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池鲤 数码宝贝:源码 的评价

因高专业度入选icon-wow
墨池鲤
墨池鲤
墨池鲤人气玩赏家
TapTap玩赏家
修改于
7 天前
玩过
评价历史
发布来源
iOS 设备
简评:本作是《数码宝贝》系列ip的粉丝特供向手游,内容类型为【卡牌养成+回合制战斗】。
撇开ip来看,游戏本身的可玩性和完成度都比较低,且需要至少低氪才能拥有基础游戏体验。因此,个人强烈不建议非ip粉丝或没有付费习惯的玩家进行尝试。
—————————以下进入锐评模式—————————
1.【IP还原度】 ⭐️⭐️⭐️
既然宣传主打“为童年情怀买单”,那还原度就是很重要的一项考量。
我是原作1代、2代粉,对3代后的了解较少。个人游戏体验中,还原度比较高的部分在于数码兽的建模、技能设定、进化路线、配音,总体来说设定方面是比较有代入感的。
但也有非常让人遗憾的设计,例如:制作了进化动画却没有配bgm、主角“我”作为被选召的孩子几乎没有任何人物塑造(当然也没出现作品中的各代主角团)、覆盖的数码兽种类范围太小导致阵容单一、“吞噬数码兽获得属性提升”的设定……这些游戏体验或多或少都能令原作粉感到出戏,所以还原度方面我只能给到3星。
2.【美术表现】⭐️⭐️⭐️
数码兽的建模、技能动画、场景和特效等都做了一定程度上的还原,表现不说优秀但尚可接受。
但很可惜,游戏界面的操作便利性和美观性都远远落后于同期游戏,差到让人难以接受,严重拖累了整体美术表现。
游戏的ui/ux呈现出三大问题:
①看不清:重要数值字号过小(比如战力),而且ui排布令人迷惑。
大部分界面给立绘或场景留了一半的屏占比来展示,而数值用很小的字号挤在边边角角里。但这恰好是一个数值>>策略的游戏,玩家日常中查看数值的需求远大于看立绘的需求,否则为啥不干脆去看动漫呢?
②找不到:一二级界面完全没规划清楚,导致常用重要功能被藏进2级界面里。
想象一下:你刚匹配进实时pvp活动,是否需要查看一下敌方整个阵容的练度、速度和血量等属性?
但这些信息都藏进了右上角buff按钮里。如果没点开,就只能对着速度轴和光秃秃的血条自行脑补;如果不关掉,又没法操控数码兽释放技能。整个活动过程都在:看着右下角读秒→开关buff面板→算能量/算血量中,手忙脚乱地度过。
世界和跨服频道更是充斥着新手提问:技能装配在哪?公会在哪?……都藏在2级界面里喔。
③读不懂:主要出现在养成系统中。
新手往往会有一个误解:决定一只数码兽是否是值得培养的好胚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特性”和“稀有度”,然而实际上起决定作用的是被藏在了2级界面里的“因子”系统。
因子的数量、颜色、属性类型、等级,全都影响到了胚子强度,这是一个玩家找到界面后还需要研究理解一阵子才能看懂的系统。这个设计甚至具有一定欺骗性,以至于不少新手都中途发现自己主养的数码兽的初始因子很差。
3.【策略性】⭐️⭐️⭐️⭐️
战斗策略性其实是这个游戏的一项优势,主要体现在几个维度:①阵容搭配,②技能和插件的搭配,③因子和芯片的套装效果
阵容方面主要是基于数码兽种族(疫苗/病毒/机械)、技能组(毒、冰、电等)、定位(输出、辅、坦),来进行搭配。当前国家队盛行,等运营一段时间后扩充了数码兽池子广度深度,应该能凸显出阵容多样性。
技能和插件的搭配是比较单纯的策略博弈点,比较少受氪金影响。玩家可以针对不同使用场景(pvp/刷图/竞速等)调整数码兽的技能组和技能插件,游戏前期会花大量精力来思考和优化技能组。
因子和芯片就与氪度肝度挂钩比较大了,总的来说是有两种“套装”,都需要刷更高级的2/4/6件套,策略性有但不多。
4.【可玩性】⭐️⭐️⭐️
我认为游戏的制作完成度以及玩法方面的创新度并不高,玩家可能会在一周内就进入长草期。
前期的游戏内容有80%集中在传统的“刷刷乐”上面,收菜、升级、开地图、做主线支线任务、推进各个单机副本的进度,上述操作很少有可以脱手全程挂机或者扫荡的,基本都需要高频率交互。完成一圈之后,可以到养成界面进行一波红点消除,提升一下阵容。
能真正“玩”起来的只有:凹凹三星、摇人(或者带机器人)打打协作、实时pvp。
不难看出,可玩性并不高。而且由于游戏最吸引人的“进化”基本上在第2/3天就已经看到结果了,又不需要去培养多套不同的数码兽阵容,所以玩家会快速地感到无聊。
5.【肝度、氪度平衡性】⭐️⭐️
其实游戏的肝度并不算高,但是主要的肝点都是在日常化的刷刷刷当中,显得比较枯燥乏味。
同时也缺乏便利性,大部分副本并不属于放置类那种可以挂着自动连刷或者扫荡/定时收菜的,而是每战后基本都要手操一下,需要稳定的在线时间。
大部分玩法的次数是一天一重置,无法跨天累计,并不适合作为体验轻松的副游。
氪度是很多玩家的吐槽重灾区,因为游戏中的付费隔离放大了前期的“亏损感”。
要消耗完前期免费可得的所有抽卡券才能解锁卡池的大保底功能,或者付费解锁。
好比某游戏每40抽保底一张紫卡,但要么需要累计达到200抽才可以解锁这个保底,导致前200抽全打水漂,要么就得花30元直接解锁保底。
与此同时这个抽卡带来的是属性词条,而非抽卡游戏那样可以抽到稀有本体,就显得更无足轻重了。
所以这特权就变成了一种鸡肋消费:氪了只是快速过渡,不氪又过渡得很痛苦。
顶级强度的数码兽甚至不是小氪有机会搏一搏的,因为后续还会需要给本体+1+2+3,所需的材料主要来源依然是付费活动。
因此,只有能够接受短期较高付费(开局千元以上)或者长期小额付费(每月百元左右)的玩家能获得比较平滑的游戏体验,氪完很难有爽感。
(建议见评论区)
TapTap
TapTap
TapTap
10
7
10