小皮箱里只少了一根金条呀?其六,剧情bug,在首富之死案里最后搜画家房间时警察风风火火跑走找人,但在线索推理时又出现与主角互动,后续帮主角叫了小浪母女到大厅,解答了小浪母女要找画家时警察还问了要去哪,而后又风风火火从楼上跑了下来,请问警察有几个?其七,在首富之死的最终解答环节,有个bug是孟浪提出“还记得那杯红茶吗?”此处明显是个bug。
4.逻辑方面。不得不说重玩一遍之后发现推理过程的逻辑有十分多的问题。第一,在梦蝶之死案里首先排除嫌疑的是警察,原因是他是警察又是初恋情人,没有作案动机和时间。请问前后有什么逻辑关系吗?作案时间是怎么根据他身份排除的呢?他不存在激情杀人的可能性吗?你瞅他那性格像不像一言不合就拔刀相向的?第二,梦蝶尸检显示她左侧太阳穴受到重击,判断凶手是右手行凶;初步判断凶器是很重的奖杯,而女性双手举起奖杯容易被发现,意思是凶手不会背后偷袭吗?这个结论又是怎么的出来的呢?而结案推理时行凶过程是:梦蝶背转身锁小皮箱时,凶手举起了凶器烟灰缸。请问他是哪只手怎么行动造成梦蝶死亡的呢?第三,梦蝶案发现场曾放过留声机,同时台灯没关推断死亡时间是五点半没死,六点半前死亡,意思是凶手不会开留声机不会开电灯伪造死亡时间吗?不拿走小皮箱又是因为没时间了,回到房间也没赶上送牛奶的管家,所以凶手图了个啥?第四,梦蝶和张老师拍了比较亲密的照片,就因为张老师给梦蝶写剧本,梦蝶给张老师资金支持,就说他俩是雇佣关系是不是也过于牵强?就算他俩曾经是情侣,因为一些原因分手梦蝶和画家在一起要私奔而老师由爱生恨痛下杀手,也比他俩是纯粹雇佣关系这条来的更好,毕竟雇佣关系在民国时期不应该有比较亲密的合照不是吗?那可是万恶的旧社会(引用评论)啊。第五,第二案中女佣房间搜出写满黄万良名字的纸被撕碎不仅看出了笔迹还能看出作者的恨意,emmmmmm,我只能说主角这个演员挺厉害的,还是个字迹检验专家呢。
以上,人设、剧情、逻辑漏洞太多,各扣一颗星。我可以理解制作组是新团队,游戏制作不易,但是坦白来讲作为玩家,我的游戏体验并没有好到哪里去。给一星评价非我本意,但是人设、剧情、逻辑问题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避免的,包括在搜证时关键证据和排除嫌疑的证据先于嫌疑人出现这种问题也应该是可以避免的。今天之前我也不想对一个新游戏团队过于苛刻,但是今天的我还是觉得有问题就应该说出来帮助游戏团队可以更好的进步不是吗?希望制作组可以着重考虑以上我提出的关于人设剧情和逻辑的问题,特别是逻辑,对我而言,在推理游戏里如果逻辑出了问题那么作为推理游戏也就失去了灵魂,人设和剧情则是支撑游戏进行的框架,至于立绘和美工音乐不过是锦上添花的表面。希望制作组再接再厉吧,依旧期待下一部作品的见面。加油!
1
1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